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冬奥会再次回到了欧洲,1936年德国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成为了这届冬奥会的主办方。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加米施一帕滕基兴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主办权。加米施—帕滕基兴原本是两个村子,一个叫加米施,一个叫帕滕基兴。1935年设镇,两个村就合并成了一个小镇,名字中间加个连线。这座小镇虽然人口只有3万人左右,但是在举办冬奥会之前已经闻名于欧洲。无论是这里的传统铁匠、艺术木器雕刻、还是印刷业和酿酒业,都让这座小镇在欧洲名声大噪。而冬奥会的举办,更是给这座小镇的冬天增添了一抹亮色,第四届冬奥会举办后,这里逐渐成为了国际疗养地和欧洲滑雪胜地。现在,很多高山滑雪的比赛都落户在了加米施—帕滕基兴。
第四届冬奥会共举行了十天,有来自28个国家的64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经历了第三届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的惨淡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回暖,各国参加冬奥会的热情也逐渐回到之前的水平线上。并且,这一届冬奥会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次—运动场主火炬第一次引入奥运会赛场;焰火表演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闭幕仪式上;包括高山速降和超级大回转的高山滑雪在这届奥运会上第一次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超强的组织和办赛能力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届奥运会上,主办方高效率的公共汽车服务将50万观众带到了最后一天比赛的赛场,成为早期奥运会历史上少见的盛况。
盛况有,出现的问题也不在少数。这届冬奥会不仅在规则上发生了分歧,政治因素也成为了冬奥会举办不顺利的一部分。随着德国局势的悄然变化,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不仅掌握了德国的政權,希特勒本人还亲自担任奥运会总裁,以展示他本人的领导才干和魄力。
不过,希特勒的上台还是遭到了热爱正义的人们的拒绝。一些知名运动员勇气可嘉,纷纷发表声明拒绝参加这次奥运会,其中就包括获得两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冠军的法国夫妇若利和布吕内。但这并没能阻止战火的蔓延。这届冬奥会,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最后一届。受战争的影响,随后两届冬奥会被迫中断。战争中断了冬奥会的举办,但没有让运动员停止对运动、对奥林匹克的向往和热爱。1948年冬奥会恢复。而第五届冬奥会再次回到了第二届冬奥会的举办地——圣莫里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