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地处川陕交界之处,自古以来重峦叠嶂、人迹罕至、荒凉闭塞,历史上是“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地方,有很多当地人一辈子翻越不过大巴山主峰,有着“上七十、中七十、下七十、总共要走二百一十里才能过巴山”之说。在大巴山深处,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就坐落于此,在这个山窝里,抬头望山,山高到能望掉帽子。偏僻、艰苦,是每一个人来到这里的第一印象。
可就是这样的地方,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因为一段铁路,来到了这里,绽放着芳华。
筑路,向巴山去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建设大西南的号召,三线建设从此拉开战幕。1969年12月29日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手拿一副中国地图说:“毛主席亲自确定了襄渝铁路的走向,这条线路要快修。修好这条铁路,四川就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局面,‘天府之国的交通就活了。”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大批铁道兵、民兵、学生兵团高举着旗帜,唱着奋进的歌曲,徒步拉练来到大巴山,展开了襄渝铁路大会战。在这天险之巅,修建铁路施工条件极其恶劣,没有公路、没有电力,他们靠肩扛背驮,徒步将发电机、水泥、枕木、铁轨等物质抬上半山腰上的隧道口;没有先进设备,他们靠铁锤、钢钎、风枪进行施工;没有照明设施,他们靠提马灯、打火把进洞施工;山洪断路没有粮食、蔬菜,他们靠喝面糊、拌咸菜度日。就这样,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他们一锤一锤打通了全线最长的5334米大巴山隧道,架起了全线最高103米的黑水河钢梁桥。
“铁路每推进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倒下。”襄渝铁路,是一条用鲜血筑成的钢铁动脉。
在群山环绕的大巴山烈士陵园,矗立着一座“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碑后安葬着为修建铁路而牺牲的英雄们,他们当中,最小的才18岁,最大的35岁。天堑变通途了,他们却长眠在这里。
不能对不起筑路先烈
1978年,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吹拂着华夏大地。这一年,襄渝铁路全线通车,正式交付运营,巴山工务车间由此应运而生,开启了养路护路时代。车间负责管理的线路81公里,穿越大巴山的主峰,分布了128座桥梁和隧道,集中了襄渝线上桥梁最高、隧道最长、曲线半径最小、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生活条件最差等“六大之最”。
今天,我们在襄渝线上乘列车跨过桥梁、穿过大巴山胸膛时,一定会感慨当年筑路的艰辛,也会察觉在这里养路的不易。
车间刚成立的时候,条件艰苦得难以想象,没有自来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挑山泉水饮用,买一次粮食需要步行七十里山路,听不到收音机,看不到电视,收到的报纸最新也是五天以前的。
1978年,一批年輕人第一次来到这里,当上了第一代养路工。这些年轻人大多是来自西安、宝鸡、延安甚至北京等大中城市的返城知青。看到与世隔绝的大山,面对 “抬头一线天、低头是深涧”的恶劣自然环境,知青们一下子都懵了,心理落差非常大。巴山的穷乡僻壤与他们生活过的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格格不入,巴山艰苦的物质文化生活与他们的理想追求有天壤之别。“刚从农村来到城里,没想到来到一个还不如农村的巴山”“刚放下了三斤半(锄头)、却又要扛起八斤半(镐头)”,一些人甚至哭着闹着要调走,刚来的年轻人不在车间找对象,怕一辈子被锁在这里。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工作,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激烈碰撞是难免的。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物质是贫瘠的,但精神不能贫瘠,否则怎么能养好路,怎么对得起筑路人?党支部一班人认识到,养路必先育人,育人必先铸魂。他们自办夜校,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职工安心山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用“筑路难,还是养路难”引导职工思考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举办联欢会、知识竞赛,开展“大山里的小奥运”以丰富山沟里的文化生活……
慢慢地,一群人从不安心到安心,再到扎下了根,就像一颗颗铆钉一样把自己钉在了铁路上,从此再也没有松动过。
襄渝铁路开通初期,大巴山隧道病害不断,火车跑到这里要限速十五公里,外国专家来考察,给大巴山隧道判了“死刑”,说这里是铁路的“禁区”,要么报废,要么改线或重建。可有一个叫解和平的人却不信这个邪,他和工友们一头扎进隧道,没日没夜地进行病害整治。一次,他脚掌扎了钉子,就把自己绑在树上指挥。硬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巴山人不仅让大巴山隧道 “起死回生”,而且把列车时速由15公里提高到了90公里,让“担心线”变成了“放心线”。
解和平,第一代巴山铁路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人称“钢筋混凝土式的工长”,退休时,他给巴山留下的一句话,后来成了巴山人的“家训”:“巴山的条件确实艰苦,但它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了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我不来别人就得来,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
“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诠释了奉献精神。巴山虽苦,但巴山人内心深处有一种东西叫责任。为了铁路和万千旅客安全的责任,让他们甘愿吃这种苦,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放弃本可以更好的生活。这种责任说到底就是一种忠诚、一种大爱,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大爱。这种忠诚和大爱无疑是高尚的。
正是第一代养护人,他们在这片物质贫瘠的土地上,开创出了精神富矿,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巴山精神。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来到了这里,接过他们的衣钵,传承着巴山精神,书写着新的历史。
1988年,19岁的王庭虎来到巴山,成为解和平的徒弟,至今一干就是31年。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就把户口从安康市迁到了巴山乡。后来,安康工务段几次要调整他到条件较好的站区,他都拒绝了,“我的青春留在了巴山,已经和巴山融为一体,离开巴山,我的魂都会丢的。”31年来,他养护行走的线路超过1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近13趟长征路。2014年,王庭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高山之松,霜线不能渝其操。”在大巴山深处,像王庭虎这样如“高山之松”矢志不渝深扎脚下土地的人,还有很多。在巴山车间,你看不到一条扎根的标语,但很多人在这里献了青春献终身;你听不到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的付出。巴山人是朴实的,在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能对不起筑路先烈”。
前辈干出来的安全记录不能砸在我手上
2012年,第一批招录的年轻大学毕业生留在了巴山,他們都是80后、90后。
如果说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在当时贫瘠落后的年代,第一代养路工服从组织分配在巴山坚守还可以理解,而在当今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的新时代,一批又一批年轻大学生舍弃大城市的繁华,甘愿在寂寞的大山里挥洒青春和汗水,实则让人惊讶和敬佩。
虽然说巴山条件在不断改善,在老一辈巴山人眼里,与41年前比属于旧貌换新颜。但在外人看来,青山依旧在,其艰苦的自然环境无法得到彻底改变。山还是那座山,铁路还是那条铁路,生活环境好了,但工作环境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没有多少变化,线路施工的机械器材依然需要肩挑背扛,干的依然是繁重的体力活,买粮买菜依然需要到很远的市区去采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雨季特别长,雨量特别大,别人下雨天往屋里钻,巴山人下雨天往屋外跑,为的就是线路安全;别人每天下班能回家,巴山人“归期未有期”。大学毕业的女职工刘家佳夫妻双方都在巴山车间,她含泪说道,“自己孩子是上了幼儿园,从小朋友嘴里才知道,原来别人家的父母所谓的上班都是当天晚上能回家的。”巴山人最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家属,在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砝码总是向着事业倾斜。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趋丰富,对巴山人而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简单,就是和家人团聚。
每天夜晚9点到11点,是常人开始进入梦乡的时候,而这时间正是巴山人挥汗如雨的时候,他们要利用铁路行车天窗期进行线路养护。我们沿着漆黑的山路往上爬,走进漆黑湿冷的巴山隧道,看到这群大学毕业生靠着头灯的亮光,正在工长的带领下进行紧张的施工。30公斤重的捣固机,声音震耳欲聋,震裂碎石腾起的粉尘混杂着柴油燃烧后的废气,让人着实难以呼吸。切割钢轨产生的火花四射,在漆黑的隧道里显得格外耀眼,正如他们绽放的青春。
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年轻大学生的到来,传承了巴山精神的同时,也赋予了巴山精神新的内涵。
这些年轻人大都毕业于铁路院校,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他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创新。车间党支部为他们提供平台,鼓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专门设立了“刘玲工作室”,由研究生毕业的刘玲带领新分配的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安全技术难题攻关,并取得系列成果。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车间引入科技养路理念,坚持“不信眼睛信仪器,不靠估计靠科技”,把观云盯图、追雨,运用到防洪工作中,通过对卫星云图的分析,研判防洪风险点,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殷切希望。巴山青年在努力践行着,他们在这里奉献,在这里历练,在这里成长,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着别样的精彩,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巴山车间陈旧办公楼的外墙上,挂着一副“安全天数揭示”的牌子。自1978年6月1日至今,41年15000多天行车安全无事故,我们可能觉得理所当然,但对巴山人来说却来之不易。要知道,巴山车间是襄渝线上最艰苦的车间,所管辖的线路从通车起就被列为全路重点病害区段,这令巴山养路人付出了比别的车间多几倍的努力。车间党总支书记魏尚宪表示,在巴山有三样东西坏得快,工具坏得快、汽车坏得快、鞋坏得快。
41年行车安全无事故,这是一代又一代巴山人用青春和汗水接续奋斗创造的战果。面对这一成绩,新时代的巴山人并未止步,他们初心不忘,时常自警:“前辈干出来的安全记录不能砸在我手上。”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巴山人就是这样,他们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一群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就。巴山人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百余项局级以上荣誉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正是巴山人坚定信仰信念、忠诚为党为国的伟大写照,正是他们扎根艰苦地区、倾情无私奉献的生动注脚。
启示
从1970年筑路到1978年开始养路,再到2012年第一批大学生留在车间,巴山经历的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正好标注着新中国不同的时代。从巴山线最初的时速15到60,到90,再到今天随处可见高铁速度,印刻着中国在复兴征程上不断加速的脚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在巴山坚守的几代年轻人,他们在大山里绽放了芳华,他们动人的事迹,他们开创、传承下来的巴山精神,对当代中国青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今天中国青年的责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大好时代,职业生涯与祖国复兴的进程同步,理应珍惜这个时代、担负起时代使命,在火热实践和伟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每一个青年都不是局外人,都不是旁观者,都是复兴航船上的划桨者、奋楫者,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就定能不负伟大的新时代,不负靓丽的青春。
绽放吧,芳华!
(调研组成员:李飞 孙志远 韩辰 于倩;执笔:李飞)
责任编辑: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