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作为“诞成婚丧”四大人生礼仪之一,婚礼可谓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是双方相爱,心意相通,愿携手度过此生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法律公证的仪式,证明两人结为夫妻,受法律的保护。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既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又是继承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世界上所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便是三大文明圈的婚礼,即儒教婚礼、印度教婚礼、基督教婚礼。中国和日本作为同属儒教婚礼文明圈的国家,其婚礼内容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本文以婚礼为切入点,探讨中日婚礼的不同,以此为对中日两国文化感兴趣的人群和跨文化交际的人群提供建议与帮助。
中国婚礼
中国最初的婚姻制度起始于周朝,婚姻制度在当时属于“六礼”之一。周朝所制定的婚姻原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在周朝同时设有官媒和专司谈合。当时,媒官又称之为“媒氏”,他们从国家领取一定俸禄,执行公务。《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在周朝,婚礼也拥有自身的“六礼”制度,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结发为夫妻”的说法也是来自周朝。
在唐朝,“六礼”同周朝一样,新娘到新郎家之后要拜公婆和长辈们以及观礼的客人,称为“拜客”,同时也有“闹洞房”的习俗,称为“戏妇”,而后新娘正走入新房,新郎倒走入新房,共饮“合欢酒”,后代称之为“交杯酒”。新娘在被迎亲时会以遮盖物遮住头面,称为“盖头”,唐代结婚时女子常用执扇和折扇,古语为“却扇”。结婚服饰大都华丽精致,新郎服饰为绯红,新娘为青绿。
到了宋朝,出现了新的习俗。讨论婚事之时出现了“相媳妇”的习惯,即为后世的“相亲”,男女双方约定时间,双方见面,如若相中的话便在女子的发髻上插上金钗,又为“插钗”,若不中意,则送上彩缎,称为“压惊”。迎亲时新郎带领花轿来到女方家中,新娘来到男方家后,新婚夫妻拜堂,手牵“同心结”,拜天地祖先后送入洞房夫妻交拜,行“合髻”之礼,即取夫妻各一缕头发打成“同心结”样,作为婚礼信物。此后有“除花”“却扇”的仪式。第二日早上,新婚夫妻拜过公婆,婚礼结束。
清朝大体沿袭前朝,民间婚礼大都与前朝相似,但统治阶级却有所不同。清政府规定:“公、侯、伯成婚的纳采礼,缎衣五袭,缎衾褥三具,金约领一具,金簪玉枝,金耳饰全副,一品官纳采礼,缎衣四袭,其余同侯伯;二、三品官纳采礼,缎衣三袭,缎衾褥二具,余与一品官同,四品官以下至九品官的纳采礼,缎衣二袭,缎衾褥一具,金约领一具,金耳饰全副。”
而后受许多过去朝代习俗影响,部分传统得以保留,渐渐形成了如今的婚礼形式。
日本婚礼
日本婚礼大致分为四种,即神前式、教会式、佛前式、人前式。
在日本室町时代,神前式婚礼开始盛行,神前式婚礼即传统的神道教式婚礼,在日本神社举行,是具有日本传统特色的婚礼形式,起源于明治33年大正天皇的婚礼。古代以皇室为主所举行的婚礼,二战之后渐渐普及到民间。在日本,结婚也会选择黄道吉日,即“大安吉日(たいあんきちじつ)”,其日期多为周日。结婚之时,新娘身着白无垢(しろむく),寓意新娘的身心纯洁美丽,同时寓意着新娘会像一张白纸一样嫁入夫家,受夫家的家族教导。新娘头上所戴白色棉帽称之为「角隠し」,具有特殊含义,日本人认为女性长发附有灵体,且恐「女子因嫉妒发狂,头上长角成鬼」,因此以白帽遮之以驅除凶邪。除白无垢之外,日本花嫁还包括“打褂”,“打褂”是属于上层富裕女子所着之物。在室町时代,武家女子在寒冷季节所穿的外套,其材质价格不菲。在江户时代,大奥中地位较高女子也会身着“打褂”凸显身份地位。江户时代后期,一些富裕家庭将“打褂”作为婚嫁衣着。
神前式婚礼过程为参进,即让出席者就坐。而后新郎在先新娘随后入场。举行招神仪式前用水洗净身心,由神官奉上祈祷文,而后行“誓杯之仪”,新郎新娘用小、中、大三种杯子交替饮酒,第一杯是新郎给新娘,第二杯是新娘给新郎,第三杯再由新郎给新娘,每杯酒要分三次喝下。三三得九,所以这个仪式也称为“三三九度之杯”或“三献之仪”,九度交杯表示长久永远、白头偕老之意。其中也包含了日本人对于奇数的喜爱。而后新娘新郎交换戒指,将其戴入对方无名指上,最后人们在神社前的参道上聚集起来,与新郎新娘一起拍摄照片,并祝福他们。参加婚礼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随礼送红包。这点在日本也不例外,他们的礼金叫作「ご祝仪(しゅうぎ)」,一般用白色信封包裹。日本人送礼金没有特定的数额,一般都是三万或五万日元。之所以都送奇数的礼金,是因为奇数不能被二除开。偶数能够被二除开,有种分离之意。所以大家都约定俗成送奇数礼金。同时也要注意避开有四与九数字的礼金,因为这两个数字在日语里与「死」和「苦」的发音相似。
以上我们通过对中日两国婚礼习俗历史和过程的介绍,将日本和中国两国文化进行了简单对比,揭示了其深刻内涵,希望为积极参与中日两国的跨文化交际者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