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高校宣传工作 讲好新时代南师故事

2019-04-21 08:52徐翎
文教资料 2019年36期
关键词:对外宣传新时代高校

徐翎

摘    要: 南京师范大学对外宣传工作在把握导向、注重策划、突出时效上精耕细作,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客观、 真实、生动讲好南师故事,传播校园文化,积极将南师精神对接社会需求,奏响了对外宣传和服务社会同频共振的交响乐。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对外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教育宣传工作是党的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南师大对外宣传工作始终遵循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努力发挥对外宣传工作在学校改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握方向,整合资源,创新贴近校园、贴近师生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方法,加大与媒体“零距离”接触的深度、广度和幅度,积极弘扬主旋律,聚焦学校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成果,说好南师故事、传递好南师声音,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不断提升南师大美誉度和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对外宣传工作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充分展示了南京师范大学追求科学发展的精神风貌。

一、高举旗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我们立足新时代、找准新坐标、展现新作为,做好高校对外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

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校对外宣传工作,注重从学校中心工作入手,切实加强宣传策划,把握宣传机遇,强化宣传重点,并在过程中注意宣传重点和亮点的培育和引导,有效提升教育宣传能力和宣传成效。

校党委书记胡敏强先后在新华日报、江苏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上,以《高校党委要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文明清风拂校园 兰芷之室育桃李》为题撰文, 他在文中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高校党委要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确保高校始终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强阵地。胡书记在文中阐述了南师大紧紧围绕“四個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学校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学校事业发展营造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文章发表后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宣传效果,对全校师生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勇于担当、创新实干。

二、守正创新,着力提升策划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学校守正创新,守本创实,扎稳脚力坚定目标方向,增添眼力找到支点焦点,从而有效提高外宣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达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宣传实效。

我校教师侯晶晶连续三届当选为党代表,侯晶晶老师的先进事迹分别以《帮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记十九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侯晶晶》《三届党代表的使命感》为题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为题在国家级媒体上发了音,也在新华日报、江苏教育报、江苏电视台等省级主流媒体上奏了曲,深度报道了侯晶晶老师的感人事迹,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校党委宣传部通过精心策划,在2018年推出了“每周一星”系列人物专访,深入报道校园师生群体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在广大师生和校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专栏现在正在陆续推送中。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省内主流媒体对汪永进、王小锡、赵生群、李政军、张艳羽等师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展现了新时代南师人的感人故事,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感动激励广大师生,强化教育引导。

三、把握时度效,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强调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南师大对外宣传工作尤其注重结合学校重大主题活动的特点特色、时间节点,充分联系社会媒体,加强与各类媒体良性互动,开展各种主题宣传,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2018年两会期间,人民网、中国教育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网、江苏电视台等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朱晓进委员观点30余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期间,我校各部门、学院纷纷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在人民网、新华日报等国家级、省市级主流媒体发表与我校开展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相关报道20余篇。新华日报的深度报道“《烽火记忆》主编张连红阐述口述史意义——给抗战历史留下生动的细节”更是以生动翔实的史料感动了读者。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学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比如由南师大美术学院与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联合举办的“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海报设计展”受到省级主流媒体关注。

由我校党委宣传部精心策划、最终见诸各大媒体的南师开学季和毕业季的系列报道,成为我校外宣工作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学季的《南京师范大学书记、校长亲切迎接大一新生》 《南师大1902幅照片“笑脸迎人”》等报道集中体现了我校对每一位新生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南京师范大学对考生们的巨大吸引力。

四、加强总结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一直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学校对外宣传工作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在服务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对照中央和省委的新精神、新要求,结合学校实现战略目标的新任务、新挑战,对外宣传工作肩负更大的职责,必须以更强的政治意识、更高的业务水准、更大的工作魄力,推动外宣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是强化外宣意识。对外宣传既是社会了解学校的“窗口”,又是学校发往社会的“名片”,加强对外宣传,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举措新成就新亮点,是扩大办学影响,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注重强化外宣意识,主动向社会展示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强化中心意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也是学校的工作中心。同时,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等也是社会评价学校总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把握宣传工作重点,抓好改革建设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学科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果宣传报道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聚焦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和教学科研一线教师,总结、提炼、升华相关工作成果,深入挖掘闪光点,进行扎实有效的宣传,力争做到对内增强师生凝聚力,激发师生荣誉感和获得感,对外提升学校影响力,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创新天地宽,创新无止境,创新出精品。我们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注重在遵循外宣规律、拓展外宣思路、改进外宣方式、创新外宣体制、提高外宣实效上下功夫,在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的同时,努力掌握并自觉运用互联网新闻宣传规律,创新完善校园新媒体平台管理模式,做到线上线下联动、网上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有机结合,展示南师风采,服务师生校友,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学校形象。

在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面前,南师大对外宣传工作将以强烈的意识、敏锐的机遇意识、蓬勃的创新意识、深远的战略眼光、凝心聚力的文化导向,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引领创新,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到实处,做好新时代高校对外宣传工作。

此文为2017-2019 年度南京师范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对外宣传新时代高校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原则与翻译技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国际舆论对中国和平发展不同认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