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呈伟
[摘 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其中,基于主题探究的地理教学不仅是基于地理的核心素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被调动起来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初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分析,探讨了在地理知识学习中主题式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主题探索;地理教学
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初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大多数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师大胆尝试主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主题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影响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以某一主题为中心进行沟通、思考、总结。
一、确立地理教学课堂探究的主题
主题探究教学手段的关键在于主题。主题是教学行为中最基础的要素。所以,为了澄清课堂磋商的主题,教师在对教科书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就主题充分探究。教师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追忆,而不是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贯串,使学生厌烦了地理学习,学习的知识点只在感性认知的表面盘桓。在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与学生在课堂上真切地磋议课题,为商酌行为的成功展开做好谋划。
例如,人教版初中教材《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地理差异》这几章有关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学习,教师可将这些章节内容全部整合一起,用线索将其串起来,让他们看待中国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树立和谐共处的理念。教学中可考虑到这一主题相对范围较大,教师可进行子主题的细化,如地理条件差异的区域划分等。通过缩小范围,学生可以有更清晰的探究目的。
二、强化地理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能力
说到学习,其实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的质疑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初中生提問意识和解决问题技能的重点培养,因为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还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形成的进程涉及处置问题,问题招致思量,通过思索来概括知识是一个不能免除的学习进程。老师通过主题探究教学举措引导学生开始显露问题,只有在展现问题时方能确定该类的主题。当然,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才华。
例如,教师在与学生探讨区域划分的话题时,可用多媒体展示浙江、云南、福建、辽宁、北京等地区的图片,并描述每个地区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描述他们想去的地方,指出这些地方所属的地区。一些学生可能认为这里提到的地区和地理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肯定那些积极思考的学生,并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地区划分的主题。
三、重视地理学科问题的最终解决
学科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处理学科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科探究式教学举措也是目的。随着问题的呈现,学生将顺应学习的要求,施展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单独思索和处理问题,自然还须要适宜的团队配合。终归,凭借团队的能量可以使问题更好地处置,学生可以团结协作的思考,这有利于他们将来的成长。但是,团队协作不是处置问题的唯一路径。假设每个学生都有杰出的知识根底和优越的团队协作关联,并且具有很强的理解和处置问题的能力,教师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实行单独探究。
例如,在与学生商酌划分区域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思索,譬如中国四个区域划分的根据是什么,继而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沟通来探求问题,最终推出一个人来表达组内主张。为了鼓励学生最大范围介入行动的踊跃性,活动收关在全班各小组中选出最杰出的探究型学生,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嘉勉,使其他学生踊跃介入整体沟通的兴致。如此这般,已往不喜好介入活动的学生,在连续的勉励下介入和沟通,继而渐渐敞开心扉与其他学生沟通互动,终于使他们的身心成长尤其健壮。
总之,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地理教科书,确定学生感兴趣和有好奇心的课题,提出符合初中生理解能力的地理问题,并利用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以个别探究的形式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专题研究活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思维能力,使学生熟悉一般地理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深化专题探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地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熊霞.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探究式地理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12).
[2]刘玉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五有四化”主题式探究地理教学——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为例[J].地理教学,2018(06).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