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有瘾

2019-04-22 12:04
当代工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变态负性对象

我发现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有些朋友无论参加任何聚会,任何活动,甚至是会议,总是迟到。即使事先反复提醒,也最多只能做到“掐点儿”赶到;而那些不迟到的人,每次都会打出提前量,即便没人提醒也是如此。就好比说,世上有多少像闹钟一样准时的人,就会有多少迈着方步出门,最后又不得不急匆匆破門而入的慌张者。 旭旭

便当 心理咨询师:

其实,对于这些总喜欢迟到的人,用句俗语形容最合适不过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其实,总是迟到的习惯归根结底是不想准时到,更不想早到。

心理学家皮埃尔·温特指出,迟到有很多种含义,但各种意义上的迟到均涉及一个共通点,即迟到者想通过自己的迟到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用一句玩笑话来说:迟到者是在玩一种诱惑游戏,像女人和情人约会时总要迟到一样。

在经常迟到的人看来,当自己缺席时,一定会有其他人在担心、挂念自己,而这种担心正好可以被当作是一种心理慰藉:我在他们心目中是如此重要的、如此不可或缺的。

与此同时,“闯入”现场时,也势必会引起全场人的注目。如果此时再加一点儿领导的“责问”、同事的“嘲笑”,那更是“久旱逢甘霖”般的愉悦感。这些看似是领导在问责、同事在挖苦,实际上对于他们而言是求之不得。他们的心理是:这是只有我才能拥有的关注,其他人可是完全没有机会的。殊不知,他们这种强迫他人对自己产生关注的行为是相当愚蠢的。

另一方面,总是迟到,也算得上是一种相对“变态”的心理。为什么如此说呢?我们可以仔细想一下,当朋友迟到时,我们一定会焦虑、担心,从而产生很多负性情绪,等待的过程实则是一种痛苦和煎熬。

综上所述,其实道理很浅显,迟到的人总是让人陷入不同程度的“痛苦”之中,而这种痛苦的缓解及消除——也唯有迟到者能够做到,那就是他们的最终出现。

之所以说这种心理有些“变态”,主要还是因为迟到者将自己的痛苦进行了转移。所谓转移,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和负担。其实,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总是迟到的人一般是不太受待见的,因此也难免会对身边的朋友、同事、领导产生负性情绪,而这些情绪往往碍于情面、人际关系而不能及时得到表达,久而久之在心中压抑,积淀,才会形成通过自身的迟到行为向对方施加“痛苦”的举动。

最后,还是建议总是迟到的人能够认清自我关系,学习正确的交友之道。唯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真正意义上的关心与关注,否则只能说是掩耳盗铃罢了。

猜你喜欢
变态负性对象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骂错人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