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鹤
关键词吉林省 潜在法律岗位群 人才
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法学教育在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法律专业,导致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本文分析吉林省潜在法律岗位群,以期法律高职教育为吉林省基层法律服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吉林省正在加快调整和改造老工业基地,省委和省政府提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思路,围绕工业强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指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布局为:一是建设五大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和生物药基地、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机械行业、冶金行业、建材行业、轻纺行业、建筑行业;三是发展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接续产业;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五是积极发展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信息、金融、房地产、会展、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基层法律岗位将能更好的以本职工作服务企业,以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与荣誉,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岗位群对在职人员法律素养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独特的法律思维能力、娴熟的法律运用能力、较高的法律研究能力和职业操守,能够在静态的法律与动态的发展现实中进行权衡,寻找规则与个案的联系点,并能够紧扣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用法律服务大局,全力为吉林老工业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一)“法治吉林”建设执法人员应具备的素养
法治吉林的建设离不开法律的实施,法律文件的颁布和准确实施离不开一支高水准的执法队伍。建设执法人员应具备自觉运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坚持信仰法治和坚守法治,不仅做到知法还要懂法,才能守法护法。一个合格的执法者需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还要敢于承担责任,遇事不推诿,能够坚持真理,依法行使职权。
(二)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法,切实发挥监督把控的作用
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体系有助于推动法治吉林的建设,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对此,监督机制工作人员应当切实提高监督能力,确保工作有序进展。同时,积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打造一套科学的监督体制,确保监督合力对法律监控发挥实际有效的作用。此外,对外积极引导和提升人们的法治意识,培养人们依法从事社会活动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共识,强化和加深司法机关作为执法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以加强社会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全力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的职责:
首先,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市场及社会三方分别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对此各个工作岗位以以人为本,全面推行“德能行”三维一体的全面育人模式,重点培养司法行政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实践技能,将培养职业能力与提高职业素养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素养能力,推进建设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此外,一些高校专业法治人才和专家,也应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践活动,定期到基层运用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工作。高职院校优秀的法学毕业生,也应当端正态度,积极参与到基层的法律工作,用法律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基层实践建设。
其次,吉林省各个城乡领域和群体,应强化法律服务体系的学习和培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以加强推进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务的均等化建设,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覆盖全省。
最后,司法行政应不断完善各项职能,主要面向广大民众推进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健全各项工作职责,以有序、高效、便捷的网络和实体平台为基层民众需求提供法律服务。
基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吉林省全面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建设社会法制化的进程,基于认识和体制及动力等问题,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渠道,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扩大法律的受眾面和影响力。
互联网综合法律服务平台,还应当创建普法网站,通过线上服务为基层群众解答生活中的各类法律问题。利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通过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及人民调解等形式为基层群众带来法律服务。
第一,在“七五”普法中,掌握基础普法宣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思路创新和内容创新,结合吉林省各个地区和单位的实际需求,运用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发挥各级普法部门和依法治理工作部门的作用,重视新闻媒体和网络载体的传播先导作用,整合现代和传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扩大法制宣传的影响力;第二,构建普法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各部门之间应该互动交流,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素质;第三,强化建设考核评估保障机制,确保基层普法人员认真对待,对普法工作实施目标量化考评,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现状,确保量化考评的可操作性,杜绝基层工作人员流于形式的应付工作;第四,积极参加学校的讲座、专题辅导和自学等方式,推进工作人员学法和用法工作,建立健全学法档案,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第五,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专职普法队伍建设,通过定期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培养满足实际需求的法律知识体系,为基层群众更好的服务。
基于当前新形势,国家全面依法治国。重视法制建设和对基层法律服务岗位群法律事务专业的建设,顺应时代发展和趋势,吉林省以职业为导向,挖掘城市潜在法律岗位群分析其需求点,以围绕职业岗位培养既具有高技能又兼具法律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