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雁 (北京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科研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有关于团队科研能力提升的培训现在还鲜有人做。科研培训的形式单一,不系统,效果不强。为了解决学校中小学教学干部团队研究中种种问题,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我们用课题研究的形式在反馈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反馈式培训的实践研究,总结了不少的经验,提升了中小学教学干部团队研究的领导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我们以往的科研培训中,为了使科研负责人、课题主持人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领导力,经常请来各领域的研究专家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讲座,总觉得成人学习自觉性强,专注时间长,通过经验的讲授就能接受,并能够转化成实践能力。
但是专家讲座形式过于单一,除了讲,就是讲,偶尔有个互动或提问,也很难见到能跟专家同步思考的,所问非所答,或者干脆不答。可见长时间以讲座为主的培训如隔靴搔痒,根本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在我们以往的科研培训中经常以一部分人或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共性问题为导向,岂不知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如果不解决个性问题,培训效果同样会大打折扣,因为个性的问题,才是被培训者的真问题。
在我们以往的科研培训中缺少反馈环节,讲完就完了,学员学了多少,记住了多少,回到工作实践中用到了多少?既不能保障知识的摄取量,也不知道实践中是否运用,更不知道实践运用的效果。这种开放式的培训顺其自然,收效甚微。
反馈的概念是在18世纪的英国进入经济理论领域,但是当时并没有人把它看作一个普适的抽象概念,所以并未为其命名。
1912年底,研究者们在早期的电子放大器(奥迪恩真空三极管)上发现,如果经过精心调节地将其输出的信号返回到其输入端(形成再生回路),可以增加其放大能力,但也可能导致真空管发生啸叫。这样从输出到输入的反馈机制,使得“反馈”(feedback)作为一个单独的词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更高的使用频率。
针对管理理论中的应用,拉马普拉萨德(Ramaprasad,1983)将反馈大致定义为“……关于系统参数中实际操作层面和参考层面之间跨度的信息”,它可以用来“以某种方式改变这个跨度”。他强调,这个信息本身并不是反馈,除非它能够转化为行动
现在对“反馈”的解释:反馈(英语:Feedback,又称回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反馈(feedback)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在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的输出成为输入的部分,反过来作用于系统本身,从而影响系统的输出。
也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回路,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系统“反馈到它自身”。
由此可以得出“系统”就是培训关系中的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因果变化关系,“环境”就是培训者创设的培训的内容、形式、环节或过程等,系统的输出指的是培训者向被培训者传递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也指培训者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经验运用到实践中。输入指的是被培训者学到的各种理论与经验,也指被培训者在实践中获得的理论与经验。反馈式培训指的是被培训者创设反馈的环境让被培训者在不断地反馈中不断地修正实践,直至达到培训的目的。
反馈系统是基于反馈原理建立的自动控制系统,指的是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平衡得到破坏或维持系统的稳态或平衡。
反馈式培训系统指培训者通过创设反馈的环境引导、帮助被培训者实施正、负反馈,使培训者不断地学习、实践、反复的修正,使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实现培训的目的。
反馈式培训系统与反馈系统有所不同,前者是发生在一个系统内部的,后者是发生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的;前者是自主反馈修正的,后者是在培训者引导、帮助下的反馈;前者的是平衡得到破坏或维持系统的稳态或平衡,而后者的目的是使被培训者在反馈系统作用下使学习者理论结合实践,提升被培训者的能力,提高培训的效率。
培训:讲座研讨——自我反馈——专家及相互反馈——修改——实践研究——研究培训效果反馈
学员:倾听反思研讨——撰写相关内容——宣讲撰写的相关内容、听取专家及学员反馈意见,反馈对别的学员的建议——依据反馈意见修改相关内容——课题研究实践运用——参与评选、展示
理论积累(消化吸收理论)——理论转化成实践方案——理论转化成实践——形成实践能力
反馈式培训系统图示
反馈式培训环境的创设主要指培训者根据培训的要求,根据被培训者学习的需要,组织的各种各样的反馈式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讲座研讨式:指的是在专家讲座中或结束后,安排提问或评价环节。这样的环节设计能促使被培训者深入的思考培训的内容。
(2)生成式研讨:指是讲座中的某些结论是在培训者的引导下,通过被培训者的研讨而得出来的。这样的研讨活动能有效地将培训的内容纳入被培训者的知识结构中。
(3)撰写实践活动:指的是在理论培训后尽量安排相应的实践撰写作业,不但可以让被培训者加深对培训内容的印象,检查听讲座的效果,更能有效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4)反转式讲座:指的是选择被培训者能够自学完成的内容,自主学习后让被培训者变成培训者讲给学员听,然后大家互相补充,完善知识结构。这样的活动不但有效的反馈了学员的自学成果,学员在培训中由被动者还变成了主动者,调动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学到的知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5)宣讲评价式活动:指的是学员当众宣讲自己撰写的开题报告、实施计划、中期课题研究总结等,由专家及被培训者共同评价,评价即反馈。这样的活动因为既结合实际,又结合所学理论;既通过评价别人的形式,自己又以专家的身份出现,提升了学员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的效率大大提升,也促使培训者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6)实践展示活动:指的是学员设计展示活动的形式和流程,总结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通过展示活动的形式邀请所有学员进行评价反馈。这样的反馈形式能够全面地展示学员的学习、实践的成果及效果,特别是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
(7)实践反馈:培训中鼓励被培训者将自己的成果用于参与各种培训之外的各种竞赛、评选活动,反馈检验培训的效果,这样更客观,也更公正。
总之,培训中要通过各种反馈活动的设计,营造各种反馈的氛围和机会,让被培训者成为活动的主人,大大地提升了培训的效果。
?
(1)自我反馈
指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将学到的知识通过某种形式展示出来。在反馈式培训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都有自我反馈的行为存在,它是反馈式培训中的重要策略。当学员听完理论讲座后,为了更好地让学员吸收所学理论,让学员完成与培训内容相一致的理论转化任务,学员在尽力地回忆所学理论的同时将其转化成理论与实际相连接的文字形式的内容。例如,“中小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立项申请书”“如何选题”“如何撰写立项申请书”后就让学员撰写“立项申请书”,这样的反馈学员在撰写中既呈现了所学理论的掌握情况,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得理论学习有效的指导实践。这样的反馈又反过来督促学员在理论学习中更加的认真。
(2)内部反馈
指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调动学习者内在动力和积极性的过程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监控。学员撰写的内容还要给专家及同组的学员宣讲,宣讲前做PPT 时,学员还要反复的思忖才能将自己最好的思考展现在大家面前;在课题实践研究中也是如此,学员因实践后还要有汇报和展示活动,还要有专家及其他学员的反馈,学员在实践中就会边实践边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研究的过程、效果等的合理性,使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学员展示后专家、学员的反馈意见也让学员能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监控的积极性,从而使研究达到最好的效果。
(3)正、负反馈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负反馈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减小,系统趋于稳定。对负反馈的研究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在专家及学员的反馈中,既有对优势的肯定式的正反馈,使研究者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前行,也有与研究者不同的意见,使其能减少与研究目标之间的差距,促进其研究过程中的创新。
(4)群体反馈
群体反馈指的是参与反馈的人众多,有理论层面的专家,有教育教学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型的专家,有善于管理的学校领导,有本组的学员,有课题主持人本人等一起参与反馈,保证了反馈的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
(5)评价反馈
有效的利用第三方机构如“课题审批机构”“成果评价机构”等对研究的实践结果、效果等进行评价反馈,这样既体现了反馈的公正性,又保障了评价效果的合理性。
(1)以形成实践能力为主导
理论倾听——实践方案的撰写——按照方案实践——实践汇报——自主展示,这样的培训过程使被培训者从理论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逐步提升了被培训者的科研能力。
(2)被培训者实现资格的转变,参与培训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理论讲座中边倾听、边思考,之后与专家进行自主地交流;撰写实践方案后要宣读讲解,要倾听专家、同仁的反馈意见,在别人宣讲时,他又变成了专家反馈自己的意见,在被反馈与反馈中,在展示与评价别人中,每个人都有了对自己的反馈,从而实现了反馈的终极目的——自我反馈提升科研能力。
(3)反馈的形式多种样
倾听提问中实现了对专家理论培训的反馈,也实现了自己对吸收学习内容多少的反馈。撰写实践方案时,实现了将学习内容转化成实践能力的反馈,专家一对一的反馈指导,使培训者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到其中,反馈自己对别人设计的意见;实践中自主意见的反馈,听取别人的反馈,反馈自己对别人的意见,多重反馈中实践了科研能力的提升。
反馈式培训以检验学习和实践的效果为主要手段,因此使学习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学习者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训表格式内容系统的囊括了学校中小学教学干部团队研究的领导力的内容。二者结合:系统团队研究的领导力的内容,再加上反馈式的理论转化实践的培训方式,大大提升了中小学教学干部团队研究的领导力。30 名学员,2 个因调动并校没有完成研究,28 个课题中4 个审批为重点课题,24 个审批为区级课题,28 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均在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8 名学员均成为各学校团队校本研究的骨干。
反馈式培训创设了多种反馈环境,形式自由,又有专家的参与指导,培训的内容实践性强,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表示参与培训的收获很大,不但学会了课题研究中各种资料的撰写,而且学会了实践中研究创新。
此次尝试主要是为了解决“提升学校中小学教学干部团队研究的领导力难”的问题,通过尝试,我们建立了反馈式培训组织系统、反馈式培训内容系统,反馈式培训的反馈方式为“提升学校中小学教学干部团队研究的领导力”找到了合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