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波扬
【摘 要】隨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了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大学生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较深。本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阐述大学生消费原则,旨在培养学生健康消费心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衔接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独特的存在,其个性化较突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及心理健康。因此,需要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大学生消费观,探寻其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点分析
(一)不平衡消费
由于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和条件都有所不同,且受地域发展的影响,各家庭的收入也有一定的差别,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也不同。一些同学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些同学习惯性铺张浪费,大学生不平衡消费导致个体差异性明显[1]。
(二)多样性消费
现阶段,生活、娱乐和学习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项目,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和特点。一方面大学生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收入有所差异,导致其在购买物品的品质以及数量上差异明显,另一方面个体消费差异也导致大学生消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主导性消费
大学生处于和社会接轨的过渡期,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消费观也是影响学生健康心态和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成为了现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很多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追求更层次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如:投资学业、投资娱乐等,多方面的投资和协调,可以使大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校园生活的美好。
(四)阶段性消费
大学生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其消费观念和消费依据有很大的不同,通过研究,可以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行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学前三个学期,其处于心理转型期,对大学生活各方面都在适应阶段,对生活要求也不是很高,学业上的压力较小,还处于高考后放松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四五学期,其已经适应了校园生活,对个人发展有一定思考及认识,开始投资于各种级别考试,精力更侧重在学习上;第三阶段是六七学期,该阶段分化十分明显,一些学生决定继续在学业上深造,而一些学生则是选择投资技能;第四阶段是大学阶段最后学期,处于学生求职时期,学生将更多消费投资在了包装自己上。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有很大变化,其也体现出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2]。
(五)性别差异性消费
大学生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由于性别的不同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别,女生比较注重外形打扮等,会购买一些化妆护肤品、衣物等,而男生则在游戏上网方面消费较多,性别差异导致消费方向不同。
总结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存在问题主要是:不合理消费结构、消费无计划、攀比性较强、奢侈浪费等。
二、大学生消费原则探究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详细描述,总结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可知:想要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消费观,大学生应遵循以下几个消费原则:
首先,需要遵循有度性消费原则,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大学生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消费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改变,对物质方面的需求也变得强烈。如:在演唱会、音乐会方面消费,参加画展、汽车展等消费等。由于需求不同,其消费方向也不同,大学生应该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立消费标准,坚持勤俭节约的准则,不铺张浪费,不攀比,做任何事情掌握好“度”,做到量力而行。
其次,需要遵循计划性消费原则,对于自己消费的欲望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分配,设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根据自由资金细化消费项目,如:学习投资、生活支出、娱乐支出等,从整体上做出计划,在满足自身需求基础之上,适当的放松娱乐,丰富生活。
再次,需要遵循主导性消费原则。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应将精力放在学习上,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不断奋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学习知识之外,大学生应拓展思维,提升综合素养。在消费心理和行为上,应将知识性消费作为主导方向,而生活方面消费则作为基础保障,精神方面消费则作为文化补充。在生活上不能过于浪费,应继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树立核心价值观,摆正心态,积极面对生活[3]。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综合能力强、素养高的人才。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提升个体适应能力。结合自身条件和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不浪费,遵循适度消费、计划性消费和主导性消费原则,培养良好品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瑾.刍议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J].才智,2017.
[2] 黄开展.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调查分析——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金融,2017.
[3] 甄玉连.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问题研究[J].中华少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