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琪
摘要:人的声音共鸣是要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基础声音共鸣,就不能有口咽腔的共鸣,没有口咽腔的共鸣也不可能产生鼻腔和胸腔等部位共鸣。本文就声乐演唱中共鸣的类型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共鸣;运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86-01
在歌唱中,唱中声区时要以口腔共鸣为主,唱高音时则要以头腔共鸣为主,而唱低音时又要以胸腔共鸣为主。在不同的演唱时其余的腔体共鸣,则是要辅助这一声区来完成共鸣。总之,歌唱时既要运用混合共鸣的整体作用,又要根据歌唱内容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调整共鸣的比例,丰富共鸣的对比色彩,以便充分发挥歌唱的艺术魅力。
一、共鸣运用的类型
1.口腔共鸣。口腔共鸣主要作用于喉、咽、鼻和口腔。因为歌唱时不仅要运用口腔咬字、吐字,决定字音的腔體形态,同时还以口腔共鸣为基础,决定和影响其他腔体的振动,形成混合共鸣。口腔共鸣音色明亮、清晰。口腔共鸣训练中,应注意口腔形态变化。口腔的开合、唇的圆扁、舌的前后及其在口腔中的接触部位动作,决定着口腔共鸣的变化,因此首先要根据字音发声的规律力求口腔形态的准确性。
2.胸腔共鸣。胸腔共鸣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整个肺部和胸廓。胸腔共鸣的音色丰满、浑厚,它是各声部低音区的共鸣主体,在统一声区的音色调节中,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训练胸腔共鸣时,应注意喉头要适当下降,从而扩大增长喉咽共鸣腔体空间,使之与胸腔共鸣器紧密连接,有利于形成胸腔共鸣,加强基音的共振效果。为使泛音增多,喉肌、颈肌应适当放松,气息的控制力度也相应减弱,吸气不宜过满,有助于气息的调节,从而强化共鸣效果。
3.头腔共鸣。头腔共鸣主要作用于鼻腔、鼻咽腔和鼻窦、额窦、蝶窦等,它是各声部高声区中的共鸣主体,对于扩展高声区和美化音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头腔共鸣训练时,注意掌握软腭(悬雍垂)下降,或上升的运动方式。下降时紧贴舌根,上升时堵住鼻咽通道,当下降时气息进入鼻腔等头部共鸣腔。通过练习感觉头腔共鸣的位置。
4.混合共鸣。混合共鸣是指歌唱时,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的混合运用。根据音高适度、合理地调整各共鸣腔的比例,以适应演唱高、中、低不同音高共鸣的要求,是运用好“混合共鸣”的关键环节。在歌唱进行时,虽然有众多的器官参与歌唱活动,但是实际上声波的振动与传播是在一个特定的发声通道中进行的。为了协调各共鸣腔内声波振动的关系,使声音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必须运用混合共鸣。
二、共鸣的获取方法
“面罩共鸣”是指一种唱法,即一种高位置的唱法。“面罩共鸣”就是将声音集中于眼睛下面至口唇上面这一区域,形成面部的共鸣,即鼻腔与口腔及咽腔的共鸣,因中声区共鸣位置正是在眼睛以下口唇以上之间的面部前部。因其共鸣区域形似面罩,故而称为“面罩”唱法。
歌唱者在演唱或练声时,感觉到鼻子处会有振动感,就像完全用鼻子在唱歌一样,这样的声音会有持久力,练完声或唱过歌之后说话的声音会变得更加轻巧、明亮,这其实就是“面罩共鸣”所产生的效果。经过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即使是说话的声音也会带有强烈的“面罩共鸣”效果。要想获得“面罩共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获得:
1.用哼唱来寻找感觉。歌唱之前,首先要保证气息的支持和喉咙的打开,这是获得“面罩共鸣”效果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采用哼唱的方法,将声音哼唱到头腔里去,在这种状态下,演唱着很容易寻找到声音集中在鼻腔的顶端,大致在眉眼的后上方,这与声音的高低变化是没有关系的。
2.用微笑来引导声音。当人们在微笑的时候,其后咽腔处于打开状态,口、舌等各个部位的状态都为声音进入头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用微笑的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声音,从而达到“面罩共鸣”的效果。意大利声乐大师贝吉曾经说过:“如果你会笑,就能够歌唱,要保持笑的位置来歌唱。”
3.小声练唱。演唱中保持声音的洪亮是歌者的一种优势,但是一定要保证发声的自然,否则就会产生气息僵硬,喉咙发紧,声音散漫等不良的影响。我们发现,用小声练唱的方式可以有效克服上述不良因素,并且有利于寻找头腔共鸣。因此,即使是对歌声音量有较高要求的人,也应该适当的采用小声练唱的方式。
4.保持高位置的说话习惯。对于一位声乐演唱者来说,其每天的练声时间与说话时间也许相差无几,如果他能够在讲话时也能有意识地注意将声音送进口腔,必然对声乐学习大有裨益。但这种说话方式与正常人讲话会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需要歌者能长时间坚持用“面罩共鸣”的效果讲话,才能产生明显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说气息是歌唱的基础,声带是歌唱的依据,那么共鸣则是歌声的衣裳,因为声音的漂亮与否主要(但非全部)决定于共鸣的好坏。确切地说,共鸣对于歌声的音色、音质、音量影响很大。歌唱时,运用共鸣器官越充分,歌声就越丰满,在传送得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