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希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6)
尿毒症为肾衰竭的晚期阶段,患者需要采取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打击[1],从而导致负面心理,降低治疗积极性,部分患者甚至放弃治疗、抵触治疗。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本试验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58例患者,患者血液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对本试验护理措施知情同意。排除精神障碍患者、近期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观察组男20例,女9例;年龄33~72岁,平均(50.8±3.9)岁;透析时间6个月~7年,平均(3.1±0.8)年;文化程度:小学、初中12例,高中、中专9例,大专及以上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34~70岁,平均(50.2±3.6)岁;透析时间5个月~8年,平均(3.3±0.9)年;文化程度:小学、初中13例,高中、中专8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对照组尿毒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透析前干预
①心理干预:尿毒症患者病程长,需要长期透析,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负面情绪,失去治疗的信心,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在每次透析前对患者进行鼓励,并解释透析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变化,了解血液透析的特点和治疗的必要性,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另外,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消除患者顾虑。②环境护理:透析室应宽敞、明亮,有舒适的温湿度,通风、采光良好,室内空气清新,房间内整洁;室内保持安静,使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增加舒适感。③体位护理:由于透析中对患者体位有一定的限制,在穿刺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安放到舒适体位[2],当卧床时间较长时,在保护穿刺点的前提下,对患者变换体位,保证患者舒适。
1.2.2 透析中护理
透析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在进行穿刺时应做到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疼痛。如穿刺部位发生血肿情况,应将穿刺针拔出,进行按压、冷敷,并进行重新穿刺。在透析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异常情况,同时不定时询问患者感受,指导患者进行放松,增加患者安全感。
1.2.3 透析后护理
指导患者透析后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复诊;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同时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保持良好心态。在对患者生活护理、药物护理的同时,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护理非常重要,告知患者内瘘侧不可用力过大,不可输液治疗,不可测量血压等[3],静脉留置管应保持敷料干燥和清洁,出现潮湿后及时更换;加强对患者体温监测,体温过高时,应警惕管路感染发生。另外,在透析后止血应根据患者凝血功能情况来选择压迫时间,以免造成出血。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8个维度,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代表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表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尿毒症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最严重阶段,血液透析是延长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需要长期治疗,患者不仅出现多种并发症,同时长期治疗加上巨大的经济负担,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治疗信心不足,降低生活质量。目前虽不能彻底治愈尿毒症,但血液透析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4]。本研究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增加治疗信心,提高质量依从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