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燕
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童输液室 (江苏无锡 214000)
静脉输液是现今临床治疗和抢救的重要途径之一。门诊输液患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血管较细、疼痛敏感、配合度较低、自控能力较差等,加之门诊通常使用头皮钢针进行输液,容易造成输液过程中针头滑脱、液体外渗等,不仅增加患儿痛苦,而且影响治疗及患儿预后,引起医疗纠纷[1]。现阶段,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且取得良好效果。有研究指出,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采用护理干预,不仅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还可延长留置针使用寿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2-3]。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我院门诊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3~9岁,平均(6.52±1.73)岁;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20例,支原体肺炎12例,腹泻13例,其他10例;输液部位,手背静脉18例,足背静脉15例,肘窝静脉12例,头皮静脉1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4~10岁,平均(6.58±1.79)岁;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22例,支原体肺炎11例,腹泻15例,其他7例;输液部位,手背静脉21例,足背静脉13例,肘窝静脉14例,头皮静脉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儿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意识清楚,患儿家属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儿;有出血倾向患儿;合并皮肤疾病患儿;无法配合研究患儿。
两组均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美国BD生产,型号为24G)进行输液治疗,穿刺方法:选择粗直、易于固定的静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5 cm;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再推进0.2~0.5 cm,并以右手拇指和示指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芯0.5~1.0 cm,再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然后抽出针芯,妥善固定。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穿刺前解释操作目的,告知配合要点;穿刺调节输液速度,注意穿刺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1)规范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加强护士技能培训,确保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规范化、专业化。(2)心理护理。了解患儿心理状况,穿刺前指导患儿家属在穿刺过程中如何配合护士操作,采用抚触、聊天等方法及时安抚患儿情绪,穿刺后及时表扬患儿,提高积极性。(3)并发症护理。加强巡视,密切注意患儿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输液有无不畅等,并询问患儿感受,及时发现异常情况。(4)院外护理。指导患儿家属留置针院外护理方法,即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洗漱时可用保鲜袋包住,避免潮湿;限制患儿肢体活动,切勿按揉、牵拉,防止留置针滑脱、扭曲;如发现穿刺处红肿、留置针滑脱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1)不良事件包括静脉炎、堵管、药液外渗、意外拔管、穿刺点渗血等。(2)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由20个问题组成,涉及服务主动性、专业水平等方面,每个问题依次赋值1~5分,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5~89分)、不满意(<75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问卷克伦巴赫系数为(Cronbach′s α)为0.844,重测信度为0.895。
对照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为(2.71±0.92)d,观察组为(4.22±0.97)d,观察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6,P=0.000)。
观察组静脉炎、堵管、药液外渗、意外拔管及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39,χ2=4.274
门诊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之一,是体现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科室。门诊输液人数多,且患儿年龄普遍较小,一旦护理不当,容易加重其病情,造成护患矛盾。研究报道,静脉输液穿刺不成功是引起门诊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而静脉穿刺成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患儿配合度、护理人员操作水平、静脉输液物品等[4]。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和导管材质的变革,相比于传统一次性静脉输液针,静脉留置针因其痛苦小、使用时间长、安全性等优势,深受广大患儿及其家属的青睐。但输液中如不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则会影响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加重患儿痛苦[5]。
本研究对门诊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予以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较长,静脉炎、堵管、药液外渗、意外拔管及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均较低,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说明通过护理干预,可延长门诊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堵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与王伟和崔妮[6]研究结果相似。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门诊患儿的基本护理操作之一,具有较高的使用率。但由于患儿对于静脉输液存在恐惧、害怕等心理,极易造成穿刺失败,加之患儿家属对于静脉留置针院外护理知识缺乏了解,容易影响留置针使用质量。因此,实施护理干预,通过规范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加强护士技能培训,可提升护士技能水平,确保穿刺成功率;通过心理护理,能降低患儿恐惧感,增强输液配合度;通过并发症护理、院外护理指导,能促使患儿家属掌握留置针护理方法,减少静脉炎、堵管、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门诊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采用护理干预能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