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天天 张岚馨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应当更加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应当更多的关注时事政治,有更高的政治参与热情。然而现阶段大学生时政关注度虽较高,却相对功利。本研究从这个现状出发分析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新使命,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以引导大学生时政关注视角更多地转向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和正确政治立场的树立。
【关键词】大学生;时政关注;功利化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大学生是政治参与的生力军,而时政关注是政治参与的首要表现形式。分析大学生时政关注目的呈现功利化的原因,引导其时政关注视角超越个体,转向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形成科学严谨的政治思维,使其具备理性、独立和客觀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一、大学生时政关注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1.成长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经济增长过快,市场竞争激烈,社会风气浮躁,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观念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响。一些大学生开始把经济利益作为自己对于人生的理想和抱负,变得自私自利。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冷漠和世故,也使大学生缺乏对集体利益的关注。
2.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
在回答“您认为关注时政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几乎一半的同学选择了“考公、考编、考研以及应付期末考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课程实际实施过程中,应有的教学环节沦为形式,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呆板,且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使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对时政也失去兴趣,学生之间普遍形成了一种观念即关注时政就是是为了考试,因此关注时政似乎成了大学生追求政治科目高分的手段,而关注时政的真正意义以及政治价值观的塑造和政治能力的培养却被大众所忽视。
3.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
数字技术引领下的新媒体“井喷式”的发展为大学生关注时政开辟了新的途径,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微博、知乎、头条等新媒体随时随地关注时政新闻,这使得大学生对时政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目前在网络上发布新闻的主体背景复杂,发布的内容良莠不齐,而管理手段又相对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4.自我意识膨胀、社会责任意识薄弱
在回答“您认为关注时政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仅有27.9%的学生认为目的是为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当前社会过度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发扬个性,这使得大学生崇尚自我、价值取向由原来的关注集体向关注自身利益转换。与此同时,校园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学生与外部社会联系很少,参与政治的渠道也是少之又少,这使得大学生政治参与变得极其乏力,导致大学生政治效能感较低,社会责任意识也因此变得十分薄弱。
二、对策思考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为了保障大学生参与政治,国家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大学生参与政治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此外,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还需要拓宽和完善大学生意愿表达渠道,大学生可以通过信访、网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这激发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大学生对政治的自我效能感和政治责任意识,使他们切切实实认识到自己的政治价值。
2.充分发挥党员学生的模范作用
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是宣传时政关注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的最为直接的途径,党员大学生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国家意识、集体观念和政治素养,党员学生要积极组织各种座谈会交流发表自己对于时政的感悟和社会责任、集体意识的理解宣传正确舆论,用先进的、科学的、积极的思想去感染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这样一个党员大学生影响着一周圈的同学,那么无数的党员大学生就会带动无数的大学生,就会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3.高校改变应试教育的思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式和内容
思想政治教学课内外联动,课内慎重编选教材,改善授课方式,由原来的“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和形式呆板的教学模式向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师生平等交流合作,推进主客体的双向互动转变,提高大学生对于时政关注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外注重朋辈教育以及政治研究学习小组和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指导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开展公共服务,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博大的政治胸怀和强烈的公民精神。
4.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据调查问卷显示94.5%的学生选择通过微博、知乎等新媒体关注时政新闻,这表明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关注时政主要途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于大学生时政关注似乎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此时高校必须加大介入新媒体、占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的步伐和力度,抓住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使新媒体为“我”所用。要充分利用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与技术手法通过学校官方qq、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账号发布一些高校专家、优秀教师对于时政新闻的看法见解,以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形成科学严谨的政治思维,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朱红叶. 大学生对热点问题关注度认知度的调研报告—以2011 年温州高校学生为例 [J]浙江传媒学院学,2012.4.
[2] 陈笑. 大学生政治关注度调查与思考[J]人民论坛,2010(14):190-191.
[3] 张辽,齐有伟.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研究[J]教育观察,2017.3.
[4] 包燕玲. 大学生时政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5] 蒋承,黄晓蕾.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时政关注度—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
[6] 郭小平. 黄太萱陕北地区在校大学生对时政新闻关注度的调查与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