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理论下的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

2019-04-19 12:07刘明皞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7期

刘明皞

摘要:通过复归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异化理论的阐释,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异化理论下对于大众文化的论述,归纳出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折射的理论性原因,并尝试对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070-03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异化理论

1.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解释。在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逐渐完成了将政治经济学与异化问题相联系的过程,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其指出:“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立足点,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对异化产生的根源、异化的内涵以及异化消除的方式等进行了系统解释。此外,马克思还对“物的异化”和“自我异化”所涵蓋的不同范畴的异化问题进行了区别对待。在对待人的类本质异化问题上,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原有观点,坚定的认为:“人的类本质,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精神、人类的能力,变成人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个体生存的手段。”[2]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对理论内涵的诠释更多的是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反映,因此马克思并没有对人的“异化”问题进行更为详细的谈论,但却显现出了个体“异化”的可能深度。

2.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概念的解释。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与马克思异化理论学说阐释有着直接关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西方社会压抑许久的文化危机产生了井喷,技术理性与人本精神冲突,让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本应解放人、确证人的技术理性渐渐变为束缚人的异化产物。如卢卡奇就将物化理论的研究从以政治经济学为焦点转变为以人为焦点的文化批判,“‘把一种社会的批判变为‘一种纯粹的哲学批判,一种‘典型的文化批判”。而安东尼奥·葛兰西则强调市民社会中应强调文化领导权地位的建设,特别是对报刊、杂志、新闻媒介等舆论领域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以此强调在夺取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应重视先进政党作用的发挥。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性人物霍克海姆与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具有极强的欺骗性,认为“它主要迎合在机械劳动中疲惫的人们的需求,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3]

二、异化理论下的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

异化理论下的体育新闻的民粹化现象是萌发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种“异化”产物,其通过依附性、煽动性等天然特征,以抽象意义上的“人民”代表自居,以“草根式”的体育视角斥责体育精英、精英式的体育项目,刻意营造“二元性”的矛盾对立。而在具体构成上,异化理论下的体育新闻是一种新传播技术下的新闻产品,其制作者通过制作背离新闻客观性甚至或对立面的体育新闻信息,以达到人们的某种需要与满足,并通过向人们提供这种异化信息的消遣和娱乐,使人们自觉地被纳入特定的受众群体中,从而制造出否定、冲动甚至是破坏性的负面影响。在异化理论下的体育新闻民粹化常常表现为在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上,通过极端、偏激甚至粗鄙性的报道或评论,裹挟民族主义、犬儒主义等思潮,对体育现象事实非理性表达。通过对体育事件的民粹化解读,提供网民将民粹情绪发酵的舆论场,用抽象性的“草根”身份代替社会底层民众,以迎合特定体育受众群体的群体化心理,进而使一定的不良社会情绪持续蔓延。这种现象加剧了不同群体间的对抗,激化了不同阶层、地域之间人群的不信任感和仇视情绪,从客观上激化社会矛盾。民粹化思想的渗入使得一些体育媒体为了制造舆论焦点,赚取点击量和关注度,不惜撰写失实报道,妄自评论,以主观性看法置换客观性事实。

三、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的来源形式

1.信息发布者制造民粹化内容。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搭乘发展的快车,大众媒介特别是体育媒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也将唯市场论、唯利是图的消费文化观念传递给了大众,进而使得部分新闻从业者将职业操守与道德理念置于利益之后,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泛娱乐性新闻等层出不穷,本应向受众传播健康的精神文化思想,提供理性消遣体育新闻的产品竟异化成一种迎合受众虚假意识、灌输虚假信息的产物。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娱乐化新闻的惯性思维,新媒体的匿名性评论,使得体育新闻信息的制造者炮制出不计其数的民粹化体育新闻,将体育名人推至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原本的民族英雄形象渐渐被媒体冠以负面的字眼。通过查阅体育新闻中的民粹化相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媒体对于此类事件的评论,或在标题上,或在评论区中营造了民粹化的表达氛围,将广大受众引向了一种民粹化情绪宣泄的空间中,通过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领域的管理者的指责、非议、调侃等方式,完成对个体或事件的过度引申,甚至为了博取受众的眼球,不惜通过炒作、恶搞等方式引导舆论走势,对被报道、被评论的个体或群体造成了声誉、形象上的损失,媒体先入为主式的民粹化报道方式,煽动受众进行群体起哄斥责,使得被报道的当事个体或群体即使日后想要尝试进行事件澄清,产生的影响也会十分有限,改变媒体早前树立的民粹化观点导向会变得极为困难。

2.信息传播者加剧民粹化影响。信息的传播依赖于媒介。在Web3.0时代,自媒体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这也使得具有话语权与强势影响力的团体或个人对具体事件的评论与观点往往更容易被普通受众所认同,受众通过点赞或转发的方式使该观点的传播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自媒体信息的自由表达所反映的内容仍难以跳出信息传播异化的桎梏。正如霍克海姆与阿多诺所认为的:“群众被局限在由上面特意组织的‘业余爱好者的人为约束的范围内,但是每一个自发收听公共广播节目的公众都会受到麦克风以及各式各样电台设备中传播出来的有才干的人、竞赛者和选拔出来的专业人员的控制,和受他们的影响。”专业体育新闻传播机构的非理性传播报道使得本应客观呈现事实的体育新闻变成了具有煽动性特征的闹剧。借助于网络与自媒体通讯工具,该新闻被贴上了更多的主观性标签,更有甚者,还通过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爆料隐私等非理性的民粹化方式在网络空间传播不良信息,加剧事件的民粹化影响。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平台对具体事件报道的混合与发酵易使媒体空间被瀑流充斥,产生不必要的辱骂、冲突、歧视等不文明的网络行为。

3.信息接收者产生民粹化言行。信息的接收者即受眾,传播学观点认为,受众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然而,长期缺少孕育着内在深刻的文化危机的缘故,也使得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偏离自律,走向异化,逐渐成为了一股独立制约人的统治力量”。因此,麦克卢汉曾作过一个经典的比喻:“大众文化兜售的梦幻就像看似鲜美的诱饵,目的是要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以便盗贼盗袭成功。”体育新闻民粹化的传播使得受众将关注点聚焦于体育领域中的负面现象,以一种负面情感去理解和评论客观现实,久而久之可能使得受众滋生一种内生性的民粹化情绪,习惯性地以一种民粹化的情感表达方式看待与评论体育事件,产生线上与线下两个领域的民粹化行为。

四、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成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经济环境有了巨大改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贪污腐败问题依旧严峻,基础性公共服务有待完善。在此之中,区域间差异与社会阶层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变得越来越凸显,体育产业同样面临着不同社会阶层差距所带来的困境。法国体育社会学家J Defrance认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科层制就成为了运动参与的核心组织原则”。[4]而Brohm则将这一思路深化,剖析了体育组织中存在的科层制现象,认为个体间职业理性的重现、一个非人化的规则系统(用以预见组织成员将要面对的各种情况)、依据一定的对象性规范建成的进阶系统。可见体育运动机制(其中包括体育运动参与者和体育组织)也是在一种科层制的管理下有效的运作,使体育机制中存在的资本达到最为合理的管理和应用。[5]而国内学者杨继绳通过提炼社会资源建立的分层模型得出国内社会结构呈现金字塔的形状的结论。由于阶层差距悬殊较大,以至于底层民众对于中上层、上层的理解处于猜测而又嫉妒的状态,一旦从虚拟和现实中获知此类人群的财富和权力的获得渠道不透明,尤其是贪污腐败乱象丛生,私营业主投机倒把,这种阶层矛盾就会产生甚至激化。体育精英作为光鲜的阶层代表,拥有良好的形象与可观的收入,其更容易因为体育新闻的负面报道或社会流瀑等被其他阶层特别是底层民众所嫉妒,甚至引发侵犯个人隐私与恶意中伤他人的违法性事件。

2.文化方面成因。体育新闻民粹化现象的文化成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于轻视体育及其衍生产物的思想,二是源于文化霸权主义所衍生的体育不平等现象。前者表现为个体对于体育及其周边产物的排斥,持有该思想的个体多认为体育本身是一种占用社会资源却无实际意义或对于个体获取成功价值不大。追溯此种思想产生的源头,可从马克思对于体育现象的批判中得到启示,尤其体现在经济关系的理解和意识形态的描述上。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所指出:体育完全依附于物质条件,充斥商品化和异化色彩,是资产阶级用以恢复劳动者体能的一种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休闲才是一个自由的选择。而后者则表现为群体对体育项目或运动团体、个体的极端情感及由此而产生的非理性行为。北美体育社会学家Horne和Hargreaves认为“资本主义除了在生产关系层面上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影响外,还会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影响体育运动。但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这种文化形式充斥着Gramsci所提及的霸权主义痕迹,即统治阶级或上层阶级通过手中所拥有的财富、地位和权力来制定一种‘方式,决定一种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这就形成了对工人阶级、中产阶级的文化霸权。”[6]部分体育项目本身也成为了参与个体在社会等级上的反映,如马术、剑术和高尔夫往往会被认为是精英群体参与的运动,而足球、拳击是中下阶层所热衷的运动形式。由此,那些从事精英体育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等本身具有的高收入特点,加之普通人群对此项目知晓率低,更容易招致体育媒体的忽视,引起普通受众的误解,进而引发非理性情绪。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纲挈领地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更是强调了媒体应努力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伴随社会的前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民众通过新闻媒介实现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及引导,体育新闻内部也需要一场科学有效的自我改革。体育产业与相关成员共同推动着社会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无论是体育媒体人还是自媒体意见领袖,都应当本着还原体育新闻事实,真实呈现体育相关人物和事件的责任心来宣传报道,而绝非通过“以点带面”式的夸大个体性案例方式,以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方式,向体育精英“扣帽子”,将体育精英与普通民众、精英体育项目与其他体育项目对立起来,或是肆意将情绪宣泄到体育领域的相关工作者身上。体育民粹化现象产生的根源起于大众文化中的异化现象,在此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制造者还是传播者,都应通过舆论事实的还原与良性话题的探讨,营造一个正常运转、和谐互补、协调发展的体育舆论系统,共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3]马克思·霍克海姆,特奥多·威·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118.

[4][法]Defrance Jacque.Sociologie du sport[M].Pairs:La Déco-uverte,1997:82.

[5]高强.西方体育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述评[J].体育学刊,2011,(1):38.

[6][英]Scambler Graham.Sport and society:history,power and culture[M].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