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0后学生本身就是我们国家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独二代,他们进入高中已经2到3年。在日常教育中,学校德育教育出现了很多与以前教育不同的现象,尤其这中间的留守高中生,他们是县级中学寄宿生中一个很大的群体,对他们的教育如果方法不对,或者出现教育缺位,这些学生可能就成不了才,甚至会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本文就00后生存的时代背景、生存现状、德育教育中可以采取的措施、还未解决的问题四个方面力阐述,力求在现实工作找到新的办法。
关键词:留守高中生 农村县级中学 00后 独二代
一、00后留守高中生生存的时代背景
00后的父母一般是70后或80后,他們的父母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很多父母自己就是独生子女,虽然小时候生活在物资并不很丰富的时代,独生子女的身份让他们本身还是过得比较舒坦,但他们并不认为这已经很好,而是还有很多不足,他们的孩子之所以留守,一般都是父母本身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不高,少时离家在外漂泊打工,辛苦赚钱养家。一方面,独生子本身的自私性让他们缺少对别人的关爱,在教育孩子时,也缺少耐心和责任。他们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给他们很好的物质生活,因此养育自己的孩子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受的苦不能让孩子再受,尽己所能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自己小时候得不到的满足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满足,物质为上是他们的第一教育任务,这样养育的孩子会更自私;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见了世面,懂得了很多自认为成熟的教育理验,结合自己的小时候的经历,可以简单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本身和孩子的差别,他们小时候有父母的陪伴,有很多家规家训制约他们的言行,而他们的孩子00后面对的是日益开放的社会。自小离开父母的孩子既缺少家规家训的约束,又缺少父母必须的陪伴与情感关爱,再加上可以几乎无限满足的物质需求,培养出了一个极端自私,没有约束的独二代。
二、00后留守高中生的生存现状
留守学生不是一个新名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求生,他们就随之诞生,这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洗礼,天各一方的夫妻很难持久,离婚率高,这就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只能随父或者随母生活。但父或者母又远在天边,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已经让他们心力交瘁,根本无力再管他们的学习、心理、情感的教育和疏导。00后留守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一般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着,而进入高中后,这部分学生就离开了本不完整的家,独自到县城寄宿、求学,开始他们还不能独立,但又不得不独立的人生之旅,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就出现了很多困惑。就我所带的两年的学生中出现的很多现象可以显现这部分学生生存现状的冰山一角。
(一)“电话”父母
00留守高中学生一般在14到17岁之间,由于离开了所有的亲人,很多父母就给这些学生配备了代价不高的手机,学生的自由时间很有限,手机除了和父母偶尔的问候外,更多的时间被这些学生用来上网聊天,游戏,很多学生等查寝老师走了后躲在被子里面通宵达旦,白天课堂上就红着眼睛睡觉,荒废学业。我所带班级有一个学生一天上课,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提醒他别睡觉,但转身又睡了,手机给父(母)子沟通带来了一点便利,但对于还没有自控力的他们,更多的是带给他们迷恋游戏、聊天等灾难,回家后也没有事做,一些有爷爷奶奶的在家的,饭都不用做,除了玩手机就什么也没有了,虚拟的欢乐吞噬着独二代年轻的灵魂。
(二)缺少亲情,与父母接近0交流
偶尔的电话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是虚拟的,没有面对面的真实情感交流,这些留守的高中生无法在现实中体验亲情,更无法直接接受亲情的抚慰和教育,严父慈母对于他们是无法感受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在我所带的学生中有一个女孩,16岁了,在她的记忆里,她总共见过父亲两次,每次只有过年的三天,16岁了,还没有喊过爸爸,当她羞怯的告诉我这个时,我心里非常震撼。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更孤僻,有的甚至无法融入群体生活。也许很多人仅仅认为这是个案,而现实中的留守高中生缺少亲情和交流的现实是更残酷的。放假是他们最恐惧的,平时在学校还有同学、老师,一放假,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却无家可归。总是在一些或远或近的所谓亲戚家“流浪”。这带给他们的仅仅是饿有饭吃,累有床睡,至于心里的委屈,心里的孤寂却无处诉说,丝毫体验不到家的温暖,有时去的地方受到的冷遇给他们是雪上加霜的伤害。而远在天涯的父母却无法体会孩子此时的孤单和无助。
(三)独立生活能力差
爷爷奶奶宠大了独一代,而今又带着独二代,隔代宠爱给他们带来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顺理成章,几乎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事,这是他们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期,最需要父母手把手教他们做事的黄金季节,而他们却只有电视、平板、手机、游戏陪伴,农村只有妇女、儿童、老人(386199部队)的现状让他们连玩伴也没有,同龄人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少之又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懒惰,生存能力极差。别说洗衣做饭不会,就连打扫卫生的扫帚怎么正确的使用,有的学生都不会!这样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突然离开家远在县城寄宿,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今年我所带的学生中一个男生,4岁时父亲病故,母亲一人在外打工维持生计,每年过年回来3到5天,自己进高中一年后衣服就是一泡了就晾起来,填档案时照片都不知道剪整齐,就是直接撕了贴上去。我问他时,他连用剪刀剪整齐的意识都没有。这样的学生今后如何工作和生活?至于举手投足等仪容仪表方面的教育就更谈不上了。很少有人会耐心的引导、更别说教育,所有的高雅基本都来自电影电视、小说、游戏和自己简单的认知。
(四)性格孤僻,没有自信、少有朋友,不愿和别人交流
这些初次离家的学生,很多学生第一次到县城,虽然在家感觉吃穿丰足,但到外面一比,发现周围的同学平时吃、穿、玩都是他们不敢想的,巨大的落差,造成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不敢和别人交流,少有朋友。生活学习中遇见问题,常常不敢也无从求助。他们很多就是悄悄的看别人怎么做,再悄悄的模仿,今年在学生每天的学习总结中,有一个女学生做了8次努力,不敢在讲台上讲一句话,最后只知道流泪,事后问她平时怎么和比人交流,她说她基本上不跟别人说话,就是听别人说,听到别人高兴的谈吐,也就心里高兴一下,成为默默吃狗粮的独二代。
面对这些无助的弱势群体,作为教育实施主体的学校在实施传统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这些学生走过这个人生最需要帮助的时期。
三、德育工作措施
(一)成立专门的学校扶贫机构
教育扶贫是最大最有效的扶贫,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的绝大部分任务都在班主任身上,但班主任太多的工作和管理能力缺失往往讓他们在这些工作中有心无力。现在社会扶贫中实行精准扶贫,政府各部门都有扶贫任务,学校也没有例外,与其让学校走出去扶贫,还不如让学校就地扶贫,让这些学生能得到有效的扶贫,避免这些学生成为社会未来需要扶贫的人。如果教育主管部门能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学校的这部分工作,学校也就能将这部分工作落到实处。
(二)按照比例适当配备生活老师
这些生活老师不是教他们文化知识,更不是像父母一样照顾这些学生的生活起居,而是要在合适的场合教会他们自理生活,从劳动卫生到普通的家务,例如,扣子掉了怎么订扣子,衣服线缝坏了该到那些地方缝补,劳动时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等,一切以教会学生生存为目的,而不是帮助他完成学生自己应该独立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劳动和生存能力。
(三)丰富高中留守学生的假期生活
这些留守的学生,学校没有放假的时候还好,一到放假,他们就往往会无所适从,没有人陪,甚至没有地方去,更不要说培养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生活老师带领这些学生过集体生活,该时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和同伴相处,如何在假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高效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的假期能过得丰富多彩而又能健康成长。
(四)学校利用现代通信适时推送教育视频或者文章给留守高中生父母
这些学生的父母大部分是独二代,自己本身在教育上就有很多不足,又很少陪孩子,有的即使回来可怜的两天时间,却抱着手机刷屏,或者和亲朋好友喝酒打牌,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和陪伴自己的孩子,通过推送的视频和文章,可以教会有责任心的父母,也可以唤醒其中很多不负责任的父母,让学生的父母本身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五)情感、道德的专门培训
高中学生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这些留守的高中生,缺少关爱和家庭温暖,往往别人的一句暖心的话,或者一个小小的礼物都会让其感动不已,留守高中生的很多的早恋都是由此慢慢演变,为了让这些留守高中生成长为健康的人,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道德、爱情、家庭、婚姻的专门培训,既能让这些学生学会交往,交流又防范很多无知风险。这些培训在假期由生活老师带领进行。县级高级中学的规模足以让这种情况具备可行性。
四、结语
00后留守高中学生是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一个很大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整个家庭、甚至社会的稳定,中国中西部农村县级中学直接面对这个群体,如何有效的教育好他们是我们社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也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针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深层次的思考,也需要更多的探索。
(作者简介:陈振华,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研究方向: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