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英
【摘 要】对Aesops Fables的互文性解读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文化内互文性解读与跨文化互文性解读。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实践及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译者在创作译文时,不仅受到原文的影响,也受到自己所处文化的互文性知识的影响。
【关键词】Aesops Fables;互文性解读;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6-016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6.064
0 引语
1969年,法国文论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首先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互文性理论认为文本的存在与其他众多历史文化文本相联系,文本内部凝聚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因素,凝聚在文本之内的历史文化因素即互文性。任何文本都是作者阅读下的产物,而作者的阅读又是无数文本空间的交汇。作者最初是以读者的身份出现,先阅读,然后创作,这样一来作者创造出来的文本中也能发现其受人影响的部分。
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实践及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翻译导致了互文空间的产生,一个文本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原文与译文形成互文关系。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互文性创造,译文的前文本存在于另一个语言文化网络中,译文是在原文基础上进行的互文写作。译者在新的语言文化网络中进行创作,创作出与原文有着互文关系的新作品。在承认原文创造性的同时,也应该承认译文的创造性。译文不是原文的替身,不是原文的附属,而是译者以自身的互文性知识为基础,对原文进行的一次互文性创造。在新的语言文化网络中,译文一方面与原文相互照应,另一方面又是用另一门语言所创作出来的新作品,译者出于自己的目的,以自身的互文性知识为基石。翻译的互文性研究有助于拓宽译者的视野,促使译者形成开放、多元、发散性的思维方式。
本文选择的研究文本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出版的李长山、陈贻彦、孙征译的《伊索寓言(精选)》(双语)(下文简称为《伊索寓言》)。对《伊索寓言》的互文性解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即文化内互文性解读与跨文化互文性解读,互文性解读可以先进行文化内互文性解读,然后再进行跨文化互文性解读。
1 《伊索寓言》的文化内互文性解读
《伊索寓言》一书中许多寓言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寓意,这些文本在同一文化内具有互文性特征。文化内互文性解读有助于读者形成互文性知识,也有助于最初以读者身份接触文本的译者运用文化内互文性知识理解原文,从而为翻译实践打下深厚的基础。下文从《伊索寓言》一书中摘取5个范例,从文化内的视角进行互文性解读。
1.1 对willful(任性、固执、倔强)的论述
“The Ass and His Driver”一文的寓意为A willful beast must go his own way;“The Two Frogs”一文蕴含同样的寓意A willful man will have his way to his own hurt。这两篇寓言寓意相似,都强调willful(指人任性的、倔强的、固执的)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1.2 对Precaution/Prevention(预防)的论述
“The Cage Bird and The Bat”一文的寓意为Precautions are useless after the crisis;“The Ass and the Mule”一文的寓意为An ounce of prevention is worth a pound of cure,这两则寓言都从反面说明提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
“The Wild Boar and The Fox”中狐狸看见野猪在磨牙很不理解,因为狐狸认为现在平安无事不需要磨牙,野猪这样回答道:I do it advisedly, for it would never do to have to sharpen my weapons just at the time I ought to be using them;“The Ants and The Grasshopper”寓意为It is thrifty to prepare today for the wants of tomorrow。这两篇寓言都从正面说明提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
1.3 对Greed(贪婪)的讽喻
《伊索寓言》中也有很多讽喻Greed(贪婪)的故事:“The Boy and Filberts”的寓意为Do not attempt too much at once;“The Camel and Jupiter”的寓意为By asking for too much, we may lose the little that we once had;“The Goose With the Golden Eggs”的寓意為Greed often over reaches itself。这三篇寓言都对贪婪的危害进行了讽喻。
1.4 对Nature(本性)的论述
《伊索寓言》中对Nature(本性)多有论述:“The Cat and Venus”寓意为Nature exceeds nurture;“The Farmer and The Snake”寓意为The greatest kindness will not bind the ungrateful;“The Raven and The Swan”寓意为Change of habit cannot alter nature;“The Scorpion and The Ladybug”寓意为Regardless of our wishes, or even our intent, it is to our nature alone that we will be faithful。这四则寓言都说明了本性难以改变这一寓意。
1.5 对Union(团结)的论述
《伊索寓言》中对“The Bundle of Sticks”的寓意为Union gives strength;“The Lion and The Three Bulls”的寓意为Union is strength。这两则寓言都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
2 《伊索寓言》的跨文化互文性解读
寓言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伊索寓言》与中国古代寓言有着许多共通的智慧,这也为跨文化互文性解读与翻译提供了可能。通过对《伊索寓言》一书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译者在翻译时受到所处的汉语文化互文性知识的影响,译文打上了汉语文化互文性知识的烙印,译文中出现了具有相同或相似寓意的成语或俗语,这些汉语寓言性成语或俗语散见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下文从《伊索寓言》一书中摘取5个范例,从跨文化的视角进行互文性解读。
2.1 Willful与“固执”
A willful beast must go his own way的译文:一意孤行的家伙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柯林斯COBUILD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以下简称《柯林斯词典》)对Willful的英文第二则解释为if you describe someone as willful, you mean that they are determined to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even if it is not sensible.
译文中的“一意孤行” 指做事情时不接受别人的劝告,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这一成语出自《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译文中的“南墙” 指影壁墙,我国的建筑物大门一般都是朝南开的,旧时有地位、有势力的人家大门外都有影壁墙,所以出了门就要向左或右行,直着走肯定撞南墙,因此汉语中就有“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样的俗语。
2.2 Nature与“本性”
Nature exceeds nurture的译文:这就是本性难移。Change of habit cannot alter nature的译文:习惯可改,本性难移。
《柯林斯词典》对Nature的第三则解释为someones nature is their character, which they show by the way they behave.
两处译文中均出现“本性难移”,本性即原来的性质或个性,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汉语中有这样的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也可写为“秉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2.3 Avoid a remedy that is worse than the disease与“饮鸩止渴”
Avoid a remedy that is worse than the disease译文:切不可饮鸩止渴。
《柯林斯词典》对Remedy有两条解释:1. a remedy is successful way of dealing with a problem;2. a remedy is something that is intended to cure you when you are ill or in pain.
译文中的“饮鸩止渴”指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考虑严重后果,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2.4 The first step has lost us all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The Trees and The Axe”中老橡树哀叹道:The first step has lost us all. If we had not given up the rights of the ash, we might yet have retained our own privileges and have stood for ages.译文:我们第一步就输了全局。如果我们不放弃桉树的生存权利,也许我们还能保持自己的权利,再活几百年呢。
《柯林斯词典》对step的第7条解释为a step is a series of actions that you take in order to achieve something.译文中出现“第一步就输了全局”,汉语中有这样的俗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错,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对某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全局失败,出自元·李元蔚《将神灵应》第二折:“只因一着错,输了半盘棋。”
2.5 Appearances Are Deceptive 与“人不可以貌相”
“The Ant and The Chrysalis”一文中,蚂蚁傲慢地在一只即将蜕变的蛹面前炫耀自己能四处走动和爬树的能力。过了几日,蚂蚁经过时,只看到一个空壳,蛹不见,已经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寓意:Appearances are deceptive.(切不可以貌取人。)译文中出现“以貌取人”,指只根据外表来判断人的品质或能力。汉语中有这样的俗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这一俗语最早出自《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3 结语
寓言表达的是人类共通的人生感悟,这是寓言在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互文性基础。对文本的解读可以先从文化内进行解读,之后从跨文化的视角进行解读,正是有了文化内互文性解读与跨文化互文性解读,处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和译者才能很好地体会、把握和翻译寓言。互文性解读对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译者在创作译文时,不仅受到原文的影响,也受到自己所处文化的互文性知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鸽.从互文性视角看《受戒》英译文中佛教文化的翻译[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6-19.
[2]向柏松.《庄子》寓言的互文性阐释[J].长江学术,2010(1):171-172.
[3]李玉洁.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互文性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98-400.
[4]肖志艳.对翻译中的互文性分析及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69-70.
[5]吴静.翻译文本的互文性延伸[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51-154.
[6]李长山.伊索寓言(精选)[M].北京:中国对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2.
[7]赵渭绒.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