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汉字表义部件类讲是为减少来华留学生学习汉字时面临的“零散、枯燥”两大困难而设计的汉字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生活趣味性,与以部首为纲的教材之效用不同而可作为教材讲授之余的总结、辅助和补充。我们按日常生活基本范畴将所用教材《汉字课本(一)》中的汉字分为人体、生活、物质、抽象符号四类,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思路下逐一揭示汉字的形义联系。本文作为类讲之一,主要讲人体类。
关键词:汉字教学 人体 表义部件 类讲
一.缘起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可能两三天就掌握。学习汉字的根本方法,就是重复的书写练习。然而笔者常常发现,所教留学生中有些人在语言环节表现积极,却不乐于写字。教师反复示范书写,他们却只写一个字,或不写。这一方面是因为汉字庞大的数量和复杂的笔画、结构在他们看来十分零散,使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是因为反复的书写练习难免枯燥无趣。
如何减少困难?我们认为可以用“综合类讲+联系生活”的办法,即以表义部件为切入角,将汉字按日常生活的基本范畴总括归类,每学期花两三个课时,用简易的语句集中梳理讲解,凸显生活——汉字——表义部件的系统联系。今试以所用教材《跟我学汉语·汉字课本(一)》[1]为本,从字表中挑出表义部件,按意义归为四类:(1)人体类(人、器官),(2)生活类(言语、衣食住行、经济),(3)物质类(天象、地理、植物、动物、器具),(4)抽象符号类(包围、集合、方位等)。既而逐一梳理每个汉字的字形、意义。考虑篇幅,本文先讲人体类,其余待续。
二.类讲
(一)人
汉字中的人形字包括“人、大、文、女、子”等,它们形态各异,意义不同。
1.人:甲骨文的“人”像侧着站的人形,手臂前伸。“人”在左边做偏旁时变成“亻”。有时也变成别的样子,不容易看出是“人”。
你:“尔”是古代第二人称代词之一,因为“尔”还有别的意思,又加“人”只作人称代词。
他:“他”就是“佗”。“它”是代词,专门代指事、物,加“人”只代指人。
们:“们”跟在人称代词后表示两个或更多人,所以有“人”。
什:古代军队中的十个人叫“什”,十户人家也叫“什”。这个“什”读shí,和人有关系,所以有“人”。至于“什(shén)么”,本来是“甚么”,和“什”最早的意思没关系。
从:两个“人”在一起,是“跟着、相随”的意思。
比:《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比”也是两个“人”,只是方向和“从”相反,是亲密、靠近的意思。两人靠近,可比出高矮胖瘦,“比”也有比较的意思。
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表示两人背对。“北”还有北方义。太阳是区分方向的重要参照,华夏先祖活跃在地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他们发现很多东西(如山、树、房子等)都有一面永远背对太阳(阳光无法直射到),就把这一面的方向叫“北”。
介:《说文》:“介,画也。”“介”是中间、间隔的意思。甲骨文的“介”,“人”在“八”中间,表示人在中间。[2]
元:“二+儿”,“儿”是“人”的变形,“二”表示头部。“元”是人头,现在还说“元首”,元和首都是头。“一元钱”的“元”是借用字,和“元”最早的意思没关系。
2.大:正着站的人形,这个人张开手、脚,表示强、大,也就是“大小”的“大”。
天:《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是“大”上加“一”,“大”是人,“一”表示头顶。头顶在人体中最高,“天”又表示最高的天空。
3.文: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文即文身之文,象人正立之形,胸前之/、×……即刻画之文饰也。”[3]甲骨文的“文”也是正着站的人形,胸前有图案,后来省去图案写成“文”。“文”是在身上刻画图案,也就是“纹身”。刻画图案和写汉字很像,“文”也有“文字”的意思。
4.女:甲骨文的“女”像人曲膝着地的形状,表示地位低下的女人。
她:以前“他”是第三人称代词,近代学者刘半农建议用“女+也”代称女性,就有了“她”。
好:《说文》:“好,美也。”“子”是对男人的美称,加“女”表示女性美好。后来一切美的人、事、物都可以说“好”。
5.子:“子”像小孩的形状,上面是大大的头,两边是短短的手臂,下面是小小的身子和腿。小孩和大人相比,头更显大,“子”抓住了这个特点。
字:《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宀”是房子的形状,“子”是小孩,小孩在房里,表示生养孩子。“字”又有文字的意思,因为汉字也像人生孩子一样能“生”出更多汉字。
(二)器官
1.口:像人的口。口能吃、说,很多和饮食、语言有关的字中有“口”。
吃:《说文》:“吃,言蹇难也。”原来是说话不流利的意思,和口有關。后来是“吃东西”的意思,还是和口有关。
问:问问题要说话,和口有关。
叫:大叫要用口。
吵:声音大的意思,和口有关。
味:舌头的感觉,和口有关。
吗:语气词,和语言有关,所以有“口”。
呢:语气词,和语言有关,所以有“口”。
名:取名和语言有关,所以有“口”。
唱:《说文》:“唱,导也。”“唱”是领唱,再变成唱歌的意思,和口有关。
2.目:像人眼。
见(見):“目+人”,把眼睛画得特别大,有看见的意思。
相:“木+目”。《说文》:“相,省视也。”“相”(xiàng)是用眼睛仔细地看一棵树,和眼睛有关。互相(xiāng)不是“相”最早的意思。
3.耳:甲骨文的“耳”是人耳的形状,笔画变直后就不像了。
闻:甲骨文的“聞”是“人+耳+手”,耳朵被画得特别大,表示认真听。我们现在认真听声音时也爱把手放在耳朵旁边。后来丢掉“人、手”,加读音符号“门”,写成“闻”。现在“闻”又变成鼻子的感觉,但是有些词语,像“新闻”,就保留了“闻”最早的意思,新闻是最新听到的事。
取:“耳+又”,“又”是手。古代士兵拿下敌人的左耳计算成绩,“取”是手拿着耳朵,有拿、得到的意思。
听:“听到”的“听”以前写成“聽”,是耳朵的感觉。后来写成“听”是借用了一个更简单的字形,看不出和耳朵的关系了。
4.页(頁):《说文》:“页,头也。”“页”下面是“人”,上面是被画得特别大的头,表示头部。“书页”的“页”本来是“叶”(书页像树叶),和“页”最早的意思没关系。
题:《说文》:“题,頟也。”题是额头,额头在头最上面的地方,“题”也就有一端、一头的意思,用在文章上就是标题、题目。
5.手:甲骨文的“手”像人手,画了五根手指。“手”在左边做偏旁时变成“扌”。表示手的字还有“又、”等。
打:敲打和手有关。
提:提东西要用手。
找:找东西或找钱都和手有关。
搞:和“做、干”意思差不多,做事要用手。
换:《说文》:“换,易也。”“换”是交换、改变,有手有关。
又:《说文》:“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过三也。”甲骨文的“又”像人手,画了三根手指。人手原本分裂出五根手指,画三根是为了简单。现在“又”是“再”的意思,这不是“又”最早的意思。
右:“又+口”。《说文》:“右,助也。”段玉裁注:“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右”是用口帮助手,有帮助的意思。现在“右”是右手的方向。
寸:“又+一”,“又”是手,“一”指着手掌往下大约一根手指宽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寸”。后来也把从手掌下缘到寸的长度叫做“寸”。
有:“又+月”,“月”是从“肉”变来的,不是月亮。手拿肉,是取得、拥有的意思。
友:两个“又”,两只右手在一起表示友好、互助,也就有朋友的意思。
只(隻zhī):“隹+又”,“隹”是鸟,“又”是手,表示抓到一只鸟。后来“只”变成一个、单独的意思。
双:两个“又”,两只手,是二的意思。“双”以前写成“雙”,表示抓到两只鸟。后来“双”变成两个、一对的意思。
付:“人+寸”,“寸”是“又+一”。“付”是拿东西给人,和手有关。“付钱、支付”就是给钱。
左:“+工”,“”是左手,和“又”(右手)一样也画出三根手指。《说文》:“左,手相左助也。”“左”也是帮助的意思,和手有关。现在“左”是左手的方向。
6.止:甲骨文的“止”像人脚,和“又、”画三根手指一样,也只画出三个脚趾。脚在的地方就是人到的地方,到了就可以停下,“止”又有停下的意思。
出:“止(脚)+凵(地洞)”,脚向洞外,表示出去。后来笔画变了,看不出有“止”。
先:“止+人”。甲骨文的“先”也有写成上“之+人”的,杨树达先生说“古‘之与‘止为一文”[4],甲骨文的“之”是“止+一”,可能在一个字里,“之”和“止”都可以表示脚。“止(脚)”被画得很大,放在“人”上面,表示往前走。往前走就到了前面,“先”又有领先、前面的意思。
走:“夭+止”,原来是跑的意思,和脚有关。现在“走”是慢行,“夭”写成了“土”。
7.心:甲骨文的“心”像人心。古代的人认为感情、思想是从心里来的,许多和感情、思想有关的字中有“心”。“心”在左边做偏旁时变成“忄”。
快:《说文》:“快,喜也。”快是心情好,“快乐、痛快”就保留了这个意思。心情好是一种兴奋状态,人心情好,做事就迅速,“快”又有迅速的意思。
慢:《说文》:“慢,惰也。”慢是懒、不兴奋的感觉。人懒做事就不快,“慢”又有不迅速的意思。
忙:着急的意思,和心情有关。“忙”也有事多、没空的意思,事情多、时间少,人就着急。
思:古代的人认为思考、思念和心有关。
想:“想”和“思”意思差不多,和心有关。
您:“您”原来和“你”意思一样。中国人讲礼貌,“你+心”表现出称呼对方时心里的敬意。现在“您”和“你”不一样,“您”是“你”的礼貌形式。
8.肉:像一块肉的形状。人身上有肉,许多表示身体部位的字中有“肉”。“肉”在左边做偏旁时变成“月”。
肚:肚子和肉有关。
三.结语
《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5]通过类讲,我们明白了汉字中的人体类表义部件也是“近取诸身”的,充满了古人的造字智慧。当然,我们这里所称的“表义部件”,不一定是形声字形符,也包括了会意字的部件(如“见”中的“目”),乃至形声字中兼义的声符(如“字”中的“子”)。只要是在汉字中有表现字义功能的部分,都算作“表义部件”。
最后,需要就表义部件类讲的实际操作作两点说明。一是处理好类讲与教材的关系。我们所用的教材也抓住了汉字的表义性质,但其实它是以部首为纲。部首与表义部件大多重合,但其着眼点不同,前者重形,后者重义,应用在汉字教学中,其效用也有差异。比如“什”,教材先讲部首“人”,再讲“你、他、们、什”,并解释“什”为“used in什么(what)”,学生明白“人→你/他/们”有意义关系,却不明白“人→什”的意义关系。再如“里”,教材归在“田”部,解释为“inside(里面)”。其实“里面”的“里”是“裡”(衣服内层),表义部件是“衣”。又如房屋类的“厅(廳)、厢(廂)”,表义部件是“广”(依山崖建造的房屋),教材归在“厂”部,而“厂”是山崖。以上三例受部首限制隐藏了字的形义关系,而表义部件类讲则回溯了汉字表义系统,突破了限制。总之,类讲可以充当对教材的总结、辅助和补充,有实用价值。不过,我们也不主张用它替代教材。二是掌控好类讲内容的难度。来华留学生大多成年,理性思维较成熟,类讲是对教材零散内容的组织、提炼,能强化教学的系统性、趣味性,又未超出学生的理解力。然而,类讲是对教学所需文字知识的储备、整理,并非实际讲稿。具体讲授时应绕开其中较难的语词、引文,并增加图片和外语为辅。
参考文献
[1]陈怡.《跟我学汉语·汉字课本(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任继昉、刘江涛.《说“介”》 [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90-193.
[3]李圃.《古文字诂林(第8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0.
[4]李圃.《古文字诂林(第7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59.
[5]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6.
(作者介绍:刘江涛,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