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2019-04-19 03:11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课程体系工程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3200)

一、强化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确立了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面向未来的专门人才。现代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广、投资大、参建单位多以及沟通协调难度大等显著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技术与管理是紧密联系的,如果单纯依靠土木工程技术,不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素质和工程管理能力,一个成功的项目是不可能顺利实施的,因此,精技术、晓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顺应行业发展需求,突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双核心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心,而管理类课程又对施工管理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设置

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目前,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管理类课程模块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模块,对毕业要求的达成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工程监理等,这些课程共同构建了一个平台,最终目的是使毕业生具备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合同管理能力及工程监理能力。管理类课程设置见图1。

图1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组成及管理类课程设置

三、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现状

(一)思想上弱化管理类课程

近几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管理类课程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认为只要掌握好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就足够了,技术类课程比管理类课程重要得多,因此对管理类课程学习不深入、不细致,加之管理类课程在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课时普遍偏少,一些授课教师甚至也认为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管理类课程学习不需太深入,上述种种因素限制了管理类课程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尤其是施工管理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

在近几年专业课程教学中,我校根据行业标准规范的修订、技术工艺的更新和教学实践,从提升管理能力的角度补充优化了管理类课程内容,同时采取仿真教学、工作坊学习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法等方法,不断激励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能力。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近几年用人单位反馈,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无法完全适应千差万别的工程环境。管理人员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其他项目的先进经验成功应用于“本案”?这需要毕业生必须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能够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如何充分挖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维潜能;如何在有限的管理类课程学时内培育学生工程管理先进理念;如何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创新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土木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管理观念

从入学的专业教育开始,就把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详细解读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专业毕业生需要达到的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能力、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课程如何支撑专业能力的养成,对本专业所开设的每门课程的必要性、课程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及联系都有清晰的认识。

作为管理类课程的授课教师,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工程管理观念,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通过日常教学,让学生明确管理类知识技能是确保工程项目三大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并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各阶段。不管是新建项目还是改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抑或是设计阶段的方案设计、施工阶段的方案比选,既要考虑方案技术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提高学生对管理类知识的重视程度,强化管理类课程的薄弱地位。

(二)优化课程内容,加快管理类课程信息化进程

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毕业要求达成度对每门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严格编制课程质量标准并执行,使每门课程的知识模块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立起对应关系。同时,经过层层分解之后,管理类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互相支撑、互相配合,确保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结构的发展以及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也对管理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行业发展新动向与管理类课程高度相关,尤其是BIM信息技术的成功应用,借助BIM信息技术,可以使工程项目形成既系统又清晰的专业体系脉络,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在新修订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我校已经设置了BIM信息化课程,显然,仅凭一门课程难以真正实现与行业发展新技术的对接,借鉴其他高校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准备在管理类课程中实施BIM“入课”,将BIM信息技术的学习推广渗透到与之相关的课程中,借助于BIM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更符合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三)教学方法多元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创新能力

相较于工程技术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的学习灵活多变,更注重学生将来在工程实践中的灵活运用。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借鉴工程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在未来管理类课程学习中,将有计划地实施“专业竞赛”实践教学模式。

据了解,我校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热衷于工程技术类竞赛,诸如“结构设计大赛”“制图大赛”“力学竞赛”及“建筑信息模型大赛”等,通过比赛,学生积极查阅相关知识,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不仅开阔了眼界,增强自身创造性思维,论文撰写能力、专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然而,土木工程专业参加管理类竞赛的人数、热情均不足。通过前述管理观念的引导、内容的优化创新,相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管理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学习热情会大大提高,接下来,通过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层次管理类竞赛,促进管理类课程的深化改革,形成良好的管理类课程学习氛围,最终反哺施工管理能力的提高。

五、结语

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与管理能力并重,如何将这种理念内化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是每一位管理类课程授课教师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以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课程体系工程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子午工程
工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