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双梅
摘要:当前,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标的新型师生关系,它具有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是共享共创、教学相长的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要在一定社会背景之中的,它与师生双方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制约。以学案导学模式为把手,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 平等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因其“无知”的身份地位被看成可以被人控制,以服务于既定的社会目标。于是出现了“填鸭”式教育,也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师将知识、文化或者是自己的理想灌输给学生,在学生中实现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商品生产模式在教育中的投影。然而,教师所赖以教授、学生所赖以学习的知识即课程是鲜活的、动态的,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回答特定的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单向度地、静态地、肚子式地讲解,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可言,而以学案导学模式为把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有什么作用呢?师生关系能否得到改善?
(一)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做”,由教师的主体地位变主导地位
传统教学的特点是一讲到底,偶然也提问,但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么就需要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做。比如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倡导“从做中学”,我国教育学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也倡导“教学做合一”,这些理论都是要学生去做。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去做了,我们才能发现他们具体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明白,才能正确的评判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对其作出正确的引导。另外学生在做学案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应的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做学案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更深入的理解知识,并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其自主性,让学生成人课堂的主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思考、深入探究、小组协作并通过与同学的协作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教师只宜“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教师的主体地位变成了主导地位。
(二)由统一规格的教育转变为差异性的教育,学生地位变主体了
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新课程以“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用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教育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多几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让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取得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是“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教师的责任就是去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从不同层次、角度都获得成功,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在进行学案设计时,我们要深入认真的研究学生,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更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尽可能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才智,尽力捕捉闪耀在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智慧的火花,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
(三)由“直線型”转变为“板块式”的教学路径,课堂成了师生、生生交流的场所,从而构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上课时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进行,这是学案设计过程中必然要做出回答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案一般都遵循了这样一条途径:检查复习—揭示课题—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不可否认,这一教学结构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但他毕竟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精华,赋予它与时俱进的内涵。要使教学方案具有效率意义,必须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板块是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的教学顺序,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实现了师生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制作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导学案呢?
“导学案”着力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探索问题所在,体验学习的快乐。导学案的重点是一切以学生为主设计教学活动。
(一)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这样做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导学案的特色。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组成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都以学生的学情为主,要以学生为主。
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低与师生关系密不可分,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保证学生学习的前提,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要想成为现实,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拿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师生关系,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好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就实现了师生关系的改变,那么,提高教学效率就可以以学案导学模式为把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如何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呢?
教师要设计好导学案,尽量以学生的学情为目标,课堂上使用学案导学模式,利用导学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作为教师要“尽量多一些常识,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使他们缺少关爱的心田得到慰藉,使他们渴望友情的心灵得到爱抚,充当课堂有爱心的引导者。
(二)尊重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关系,互爱关系,学生也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能够更加进步。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如不尊重学生,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連漪至浪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真正的了解学生,认可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做课堂的小主人。
(三)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教师只有经常性的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的与学生相处,更好的引导学生。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做学生的知心人,课堂上师生才能平等,和谐。
(四)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知识的掌握只有通过自己的主动获取才能更好的理解其意义,教师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教育实践,通过有效的自我能力的实现和自我管理,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的展示。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教师要做推动者,而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想方设法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五)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身份,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者,所有的学案设计都围绕学生实际,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总之,在当今教育的要求下,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改变师生关系,要想改变师生关系,就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以学案导学模式为把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耀光,葛晓英.打造以学为主的学程导学高效课堂——学程导学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4):52-54.
[2]濮林芝.浅析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6:2.
[3]赵秀丽.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重要性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10):82-83.
[4]丁生军.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J].江苏教育,2013,(30):67-69.
(作者单位:临夏县桥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