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实施脊柱手术治疗后十分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伴有肥胖、血压以及高血脂等因素均会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影响,若未得到及时准确的对应治疗处理会增加患者静脉炎综合征或肺栓塞等的发病几率,影响着临床总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上必须对该并发症预防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视[1]。因此本研究便选择到我院治疗的脊柱疾患手术治疗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探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选出我院在2015年7月—2017年10月这段时间,确诊后实施手术治疗的78例脊柱疾患患者,根据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组,每组均39例。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32~65岁,平均(48.52±5.57)岁,疾病类型:脊柱骨折14例、腰椎间盘脱出11例、椎管狭窄14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3~66岁,平均(49.51±5.576)岁,疾病类型:脊柱骨折15例、腰椎间盘脱出12例、椎管狭窄12例。对比手术患者临床上的病例信息,发现数据间未有明显的差异(P>0.05)。
对照组:用以常规的方式对脊柱疾患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详细检查,告知治疗期间所必须注意的相关事项,并予以适当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让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操作,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实施适当的保暖措施;术后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并予以严格的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在行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
①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应可患者实施深呼吸训练、扩胸运动、双下肢直腿高抬、双足踝泵运动等的训练指导,以便帮助患者更好的静脉血液回流。让患者禁止吸烟,减少烟中尼古丁对其血管的刺激,以避免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速减慢情况发生,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在饮食上,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告知患者多饮水,预防其血液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高凝状态当中。
②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的患肢高抬,约20至30°即可,指导进行早期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指导,时间为5s/次,20次/组,20组/d。术后第2d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深呼吸、扩胸运动及双下肢直腿抬高等的训练指导,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沉重、肿胀情况进行观察,若患者有腹股沟区疼痛、静脉行走压痛感、水肿等的临床症状出现,则需及时测量其下肢周径,测量结果有异常便需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处理。在对患者使用抗凝低分子肝素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尽可能预防进针过深、按压情况发生,完成注射后不可热敷,避免因血管扩张致使出血的情况发生。
对比两组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将所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再给予详细的临床记录。
应用SPSS23.0软件统计后给予仔细整理,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x2检验。当P值<0.05时,便可表示,本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
研究组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中则共有7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95%。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n(%)]
临床上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度脊柱疾病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虽具有较好的治疗辅助效果,但护理内容较为笼统、针对性较差,在深静脉血栓并发症预防方面的效果较差,总体上的护理质量不算理想[2]。预防性护理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超前护理模式,“预防”为护理措施实施的原则,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相较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更具护理针对性,能够使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总体上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对脊柱疾患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对具体病情予以正确的评估后再详细实施,使临床护理操作更加的合理科学,术前、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明显[3]。根据本研究结果,在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该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脊柱疾患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疗辅助效果,因此更值得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