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均仁 操慧子
摘要:[目的/意義]全面了解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现状,有利于深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理论研究,为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按照内容分析法,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结论]当前侧重于探究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后续研究应拓展研究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模型、注重研究内容的整体化及持续化,进一步动态解释与预测用户行为,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服务质量;综述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9.04.019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9)04-0160-06
Research Overview on User Adoption Behavior of Mobile Library in China
Ming JunrenCao Huizi
(School of Management,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205,China)
Abstract:[Objective/Meaning]Understand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user adoption behavior of mobile libraries in China will be conducive to deepen the theoretical study,and provide guide for improving the service quality of user adoption behavior of mobile library.[Method/Process]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this paper sorted and analyzed related domestic literature about mobile library user adoption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object,research design,theoretical model,and influencing factors.[Results/Conclusions]Current researches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ption behavior.In order to enhance mobile library services,future research should predict and explain user behavior in several ways:expansion of research scope,combination of various theoretical models,the integr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research content.
Key words:mobile library;user adoption behavior;service quality;overview
移动图书馆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用户使用移动设备,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及IP地址限制,广泛地获取信息服务。移动图书馆能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高传统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具有很多优势;但研究发现,当前移动图书馆利用率并不高,用户的认知与接纳程度还有待提升。用户作为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最终接收者,其采纳行为影响移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移动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把握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现状,以CNKI为数据源,以“移动图书馆+感知行为”、“移动图书馆+采纳行为”、“移动图书馆+接受行为”、“移动图书馆+使用行为”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止到2018年4月,经筛选最终获取相关文献共计61篇。通过梳理现有文献,从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有利于丰富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指导。
1文献增长与期刊分布
对所获取文献年代分布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的发展规律与趋势。文献显示,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始于2012年;2013年、2014年文献数量逐年增加,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2015-2017年,研究文献迅速增长,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达到42篇,2018年上半年仅4个月就达到了7篇。
通过对61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文章发表在《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论坛》、《现代情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等CSSCI核心期刊上,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可见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2研究对象
统计发现,61篇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以高校师生与公共图书馆用户为主。明均仁等(2014)[1]、李晶等(2014)[2]、陈鹤阳等(2018)[3]以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涵盖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科研人员,其中学生占比达到95%。朱多刚(2012)[4]、王文韬等(2014)[5]、黄传慧等(2017)[6]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众多学者将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因为高校师生是使用移动图书馆的主要群体,也是移动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学历高、自我效能强等特征,愿意尝试、使用新技术与服务;另一方面便于发放问卷及收集数据,能降低研究成本。李情等(2016)[7]、徐恺英等(2017)[8]以公共图书馆用户为研究对象,该类用户也是移动图书馆的主要使用者。
3研究设计
当前有關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多采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及实证研究方法,围绕用户采纳行为、用户体验、用户情境、用户使用特征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进行探究。王福[9]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活动为案例,对移动图书馆情境与信息行为适配路径进行深入分析;陈世莉[10]通过对近5年国内移动图书馆APP使用行为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移动图书馆APP使用行为所采用的思路与方法。
其中,共计35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遵循严格的量化和检测标准。研究过程通常为首先建立研究课题,在已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图书馆的特性对模型进行调整,形成新的理论框架;然后,提出相应假设,进行调查,分析数据,验证命题或假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完善、拓展理论路线,以揭示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有效解释、预测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态度及其行为表现。
31样本搜集
通常,收集样本数据的形式有访谈、电子邮件、纸质问卷、网络问卷等,其成本与准确性不尽相同。考虑到费用、时间及便捷性等因素,当前大多数学者研究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时选择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来收集样本数据。
一般采用李克特五级或七级量表方式设计问卷。为提高问卷的客观性和可理解性,通常会在正式发放问卷前进行小范围预调查,完善问卷后再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来收集样本数据。邱皓政[11]提出,样本量大于200才能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稳定的分析结果。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相关研究问卷数(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者之和)设定一般在200份以上,以保证所收集到的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中,发放问卷数量最低为170份,最高为1 000份,有效问卷数量最低为153份,最高为840份,有效问卷比例一般在50%以上,具体汇总数据如表2所示。
32问卷设计与测量标准化
使用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应遵循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原则,从资料搜集到问卷设计,预测试,信效度检验,以及问卷发放、回收和结果分析,每一步都需要严谨对待,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由于多数文献没有明确介绍具体的研究设计过程,因此只能通过文献介绍的施测过程和报告方式来进行分析和推断。
预测试是问卷设计的必要步骤,问卷初始设计可能存在不周严之处,很难自我发现,正式施测后如发现问题将无法再进行修改。从文章的问卷设计与实施指标的统计数据(见表3)可以看出,进行了预测试的问卷类文章占比2857%,通常预测试样本量为20~100份左右。
信效度检验可以对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进行测量,是提高问卷数据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理应只有信效度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问卷,这样的研究结论才具有科学性。另外,进行了信度检验的问卷类文章占比7714%,进行了效度检验的文章占比80%,如表3所示。
33研究方法与工具
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时,通常会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SPSS软件检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若信度、效度良好,则进一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利用AMOS、SmartPL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验证,如表4所示。
4理论模型应用
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理论模型构建的研究,通常是根据技术接受模型或相关行为理论,结合移动图书馆使用情境来扩展模型。研究文献显示,常用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其扩展模型TAM2、TAM3、创新扩散理论(DOI)、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TF)、整合式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其中TAM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UTAUT理论模型,具体模型借鉴如图1所示。
当前研究,多数学者在TAM基础上,引入相关变量,这些变量直接或间接通过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对移动图书馆的采纳行为意愿产生影响,验证了TAM模型及相关外部变量在移动情境下的普适性。朱多刚(2012)[4]基于TAM模型,引入感知成本变量并证明了感知成本对使用态度有负向影响;明均仁(2013)[19]在TAM的基础上,引入了系统特征(可访问性、相关性、系统帮助)、界面特征(导航、屏幕设计、术语)、社会影响、个体创新、感知成本等变量;李晶等(2014)[2]将信息安全感知引入TAM模型,发现信息安全对移动图书馆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范晓春(2015)[20]在TAM的基础上,从信息生态角度进行分析,加入信息、信息环境、信息人3个变量,验证了信息生态因素对用户使用行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徐承欢等(2016)[21]引入顾客承诺理论与DOI,证明承诺感知和创新因素对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及创新因素是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徐恺英等(2017)[8]以TAM和ISSM为理论基础,证明了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正向影响移动图书馆服务用户采纳行为意愿。
同时,UTAUT模型也是移动图书馆采纳行为研究中常用模型。徐新雨(2014)[22]以UTAUT为基础理论模型,加入服务移动性、用户创新性、自我感知性、支付价值性等变量扩展并构建了MLUAM模型;余世英等(2014)[14]借鉴UTAUT理论,并引入相关性、系统帮助、可访问性、领域知识等8个外部变量,验证了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贺伟等(2015)[23]在TAM和UTAUT基础上,加入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感知风险3个变量,探究移动图书馆使用行为意愿模型的发展;赵玉明等(2015)[24]借鉴TAM2、UTAUT、TAM3等理论,根据情境特点、已有研究系统特征,引入个体创新等变量;李慧(2016)[25]基于UTAUT模型,引入主动规范、自我效能、内容丰富化及便利条件等变量,发现4个变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起到正向影响。
另外,部分学者将其他相关理论如TPB、ISSM、DOI、D&M等與TAM、UTAUT理论进行整合,以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王文韬等(2014)[5]以DOI、ISSM模型为理论支撑,加入TAM中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构建用户模型;徐承欢等(2015)[26]基于创新扩散理论,验证了兼容性、相对优势和形象对使用意愿的正向影响,学科背景、性别同时对采纳动机有调节作用;甘春梅(2016)[27]基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证明了任务——技术匹配显著影响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态度;党永杰(2017)等[28]建立了一个基于层次向量空间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偏好模型,以实现对用户个性化偏好需求的即时追踪。
综上,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理论研究已处于发展阶段,采纳行为过程中用户心理、外部环境、系统特征、使用情境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用户的采纳行为,涉及的层面和问题也更加复杂和多样,用单一的理论模型已无法全面、科学地预测与解释;国内部分学者已尝试并运用多种理论模型,扩展或组合模型来全面探究用户的采纳行为意愿。
5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多维度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挖掘相关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对文献进行整理,发现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技术因素、内容因素、个体因素以及环境因素[29],如表5所示。
51技术因素
移动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服务的信息系统,技术因素是决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涉及系统功能、可访问性、交互设计、兼容性、系统帮助等。余世英等(2014)[14]以TAM、UTAUT为理论框架探究了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接受度,结果表明,系统帮助对移动图书馆用户感知有用性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感知有用性直接影响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采纳;赵玉明等(2015)[24]构建了移动图书馆用户接受模型,验证了相关性、系统帮助、可访问性等系统特征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李恩科等(2016)[16]发现移动终端设备的可用性、操作系统兼容性是影响用户采纳的最重要因素。
52内容因素
内容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用户会对比自身需求与移动图书馆系统平台的输出结果,进而影响其采纳行为。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期望确认是影响用户采纳内容的重要因素。王双(2013)[30]在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技术接受模式(TAM)的基础上,引入自我效能、信息质量、社会影响、便利条件4个变量,认为信息质量的高低会影响人们的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成本,进而影响用户接受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向;施国洪等(2014)[31]证实了感知服务质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意向产生显著影响;陈鹤阳等(2018)[3]指出绩效期望显著正向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
53个体因素
个体是承载一切心理和行为的主体,任何情境下的行为研究都不能忽视个体因素对采纳行为的作用,主要涉及人口统计变量、自我效能、个体创新、信息素养等个体因素。黄怡菲等(2013)[32]实证指出自我效能、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是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影响因素;杨艳妮等(2015)[33]认为不同学科用户采纳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各异,文科用户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直接效果更明显,理科用户个体差异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杨梦晴等(2016)[34]从信息素养角度,实证指出信息利用能力显著影响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态度。
54环境因素
针对移动图书馆这一特定主体,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影响、主观规范及任务技术匹配。贺伟等(2015)[23]认为在移动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用户的采纳意愿会受到所在环境中其他个体的影响,其他个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越强,越容易受其影响;李慧(2016)[25]指出主观规范相较于自我效能、内容丰富化及便利条件,对研究生用户的移动图书馆使用意愿影响更大;陈鹤阳等(2018)[3]发现移动图书馆技术特性与用户任务需求的一致性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
6结语
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国内当前研究,侧重于对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通过问卷来获取样本数据,其模型构建及扩展多基于TAM与UTAUT。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期为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61拓展研究范围
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以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后续研究应从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拓展到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事业单位等其他移动图书馆用户群体。不同用户群体的行为意向不尽相同,如学生群体更关注成本、界面等因素,图书馆工作人员则对法律、政策、知识产权问题更加关注,性别、学科、学历等因素对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后续研究应细化用户群体,关注不同用户群体在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上的差异,使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更加全面与细化。
62综合多种理论模型
后续研究应注重模型的各维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综合、创新运用多种理论模型,挖掘更多影响用户采纳行为的深层因素。用户采纳行为复杂,用户使用的经历、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用户采纳行为意向。因此,在研究用户采纳行为时,应综合多个领域的理论模型,如将信息生态、人类行为动力学、认知心理学等跨领域理论与已有理论结合,构建、扩展更符合移动图书馆特定情境的用户采纳模型。
63研究内容的整体化及持续化
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是长期的、动态的行为过程,应当注重动态对比分析。由于多数实证调查,都是通过用户填写问卷来搜集样本数据,其调查数据可能存在时效性和一些偏差等问题。今后研究,一方面在获取样本数据时,除发放问卷外,还应借鉴一些更能反映用户采纳行为的数据,如通过系统日志、可穿戴设备、数据挖掘技术以及通过图书馆摄像头等多种途径来收集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脑功能成像分析工具、视线追踪法、出声思考法、眼动实验等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对用户采纳行为进行测量,更加客观地动态分析用户行为的长期变化。
参考文献
[1]明均仁,黄传慧.基于用户接受的高校移动图书馆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6):21-28.
[2]李晶,胡瑞.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信息安全感知的视角[J].图书与情报,2014,(4):99-104.
[3]陈鹤阳,谭宏利.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J].现代情報,2018,38(1):60-68.
[4]朱多刚.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向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4):75-80.
[5]王文韬,谢阳群,李晶.大学生对面向功能整合的移动图书馆使用意愿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11):73-80.
[6]黄传慧,明均仁.基于TAM的移动用户学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17,37(6):80-85.
[7]李情,项峻求.基于TAM模型的图书馆员对移动服务态度研究[J].图书情报论坛,2015,(1):25-28.
[8]徐恺英,崔伟,洪旭东,等.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15):43-50.
[9]王福.移动图书馆情境与信息行为的生态适配模型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11):80-85.
[10]陈世莉.移动图书馆APP使用行为文献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8,(1):87-90.
[11]邱皓政.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2]高春玲,张春景,郑永宝.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服务行为调研与分析——以京沪两地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3,(2):42-46.
[13]林强.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整合模型实证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3):82-87.
[14]余世英,明均仁.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接受模型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1):21-27.
[15]徐承欢.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移动图书馆采纳实证研究——性别和学科背景的调节作用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7):45-53.
[16]李恩科,许强,郭路杰.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1):85-93.
[17]施国洪,赵庆.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7,(1):50-58.(下转第1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