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冬,徐秀兰*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 盐城 224005)
恶性肿瘤临床目前尚无治愈的方式,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妇科恶性肿瘤由于位置特殊,常采用手术方式切除患者的生殖器官,对于女性而言,造成的影响较大,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1]。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临床护理更加人性化,以人为本,使得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更加专业化,有助于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2]。为进一步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制定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下面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对象展开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均选自2016年2月~2019年2月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肿瘤评定标准;②生存期1年以上;③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②不配合研究,中途退出者;③生存期1年以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将患者进行平分,给予其中30例患者常规护理并纳入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制定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平均年龄(55.23±4.13)岁;观察组平均年龄(54.23±4.08)岁。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以上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比较。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抓住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情绪特征,对其进行安慰及鼓励,调整其心态,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同时,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对症治疗及运动指导。
观察组制定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具体为:(1)构建规范化的心理干预程序:成立专门的心理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采用《非精神科患者常见负性情绪原因问卷》,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对负面情绪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2)建立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队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人员必须进行统一且严格的标准,成员须有3年以上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及洞察力强。小组成员需要接受整体且规范的培训安排,对护理工作进行简单模拟,完成培训工作后,实施1个月的试用期,小组成员对护理效果进行反馈,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保证心理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小组成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成为其他护理人员学习的标杆,将第一阶段的护理成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看是否在科室内推广。(3)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活动进行全面了解后,邀请心理咨询师对评估结果做出明确指导,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分级情况,实施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对症处理,鼓励患者积极心态面对疾病,为患者制定康复目标,帮助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疏导。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情绪,满分80分,50~60分表示轻度,60~70分表示中度,70~80分表示重度,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SAS及SDS情绪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更佳(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情况
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在女性生存压力不断加重的现代社会,肿瘤成为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使得女性的身体素质受到严重影响,使其女性各种负面情绪滋生,对于疾病的发展极其不利[3]。针对女性的负面情绪,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势在必行,能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4]。但实际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人员配置不足及护理人员自身心理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心理护理工作的质量未达到理想的标准,难以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使得护理工作质量难以得到质的飞跃[5]。
本次研究,在整体护理模式上加以细化,制定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构建规范化的心理干预程序,成立专门的心理护理小组,采用《非精神科患者常见负性情绪原因问卷》,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全面且科学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同时建立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队伍,高标准要求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方案,然后投入使用,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保证护理质量,然后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对评估结果进行专业指导,实施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有效疏导。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制定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显著,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疏导。
综上所述,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制定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显著,极具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