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惟杉
這个春天,美国的商业航天甚是热闹。
重磅好消息来自商业航天大佬马斯克——4月12日,Space X完成了猎鹰重型火箭(Falcon Heavy)首个正式商业载荷发射。
之前,马斯克还直指亚马逊准备利用卫星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的计划为“抄袭”。
与美国的热闹相比,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则多少显得有些落寞。3月底,中国又有一家民营火箭公司入轨发射失败。
难怪有航天界资深人士在猎鹰重型火箭又一次成功发射后发出感慨:Space X重型猎鹰火箭的再次成功发射,给已稍显低迷的中国商业航天打了一针强心针。中国的马斯克们加油!
但现实是,在马斯克已经凭借重型猎鹰火箭拿到美国国防部的合同时,国内民营火箭公司尚未完成入轨发射,中国的马斯克们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2日6点35分,伊隆·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火箭时隔一年再次从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发射台发射,这款现役运载火箭之王终于迎来了首个正式商业载荷。
此次发射任务之前曾因天气原因两度推迟,也算是好事多磨。
猎鹰重型火箭被Space X称为“世界现役最强火箭”,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其运载能力——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可达63.8吨。
63.8吨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比一架载满乘客、机组人员、行李和燃料的波音737客机还要重。
此前,现役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为德尔塔IV重型火箭(Delta IV Heavy),而猎鹰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其两倍有余,成本仅为其三分之一。
历史上,也仅有土星5号月球火箭(Saturn V moon rocket)的运载能力强过猎鹰重型火箭,但其最后一次发射还要追溯至1973年。
其实早在去年2月,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发射便将一辆特斯拉跑车成功送入太空,而猎鹰重型火箭最初的设计目标是将人类送入太空,并保留执行带领航天员乘组飞往月球或火星任务的可能。
既然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发射已不是新鲜事,4月12日这次成功发射的看点何在?
这是猎鹰重型火箭的首次商业载荷发射,载荷为沙特阿拉伯订购的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Arabsat-6A,由洛克希德马丁制造,可谓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客户提供电视、广播、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服务。
猎鹰重型火箭的首份商业付费订单来的并不容易。早在2012年5月,Space X曾称与通信卫星服务提供商Intelsat签下首份猎鹰重型火箭商业发射合同,但发射任务最终却由猎鹰9号(Falcon 9)执行;2014年,英国卫星通信公司Inmarsat也曾预订过三发猎鹰重型火箭,但最终其中一次发射任务由阿丽亚娜5型火箭(Ariane 5)执行,余下两次由猎鹰9号执行。
记者在SpaceX官网上看到,其2018年发布的计价标准显示,花9000万美元就可以将最多8吨重的载荷送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2018年2月,马斯克曾在推特上透露,每发猎鹰重型火箭的价格为1.5亿美元,而德尔塔IV重型火箭的价格则超过4亿美元。
此前,猎鹰重型火箭还拿到了来自美国国防部的订单,其中就包括STP-2发射任务,具体载荷则为25件航天器,而这项发射任务目前计划于今年6月完成。
除了完成首次商业载荷发射,此次猎鹰重型火箭发射的另一看点便是首次成功回收三枚一级火箭,两枚辅助火箭助推器与中央助推器先后降落在着陆点与位于大西洋的驳船上。在去年首飞时,中央助推器没能落在驳船上,最终落入了大海中。
而实现火箭的可回收一直被SpaceX视为降低火箭成本的关键之一。
说起可回收火箭,3月底,国内民营火箭公司翎客航天成功完成了公里级可回收火箭RLV-T5首次自由状态下的低空飞行回收实验,这枚火箭在起飞升空至20米处完成了悬停动作并在数秒后平稳着陆至回收试验场中心区域。
但翎客航天联合创始人楚龙飞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枚重达1.5吨的火箭与Space X、蓝色起源早期实验火箭的吨位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会在下一阶段基本达到Space X早期的量级水平。
对比Space X可以发现,其在2015年12月首次成功回收猎鹰9号,也是史上第一次在载荷被发射到太空后火箭成功返回地球之前,通过“蚱蜢火箭”进行了多次回收技术验证试验,而其中最后公开的飞行高度数据达到1000米。如今,Space X称其第一级火箭的回收率可达到84%。
相比于火箭回收技术取得的进展,人们其实更为关心国内民营火箭公司何时能成功发射入轨火箭,而目前这一场锦标仍在继续。
今年3月27日,零壹空间OS-M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火箭一级飞行正常,一二级分离正常,但一二级分离后,火箭姿态失稳,发射失利。此前,零壹空间已两次发射亚轨道火箭,而这次火箭发射任务的失利,意味着国内民营火箭公司又一次入轨尝试以失败告终。
2018年10月,蓝箭航天“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在升空402秒后,三级出现异常,导致其搭载的“未来号”卫星未能按照预定计划入轨。而在“朱雀一号”发射前就曾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担忧称,“朱雀一号”采用三级固体的方案可能难以成功。
两家第一阵营民营火箭公司入轨发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同处第一阵营的星际荣耀被业内寄予厚望,该公司预计于2019年上半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这也是该公司首次进行入轨运载火箭发射。
虽然国内民营火箭何时“入轨”的悬念还将继续,但资本的热情却似乎并未被浇灭。
2018年11月,就在“朱雀一号”发射失利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蓝箭航天宣布完成B+轮3亿元人民币融资;星际荣耀也在去年9月完成了过亿元的A+轮融资。
有航天界资深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对于资本涌入商业航天的看法。首先这是好事,借助资本力量和市场力量推动国内商业航天的发展,但同时他也提示并表示有些担忧,“在民营火箭发射现场,有投资方人士仅凭肉眼可见的情况就判断火箭的飞行状态良好,并开始庆祝,但其实肉眼可见的范围十分有限,而这种不了解就可能带来急功近利。”
他认为,如果耐不住寂寞、没有5到7年的“忍耐期”,不建议这样的资本进入,“今天进去估值1亿元,半年后点一下火,估值又成倍增长,把公司的估值炒得极高,再卖给下家,这样的模式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