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容
(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广东东莞523326)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也不断提升,对治疗维持性血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导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患者往往自身血管条件差,留置导管通畅影响病人的透析质量,严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从概念上来看,品管圈活动是指几名护理人员组成一个专项的活动小组,通过这种合作的形式让小组内成员达成一个统一的目标,并根据所制定的程序步骤逐步完成目标,同时在过程中解决掉所产生的问题。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减少留置导管堵塞发生率,还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适应证,都是首次留置导管,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8.36±5.3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9.16±5.19)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对中没有太明显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所有护理人员中采用自愿报名方式成立一个品管圈活动小组,有6名护理人员组成,选取一名经验丰富、资历高的担任主管护士。主管护士组织全体圈员学习品管圈的相关知识以及规范的流程,加强对所有护理人员对留置导管相关流程技巧的培训,整个品管圈小组,从组长到组员都要学习留置导管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制定相应的考核,并随时对圈员进行考核。指导护理人员如何科学密封留置导管、如何正确予以患者换药[2]。每天由2次巡视增加到3次巡视,每周巡视透析导管病人的导管情况,早期发现管道问题,报告医生,遵医嘱及时予尿激酶泡管,调整封管液的浓度和尿激酶封管等处理。可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保证透析导管的通畅性和透析质量,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命。每周圈里成员要开展圈会,对每个组的工作进行思考和总结。
将患者应用品管圈之前和应用品管圈之后的留置导管堵塞率进行对比,并统计实施品管圈前后患者留置导管堵塞发生率。
将所有数据依次输入到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表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留置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实施品管圈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并通过对流的方式,将和人体血液成分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交换到体内,形成物质交换,让体内所代谢出来的废物排出体外,保障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因此,血管通路在维持患者留置导管通畅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操作方便、痛苦较小、使用广泛等优点,但由于留置导管长期使用,会让导管因为严重堵塞不能使用,同时还容易让患者受到感染。在此情况下,导管的功能就会有所损耗,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留置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减少导管堵塞发生率,有效改善留置导管通畅性,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