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学 唐 晨 彭丽岚 樊碧发 董福慧 沙国鹏 顾 宁 吕 雅 赖雅君 陈 雷 范丹丹
(解放军烟台疗养院,烟台264001)
肌筋膜炎是指人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部位(如肌膜、筋膜、腱鞘、骨膜和皮下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由于外伤、风寒、劳损所致[1,2],临床表现为项、背、腰及肢体肌肉的疼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基层部队官兵中肌筋膜炎病人逐年增多,以腰部肌筋膜炎多见,大大影响了部队的训练进度与官兵的训练热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在以往多年应用粗银质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改用细银质针治疗肌筋膜炎。细银质针针体较细,引出的痛感小,病人更容易接受,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细银质针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为在基层部队推广这种疗法提供有力佐证。本文将我院2017年1月始采用细银质针疗法治疗部队腰肌筋膜炎病人,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开始共186例病人,男性,其中治疗组(细银质针治疗)9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平均21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5年,平均4.3个月,对照组(针刺疗法)9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3岁,平均20.2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2年,平均5.2个月,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标准》:①可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②病变部位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③病变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肌肉僵硬,腰背部筋膜炎者沿竖脊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改变;④X线、CT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背痛。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者;②能够按计划坚持治疗并完成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合并有其他风湿性疾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者;④有高热、结核病、急性化脓性、传染性病变及皮肤破损者;⑤怀疑或确认有乙醇、药物等滥用史者;⑥严重体虚者;⑦不愿配合试验者。
(1)对照组(针刺疗法):采用针灸针,确定腰部痛点位置,以痛点为中心布针,一般选择棘突旁、腰棘肌起止点、腰方肌及腰背筋膜的附着点,针与针之间距离为2.0 cm,选取压痛点须仔细,避免遗漏。扎针后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局部加热,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耐受程度调节温度及距离,防止烫伤,每名病人治疗1次。
(2)治疗组(细银质针治疗):①按照病人腰部疼痛部位在皮肤上标记压痛点,进针一般选择棘突旁、腰棘肌起止点、腰方肌及腰背筋膜的附着点,针与针之间距离为2.0 cm,选取压痛点须仔细,避免遗漏,应避开大血管和神经。②根据所选部位选择合适长度的不同型号的银质针,对准深层病变部位直刺或斜刺肌肉或筋膜等在骨骼肌上的附着点(压痛点)连接处或病变关节滑膜,引出较强烈的酸、沉、胀、麻针感为止,病变越重其针感越强。治疗1次,根据病人病变及耐受程度1次16~32针。③采用上海高品医学激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YRX-1A-16型银质针加热巡检仪加热,使病人有舒适的温热感觉,加热20 min,治疗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觉,如有局部过热或刺痛感应调整温度,防止烫伤。④起针后针眼处碘伏消毒,纱布覆盖,保持清洁、干燥,三天内不得沾水,避免针眼感染。⑤每名病人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后1、3、5、7、21、30天评定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分,并于治疗后30天评定疗效。
采用10分制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病人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第1、3、5、7、21、30天进行观察。VAS评分标准具体分为,0分为完全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3]。
治愈: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压痛,随访一个月无复发;显效:局部疼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压痛,肢体活动大致正常,观察一个月病情无加重;有效:局部疼痛减轻,轻度压痛,肢体活动有改善,观察一个月无加重;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96例病人治愈28例,显效34例,有效3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对照组90例病人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47.8%,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
两组治疗前后VAS比较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治疗组针后1天VAS明显下降(P<0.05),针后7天降到最低点(P<0.05),其后有所上升,但仍明显低于针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直到21天VAS才明显下降(P<0.05),针后30天有所上升,但仍明显低于针前(见表2)。
表1 疗效对比(例)
表2 VAS对比 (±SD)
表2 VAS对比 (±SD)
*P<0.05,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天数1 3 5 7 21 30对照组2.97±0.632.82±0.662.79±0.792.77±0.822.71±0.822.14±0.77*2.46±0.65*治疗组2.91±0.682.00±0.65*1.71±0.94*1.68±0.84*1.45±0.78*1.78±0.83*1.78±0.73*VAS治疗前
肌筋膜炎其发病机制是肌肉和筋膜等受到经常性和过多的牵拉性刺激,从而形成无菌性炎症,产生渗出和疼痛。疼痛会导致肌肉痉挛,反复渗出会引起肌肉粘连,从而进一步破坏身体的动力性平衡,引起一系列相关的功能障碍。由于初始症状一般都不严重,大多能够耐受,因而常被病人忽视,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常在天气变化时(如阴雨天)、夜间、或潮湿地域时疼痛加重,晨起腰部酸痛加重,稍加活动可缓解,劳累后又加重。腰部压痛广泛,腰功能活动可正常,但活动时腰部疼痛明显[4~9]。
近年来,随着我国军事训练医学研究的不断加深,对提高部队的军事能力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伤病的发生率还是很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部队训练的工作和士兵们的训练热情,特别是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实现强军目标,训练的强度及时间大大增强,训练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多,如果在急性期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同一部位反复损伤都有可能发展为肌筋膜炎。
治疗方面西医以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为主,对胃肠道刺激大,中医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法、针灸、穴位注射、刮痧等等,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疗程长,很多病人不能坚持治疗。
银质针是由85%银加铜、铬等合金熔炼而成,由于针体质地较软,不会因肌肉痉挛引起断针或滞针;银的导热性能好,可将热能传导并扩散到周围的病变组织,使病变的肌肉、筋膜附着区温度升高,小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强,从而改善组织营养,提高细胞活力,加速代谢产物和致痛物质的排除,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再生;最重要的是通过银质针对椎板、关节突、横突及骶髂部的软组织附着处进行针刺松解, 减轻肌肉痉挛,破坏附着处的神经末梢,有效缓解疼痛,达到以针代刀,致松去痛的目的[10~14]。
我们既往采用粗银质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顽固性疼痛及功能障碍,取得良好疗效[15]。但由于针体较粗,引出疼痛较强烈,针刺前各个针眼都需要麻醉,治疗痛苦较大,因此病人在选择此治疗时都非常谨慎。而细银质针针体较细,仅比针灸针略粗,引出痛感轻,针刺前不必麻醉,病人更易于接受。本研究证明,细银质针虽然针体接近于针灸针,但治疗肌筋膜炎的有效率远远高于普通针刺,能更好的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细银质针针刺后1天疼痛即有明显减轻,随着时间延长疼痛逐渐减轻,针后30天仍有疗效,证明细银质针虽然针体较细,但仍保留了普通银质针的特性,治疗肌筋膜炎,起效快,针刺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体现了银质针的即时镇痛的作用,针后30天疼痛评分,体现了银质针的疗效持久,而且细银针治疗实用安全易掌握,适应证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