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由原来的教学活动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有“度”主导,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和促进者。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相反,新课程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现代的教学理念,从“塑造培养人”向“引导生成人”的机制转换。
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顾虑重重,不敢点拨、不敢提问、甚至不敢做任何讲解,生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从而使教学中出现了自主异化为自流,合作学习变成自由活动,探究学习则是脚踩西瓜皮,“探”到哪里算哪里,最终不仅问题没有解决,连方向也迷失了,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之自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越来越紧迫地呈现在我们一线教师的面前。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一直以来苦苦思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反思我的语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朗读,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一堂成功的课,应是一堂有趣味、充满诗情画意的课,语文教学更要如此。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着一定的意义。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的书声。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的问题,在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在美中求趣、求乐,从而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很多课文学生可以通过读,读出我们想要讲的东西。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及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譬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课文《安塞腰鼓》时发现,这是一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以及对舞蹈动作、声音的描写的文章,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以朗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感知气势、品味语言这两个板块上,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整个课程来营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去感受这一来自陕北黄土高原的民间舞蹈艺术。
于是我做了以下的尝试:文中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大量使用了华丽的词汇。对此,我并没有详作分析、点评,只是在安塞腰鼓的鼓声的伴奏下,配之以一群陕北汉子在黄土高原狂舞的画面,让同学们放声诵读,反复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自己置身于厚实的黄土高原之上,置身于憨实而健壮的西北汉子之中,读出自己对安塞腰鼓的理解。尤其是那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每隔几段的间隔反复,其实是作者情感的不断累积迸发的过程,我重点引导学生读这一句,读出激情,读出气势,尽情玩味。每一次读,都要说出自己的理解,我读出了“ 安塞腰鼓的”。学生不一会儿就总结出了“激情四射、豪放火烈、壮阔奔放的生命”等等词语,读出了自己对安塞腰鼓动的个性化的理解。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接着引导学生想:那么,安塞腰鼓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和流传下来的呢?为什么我们的中原腹地听不到这昂扬的生命音响呢?我又和学生一起回顾历史。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拥有过强秦、大汉、盛唐的雄睨世界。陕北高原自古就是边关要地。秦时的大将蒙田曾率30万大军镇守陕北防匈奴入侵;北宋范仲淹等文臣武将率兵抵御西夏入侵;明朝“延绥镇”长城,几乎承担明朝中后期北方边境一半的防务。西北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在古战场上,遇敌来袭时,是报警的讯号;作战失利时,是求援的呼声;两军对垒时,是助威的号角,赢得胜利时,是庆功的笙歌。古代战场上擂鼓鸣金的场面永远消失了,然而这种张扬激情与力量的仪式,却深深根植于陕北高原古老的土地上。所以,我们要读出这种昂扬和不屈,读出这种生命的激情和雄壮的力量之美,把几十万大军列于阵前的气魄读出来。学生这次的朗读,对文本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紧接着,再次深入文本,思考:本文仅仅是在歌颂安塞腰鼓吗?是谁擂出了这生命的最强音呢?那安塞腰鼓中还有什么是我们没有感受到的呢?学生略做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文章是借歌颂安塞腰鼓,讴歌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讴歌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讴歌阳刚之美、讴歌痛快淋漓的生活以及奋斗不息的黄土高原人!但是问题出来了:西北一向是贫瘠落后的代名词,至今还处在被开发之列,作者如此倾情颂扬,却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这难道是在讴歌贫穷吗?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作者讴歌的不是西北的贫瘠落后,而是渴望挣脱贫穷落后的西北高原人!因为“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穷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创世”的激情始终奔突不息,盼望搏击,希望不泯,而这种不向环境低头的精神就会打破落后的枷锁,获得重生!西北高原的安塞腰鼓所敲响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乐章,更是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的强音啊。至此,学生才真正读懂了文章,读懂了安塞腰鼓。
课堂内的朗读仍在继续,一声声铿锵有力的朗读,传达出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继而让学生感受到了陕北高原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这种朗读的效果显然是不容置疑的。
我想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不了这种气氛。其实,朗读除了齐读有这样好的效果外,其他的如:分组读,分角色读,个人读,包括老师的范读,都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领受到语文学习的情趣。所以,我们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书声,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二、情感,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我们的语文课,不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缺乏的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的情怀。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种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这篇文章除了具有说明文的科学性外,还有它作为报告文学的文艺性,那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作者通过罗布泊的命运警醒世人,呼吁人类要树立环保意识,做好生态保护。我们要把作者这浓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于是我便以胡杨树为切入点,让学生看图片,体会胡杨树的无奈与痛苦,试着让学生写出他们想对胡杨树说什么?当学生看到那号称一千年不老,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的胡杨树,矗立在荒漠里,当看到胡杨树旁白骨累累的动物尸体时,学生们仿佛听到了它们对人类罪恶的痛诉,听到它们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自己的痛苦与无奈。紧接着,我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课前搜集的关于环境恶化的资料,沙尘暴的肆虐又让孩子们看到了大自然的报复,然后我再选以悲凉的旋律作背景音乐。这些图片和音乐给学生巨大的震撼,他们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了“人类的罪大恶极”,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再这样下去就要自到灭亡”的道理。我并没有多说一句,而“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却牢牢扎根在学生们的心中。在我的情感熏陶下,我看到了一个个人性闪耀的的光辉,一颗颗充满童真童趣的璀璨的心灵。由此,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提倡“语文味”,这才是真正返朴归真的语文课堂,我们就是要强调语文课的富有情感,要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要能把读者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歌可泣,或可哀可叹的人物形象,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我们去感悟,去思索。
语文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正不断地深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耗时多,效果低”的问题。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教师传授,缺乏自己的习得和体验,语文能力的提高受到压抑。我们在当前教学中,要努力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改变教学中转变教师和学生传统的教学行为,纠正种种不良倾向,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让语文教学能够返朴归真!
潘美玲,山东省威海市第九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