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
摘 要:宽容教育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对初中学生进行宽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营造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宽容教育的实现,要求教师要树立宽容理念,致力培养宽容品质,灵活把握宽容尺度。
关键词:宽容教育;教师;初中学生
宽容是指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以尊重理解的心态和友善的方式,对待、容忍、宽恕某种或某些异己行为、异己观念,乃至异己者本身的道德与文化态度、品质以及行为。宽容在现代社会是一种重要的必需的品质,而目前我国初中学生中存在的我行我素、专横跋扈、个人主义等问题非常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宽容品质的缺失。因此,本文试针对初中学生宽容品质缺失的现状,探讨宽容教育的意义与实现策略。
一、教育宽容的意义
宽容教育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它既包括对教育的宽容,也包括对教师的宽容和对学生的宽容。对初中学生进行宽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营造民主的氛围。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宽容的结果,宽容则是宽松学习氛围的保障,没有宽容也就毫无以自由、民主、平等为特征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可言。如果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不能互相宽容,而一定要坚持某一固定标準,自由也就无从体现。教师若不能宽容学生的“异想天开”,学生就不会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整个课堂教学必然是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死气沉沉的世界。而与此相反,宽容却鼓励个性,承诺差异,允许个性与差异的存在,允许不同的观念,允许人性的丰富与复杂。因而,宽容教育和尊重他人的教育作为民主的必要条件,应被视为一项综合性的持久的事业。
2.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大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人才能有充分、旺盛的创造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造性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宽容则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保护伞”,离开了宽容,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精神家园。在现实生活中,威胁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观念和言行随处可见。学生那些不合“常规”的言行和想法常常被斥之为“荒谬”或“不切实际”而被打入“冷宫”。殊不知,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发明开始往往是以“异端”的面目出现的。在教学上强调大一统和整齐划一、限制学生思维所产生的恶果之一,便是学生丧失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毫无疑问,一个在心理上没有安全感、自由感的人当然难有什么创新。
3.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总是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学生,无视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师常常以统治者的目光来要求学生。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宽容一方面扩大了学生行为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包括对学校决策和教师教学等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得以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另一方面,教师既不会对学生武断和专横,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强加给学生,也不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展望未来,帮助学生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师生双方都能以一种更宽容的态度看待对方,从而建立一种较为轻松的、融洽的关系。
二、宽容教育的实现策略
1.教师要树立宽容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宽容依赖于教育,教育为宽容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具有宽容品质的个体,并且通过“宽容的个体”发挥智慧、才能,培养出具备宽容品质的族群和制度。可以说,宽容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宽容理念,培养他们健全的宽容意识和态度,使他们养成宽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宽容的存在方式。培养具有宽容品质的“宽容个体”是宽容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包括培养个体的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公正意识以及全球视野与胸怀。在一定意义上,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境界,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增进学生的宽容意识。如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因为集体观念的培养不仅是宽容意识的桥梁,而且能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另外,学校可试着制定有“人情味”的规章制度,着力建设更具人性空间的学校管理环境。
2.致力培养宽容品质。首先,要深入了解、研究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宽容学生。许多教师往往把学生看得过于简单,以至于在他们敏感、微妙的内心活动面前表现出粗心大意、麻木不仁。如果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就不会对学生妄下结论以致误解学生。其次,要善于自我反思。教师的反思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的行为表现及其依据进行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的过程。宽容的面很广,赏识教育、皮格诺玛利翁期待效应都可以成为它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鼓励、期待都将成为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它们带给学生的是发自内心的震动。
3.灵活把握宽容尺度。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社会阅历、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难免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我们应带着一颗宽容心去对待。但是,宽容并不意味着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由于很多孩子平时在家娇生惯养,老师训斥极有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叛逆心理,那样的教育往往只能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在对待学生的犯错问题上,需要有一颗宽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