王增运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发与运行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特色课程,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性表现,而且是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
特色课程是有特点的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开设是以学生的特殊需要为出发点,学校文化的活力在于有高质量的特色课程。近五年来,在特色课程组的科学策划下,我们先后完成了陕西省规划课题《“西安坊上人家”特色课程创建与实践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西安地名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研究》、西安市规划课题《跨学区特色课程共享机制行动研究》,获得了特色课程实施的一些基本经验。
一、特色课程实施的现实价值
特色课程创建符合新课程建设的要求,也符合教育教學差异化教学中的原则,特色课程的实施不仅在于丰富课程建设理论体系,而且在于为学生学习提供感兴趣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提供选择,拓展视野,丰富学习生活,为教育教学特色化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学习与实践体会,我们认为有三方面的价值意义:
1.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特色课程的开发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满足了不同学生成长的需求,为学生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2.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通过特色课程开发,培养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科研意识与能力,使教师有了自己的课程主张,有了自己的课程系列,有了自己的课程做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综合提升,使教师由原来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使教师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中享受职业的幸福。
3.支撑学校文化发展的价值。特色课程支撑着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有高质量的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内涵基准和核心竞争力。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运行,完善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二、特色课程的开发方略
在近五年的特色课程创设实践和课题研究中,我们获得了特色课程开发的四项核心方略。
1.背景调研。开发特色课程必须进行背景调研。在《西安坊上人家》《西安地名文化》特色课程实施之前,我们调研了国内外特色课程的实施状况,了解了省市课改政策、学校课程方案,深入调研了西安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对学生文化底蕴与需求的状况等进行了行动分析和策略分析,为特色课程的有针对性地实施奠定了基础。
2.明确目标。目标是特色课程实施的导航,特色课程目标的确定要有法有据,要遵循可行性、具体性和层次性的原则。在《西安坊上人家》和《西安地名文化》特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相结合的要求,站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高度,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达成目标,为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3.精选内容。特色课程内容即教材,要坚持正确价值取向,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原则。在《西安坊上人家》特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初高中学生的差异性,选择了坊民历史、坊民习俗等八个板块的教学内容,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需求,这样为课程的连续实施搭建了知识阶梯。
4.创新形式。特色课程的实施要实现基础性课程和特色课程的融合,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不能流于传统样式。在《西安地名文化》特色课程开发中,我们采取了调研体验、专业课、微课、QQ交流、文化沙龙等传统方式和创意形式,还加强了与陕西交通电台的联系,为课程实践和课堂形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特色课程的运行方略
1.调研体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两次赴上海学习,激发了我们开展特色课程的动力,也为特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可观的参照;多次进行文献查阅,为特色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营养。调研体验,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实施,在西安回坊文化和西安地名文化的调研中,我们懂得了“地方性在地资源,是特色课程建设的关键”。调研体验,是特色课程建设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为成长中的学生需求是多元的,参与课程建设的教师是不断变换的,学校课程资源是不断发展的,摸底体验过程一定与特色课程建设过程相生相伴。
2.培育师生。特色课程建设的真正主人是师生,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视野和课程能力直接关系到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效,在开展《西安坊上人家》和《西安地名文化》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有过疑虑与困难,上海黄浦区课改办韩立芬主任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及时指导,为我们走出迷雾点明了方向。特色课程文化是学校和教师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精神产物,是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特质。特色课程建设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以师生发展为核心”的学校课程文化。特色课程需要培育,教师可以根据在地资源和一些基本技术、基础路径开发特色课程,教师还可以根据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反思,及时让课程更加适应学生。学生和教师都是特色课程建设的原点,学生对课程的喜欢度、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发展决定着特色课程的生命力,体现着课程的价值回归。
3.创建精致模式。我们在调研课、专题课、文化沙龙、网络交流等形式的开展过程中,始终以西安回坊文化研究、西安地名文化研究为线索,形成了简约化的思维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课程模式,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经验积累的再创造,是学校课程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张名片。课程模式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需要学校与教师的“用心”与“坚守”。
4.实现共享价值。西安回坊文化和西安地名文化的研究,由本校课程实施推广到大学区实施,不仅满足了本校学生的精神需求,而且也照顾了区域学校学生的生活关切,让特色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通过在西安市二十五中和回民中学对“西安坊上人家”特色课堂的成功举行和课题研究的检验推广,让我们明白特色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学生共享,可以走出校园,走到更大范围,成为师生喜欢的课程资源。特色课程的共享必须经过普适化、具象化、本地化的改造。
5.积极进行评价。评价,是特色课程实施的助推剂。特色课程的评价包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课程实施中的评价、课程实施后的评价,各阶段评价应有所侧重,手段应多样化。在《西安坊上人家》和《西安地名文化》特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了多维度跟进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助推了课程的深入发展。
四、特色课程实施的反思
当前国内外对特色课程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近五年的实践中也获得了一些粗糙的经验,对特色课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与证实。接下来,我们应该将这些经验转变为普适性理论加以推广。回想近五年的艰辛历程,我们有苦水可言,但更有合作中的快乐,成长中的幸福,走着走着,我们逐渐看到了更美丽的自己。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