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
【摘 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国译界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态度已经由开始的全盘接受发展到现在的颇多批评,该理论对翻译有很大的实用意义。但是和任何一门理论一样,它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在对功能对等理论简单概述的基础之上,从译者主体性以及读者文化差异两个角度对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日后更好的应用该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功能对等;译者主体性;读者文化差异;局限性
一、引言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尤金·奈达被称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在世界翻译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奈达终身致力于《圣经》的翻译,因此他的主要学术研究和翻译联系在了一起在翻译的过程中,他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翻译理论。最初称之为“动态对等”,其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功能对等。这种对等不是形式上的对等,而是意义上的对等它强调的是译者要尽量做到用译语言中恰当合适、地道自然的方式来重现源语言中的内容和精髓,向读者展现出源语言中的信息。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的,其中对中国翻译界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石锡书、杜平,2004:69)朱浩彤(2006)认为这样的理论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所以一时间,这样的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被翻译界大加褒扬,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奈达翻译理论开始质疑,到90年代中期以后,“言必称奈达理论之缺陷”(杨晓荣,1996:8)此时对于奈达翻译理论的质疑大有全盘否定的趋势。不可否定该理论中的确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近年来对于该理论的研究趋于辩证的角度,但是仍少有学者对于该理论的局限性进行系统分析,本文基于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简单分析,浅析其局限性以期更加辩证的看待该理论。
二、文献综述
自从奈达的翻译理论提出至今,大量的研究不断的涌现出来,其中主要的研究是利用理论来分析一些文本类型的翻译,相比较而言,针对理论本身的研究在近年来相较少见。一部分学者选择将功能对等理论同其他的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如陈小伟在2012年从理论核心、对翻译的定位及形式与内容等角度对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2016年,曾力子从翻译思想形成阶段,翻译思想的变化,翻译方法论等方面对刘宓庆与奈达翻译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而杨司佳在2017年对功能对等翻译论与功能翻译目的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理论基础、翻译标准和对译者重视程度等方面来对比两个理论的差异,并在探究两个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两个理论的共性。此外,一些学者还将理论置于中国的翻译界进行了相关研究,张秀娟在2015年探究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中国译论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也对该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梁戈、先蕾、任朝迎三人于2016年选取了2000年到2015年期问中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期刊论文、研究综述等,分析总结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以及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除了以上两种研究角度之外,更多的研究是将视角放于功能对等理论本身,对奈达翻译理论进行分析或简介等,石锡书、杜平(2004)、张燕妮、宋洁奎(2011)等人对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以及较为全观的阐释。
大量的研究表明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界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不难看出在针对理论本身的研究中,对其局限性的讨论仍不够全面。
三、对等理论概述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代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各种流派和思想不断成长壮大,在这其中有两大贡献最为引人注目:奈达、费道罗夫、威尔斯和卡特福德等人将现代语言学带入翻译研究;其次,霍姆斯将翻译学归列为“独立学科”,奈达认为,任何一种成熟的翻译方法无一不以符号编码与解码的基本规则。现代语言学对翻译最有意思的贡献,恐怕就是使翻译工作者解除了前一代人在语文学上的种种假定和臆测的束缚。
实际上,里厄是“对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奈达的对等理论是从其基础发展而来的。受其启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奈达首先提出“形式对等”理论。该理论要求源语文本形式尽可能保持一致。在六十年代末,他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功能对等”。接下来,本文将对“对等理论”中的形式对等、动态对等以及功能对等进行简要概述
(一)形式对等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奈达基于语言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并强调两种类型的对等: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是要忠实地传达出原文内容和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强调“text-oriented”(原文文本),孙致礼认为译文的读者对于原文的语境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把自己视为其中一员,对语境中涉及的原文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都要尽力多加了解。奈达认为相比于形式,在翻译的过程中,内容更加重要一些,如果在无法兼顾形式与内容时,需要以内容为主,暂时舍弃形式上的对等。
(二)动态对等
动态对等,即“从语义到语体,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包含形式对等、意义对等和風格对等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的地位和意义不尽相同。动态对等以表达方式的完全自然为目标,而且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它并不坚持读者只有理解了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才能理解信息。仲伟合指出进行到这个阶段会发现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在心理反应上很相似,因为在这个阶段奈达关注的翻译点从文本形式转向了读者反应。
(三)功能对等
为了使内容与形式都达到对等,奈达进一步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完善,在1986年的著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中,指出功能对等注重内容的传递,并不是单纯的语言对等,而是语言功能和读者心理反应一起对等。同时明确指出形式也是信息的一部分,也要追求在形式上的对等。
四、功能对等理论局限性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圣经》翻译为切入点,创造性地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而中国的翻译界不是把它当作《圣经》翻译理论,而把它当作普通的翻译。甚至把它当作是文学翻译理论,这显然是对奈达的翻译理论的误解。当应用在其他类文本中时,该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一)对译者主体性的忽视
首先,在奈达的翻译理论中,他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翻译思想,但从这个层面来看,他并没有足够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而是在语言形式的基础之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文化语义的传递和译者本身的综合素养是密不可分的,翻译终归是由译者完成,译者的文化背景,文化态度,翻译目的,翻译知识及技能等方面都不可避免的影响着翻译的每一个环节。由此可见,翻译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客观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译者在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对原文客观的再现的一个综合的过程。翻译是一种对不同语言信息进行转换的行为,而不同语言不管在词义上,还是在句法结构以及一些惯用表达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这样的过程需要译者细致的思维活动,在语言的运用上也需要有创造性的发挥。
其次,翻译可以说是一门运用语言的艺术,各种语言的同一深层结构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层结构,反过来同一表层结构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深层含义,这种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间的非一一对应性决定了翻译过程的复杂性、灵活性和非模式性。而针对翻译过程,奈达接受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根据郭建中总结的四个步骤:一是对原文进行解码;二是把原文信息转化为译文信息;三是对译文进行编码;四是对译文进行检验。可以看出,奈达将原本复杂的翻译过程简化成了近乎公式化的转换模式。但在这样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及译者的影响,其中可能包括译者在对原文解码的过程中,在将原文信息转化为译文信息的过程中,以及在对译文编码的过程中有无显著的影响。这些问题均与译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这些问题都是不可能在纯语言的层面解决的,而是依靠译者根据具体的情况能动的解决。
最后,在对翻译进行检验时,奈达认为对翻译的检验主要在于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因此,奈达提出了他检验翻译的一贯标准,那就是,以译入语为归宿,以译文读者为服务对象,以读者的反应来评价译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他贯穿翻译的整个过程,涉及翻译的每一个环节,那么对于翻译中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又为何连对译文进行检验的权利都没有呢?的确,读者对译文有很重要的检验权,因为再好的译文,不管译者对它有多么满意,不管专家对它的评价多么高,没有译者的接受和承认,即使名著也失去了它的翻译意义和社会作用。但是,读者不可能成为译文的唯一评价者。那么专家是译文的唯一评价者吗?译者是译文的唯一评价者吗?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因此,不难看出译文的质量更应该由读者、译者以及专家共同检验,这样才能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来对译文做出全而、合理、公正的评价。
(二)对读者文化差异的忽视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各个文化都有其独有的特征。这种特征会对文化之间的翻译产生障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读者的反应是不可能相同的。这种文化差异卞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历史文化的不同。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它发展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社会条件。中国和英国的不同的历史决定了各自的文化也是不同的。譬如在英语中非常熟悉的表达“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英语中的这一谚语体现出了罗马帝国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所经历的辉煌与壮丽这一历史文化。它所蕴涵的意思是做什么事都不是容易的。而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也有一个相似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是指要想做成某事需要经过长期的辛苦工作。那么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读者对“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和“冰冻三尺,非旧之寒”的理解应该是相同的。就考虑读者的容易理解的角度来看,把“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译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归化的翻译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但英语中,这一谚语就其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体现的是一个富裕而又强大的国家,它代表了罗马帝国是一个大国。这一大国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艰苦斗争与残酷的对外扩张而形成的。但中国的这一谚语却来自十人们对十自然现象的一种体验。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当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翻译成“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时,中国的读者的反应与英语文化中的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中国读者读到的是它的字面意义,而无法体会它在文化方面的意义。
其次是宗教文化的差异。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或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受三种宗教的影响:儒教、道教及佛教。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力一而。在西方,许多人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当感到惊讶时常说“Jesus",遇到困难、危险时说“God save me"。有一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雪芹,《红楼梦》)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Tr.David Hawkes)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这样的翻译从语言结构和读者的理解力方面来说无疑是恰当的。但是“天”这个词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指“天国”、“天堂”的意思。而“Cod”这个单词在基督教里是“上帝”的意思。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是不同的,那么反应也不会相同。
最后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由于历史、社会、宗教、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有差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对同一事件作出的反应。比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就很明显。“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尊贵吉祥、力量和威严,被赋予至尊神圣、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汉语中很多的成语都用“龙”字来表达非凡祥和之意,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藏龙卧虎”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n"是一种能喷吐烟火、凶残可憎的动物,它常常代表邪恶,让人感到恐怖。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儿像"dragon",表示此人飞扬跋复,令人讨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碰到“龙”这个字时,我们怎能期望中外读者的反应是一致的呢?
五、结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虽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适用范围较广,且对于整个翻译界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也是一种有缺陷的理论。因此,在使用时不能盲目跟从。从人与人之间的交際角度分析,这个理论在语言层面是合理的,可以应用于实践层面。但该理论最大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它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以及文化层面的复杂因素,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障碍,降低了其可操作性并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文通过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之处的分析,但是提出这些不足并不是对这个理论的全盘否定,反之是希望可以以一种更加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该理论并以更加适当的方式对其加以使用。此外,本文在分析该理论的不足之处的同时,也揭示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读者的文化差异在翻译效果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 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3] 杨晓荣. 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J]. 中国翻译, 1996(6):8-11.
[4] 仲伟合. 英语口译教程, 下[J].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