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欢
中国建设者又一次创造了世界奇迹,问鼎多项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24日正式通车运营。
这座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最长的钢铁大桥、最长的海底隧道,以及最大、最深、最精准深海无人对接的沉管隧道。它圆了始于上个世纪的伶仃洋联通之梦,使珠三角成为路网完整的发展区域,点燃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擎,并成为大湾区在“一国两制”下跨境协作的参考范例。
“曾经伶仃一梦,如今天堑通途”,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如是形容这座无愧于时代的大桥。
伶仃洋位于广东珠江口之外,是珠海、澳门与香港新界一带的海面。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联动发展,香港实业家胡应湘提出了建造跨海大桥的构思,因种种原因而搁置。香港回归之前,虎门大桥建成。这条跨越伶仃洋的陆上线路,是一条绕行的折线,但却因为是唯一的通道而车流量超饱和,拥塞不堪。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表示,珠三角原本不是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在港珠澳大桥建成以后,珠三角南部的“一横”才真正联通。
正是因为这“一横”的联通,珠海和澳门从陆路前往香港的平均行程由约3小时缩短为约45分钟,港珠澳形成了“一小时交通圈”。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港珠澳大桥建成以后,直接效益是打通路网,发挥便利三地生活生产的交通功能,溢出效应则是拉动珠三角西岸发展,甚至带动整个珠三角区域经济提速。
通过这条设计寿命为12年的钢铁巨龙,西边的澳门可以与周边城市取长补短,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休闲旅游产业特色,也可以深化粤港澳合作吸引更多外来投资;珠海有望成为区域交通枢纽;东边的香港则可以在珠三角范围内缓解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并延伸经济辐射力。
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今,这座大桥已经成为国家基建领域、粤港澳合作领域的又一个丰碑。
“三地合作的壮举将不骛于虚声,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真正实惠。”港珠澳大桥跨界通行政策研究工作小组组长苏毅道出了三地对于大桥共同的憧憬和信心。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落成使用将点燃融合发展的引擎。“港珠澳大桥有如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任督二脉’,”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如此比喻。
根据其设计容量,港珠澳大桥每日可以穿梭20万次车辆。加上徐徐铺开的城轨与地铁“毛细血管”,粤港澳大湾区可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人流和物流将大为提速,各类合作也能获得更广阔的天地。宜业、宜商、宜居、宜学、宜游的大湾区蓝图,将从愿景变为现实。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约1.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和约6800万人的人口密度,物理连接还会促进其向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跃进。香港的金融、航运、贸易,澳门的休闲旅游,深圳的科创新业态,广东的完备产业体系和扎实制造业,均可在城市群的聚合效应中发挥更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形成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价值链合理布局的增长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珠海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时表示,大桥的开通有利于香港的角色由“联系人”转向更积极的“参与者”,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共谋发展。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也表示,三地无障碍的联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创造了更坚实的基础。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港珠澳大桥还凝聚了另一个共识:因为大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拥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未来其辐射范围有望远及“一带一路”乃至全世界。
港珠澳大桥跨境协作的每一小步,都是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下跨境协作的重要一步。这是因为,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导工程和示范工程。
方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是三地基于“一国两制”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的一种跨境融合,涉及很多协调事宜。港珠澳大桥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创新性的模板。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介绍,在这次世纪工程的实践中,三方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积累了许多基于共同利益而协商解决争端、协同决策、协调发展的经验。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了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正是有专责小组的协调,大桥项目涉及的中央事权等得以化解。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是由粤港澳三方共同组成的法人单位,其在决策过程中一直采取“一致同意”的协同决策规则。对于大桥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标准体系,三地则依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充分吸取了香港地区及相关国际标准的长处。
大桥的三地口岸由三地政府各自负责设立和管理。在此基础上,毗邻的珠海和澳门口岸采取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创新模式。
苏毅表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借鉴港珠澳大桥“试验田”的经验,探讨从体制和制度上创新,以顶层设计和基层推进的并行路径,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的作用,使大湾区形成命运共同体,再次展现国家团结发展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