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苹霞
【摘 要】复杂断块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一般进入中高一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在空间上分布复杂,措施效果逐年变差,开发挖潜难度大。本文介绍了断块油藏分类及相应井网部署,分析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井网优化研究对策。
【关键词】断块油藏;开发;问题;井网优化;研究
根据断块的形态及油藏特征,可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断块油藏,即半圆形,条带形,三角形,四边形断块油藏,不同的开发井网和注采井网对油藏采收率影响较大,同一形态的断块油藏采用的开发井网及注采井网因不合理,可导致水驱波及面积减小,水淹快。
一、复杂断块油藏分类及相应井网部署
1.1半圆形油藏
半圆形断块油藏為一条主断层与地层形成的“正向屋脊”式(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一致)或“反向屋脊”式(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构造油藏。半圆形油藏一般有边水,砂体分布面积大、渗透率高的这类油藏边水活跃,天然能量充足。对于含油面积小,边水活跃的这类油藏,可考虑利用边水驱动方式采油,将开发井沿构造轴线部署在构造顶部,井距比一般井网大些,以避免井间干扰,这种开发方式开采特征是油井长期保持稳产,含水上升慢,采收率高,经济效益好。
1.2三角形油藏
三角形断块油藏为两条断层同时切割断块形成的油藏,又称天窗式油藏。这类油藏构造高点位于两断层交点附近,由于受两条断层控制,油藏含油面积一般较小,天然能量较充足。开发这类油藏时,要在基本搞清边界断层的位置及构造高点后部署开发井网。对于砂体面积大,渗透率高边水活跃的油藏,在构造高部位部署较少的采油井,可充分利用开然能量开采,开发效果较好。
1.3四边形油藏
四边形断块油藏为四条断层相交形成的断块油藏。这类油藏构造复杂,断块面积小,一般小于0.1Km2,断块之间相互独立,具有独立的油气水关系,由于断层封闭作用,断块内没有边水或边水很少,天然能量不足。开发这类油藏时,分几批部署开发井,首先要部署在油层较厚的部位,了解构造和油层分布,充分利用不同层系井网钻井资料,在控制相对较大的断层的基础上,组合小断层,搞清断块的面积,完善开发井网。
1.4条带形油藏
条带形断块油藏为几条平等或近似平行断层夹持形成的断块油藏。这类油藏通常由同期发育的雁行式或阶梯式断裂将断块切割成条带状,或者是在地堑带不同倾向断层将断块切割成条带状而形成的油藏。这类油藏由于断层封闭作用,各条带为独立压力系统,天然能量不足。
二、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层平面上变化快,层间非均质强,动用差异大
老区储层平面上发育差变化快,经常出现同一个小层因砂体变化大无法实现注水动用的现象。层间非均质强,干扰严重,动用差异大,一类层累计水驱控制程度90.2%,水驱动用程度81.7%;二三类层累计水驱控制程度75.3%,水驱动用程度39.9%。
2.2井况损坏日益加剧,注采井网严重失调
注水压力高、套管老化,水井损坏严重,当年新增事故井明显上升,且修复速度跟不上。2015年底,区块主体注采比1:1.85,与2013年相比下降0.14%,平均注采井距增大56m,井网控制程度、水驱控制程度、水驱动用程度分别下降16.2%、16.1%和20.6%。
2.3一类层水淹严重,挖潜难度大
主体二、三类层水驱动用程度相对较低。尽管一类层地质采出程度达33.3%,但其储量基数大,剩余油仍占全部剩余油的31.56%,常规水驱对提高一类层采收率效果不佳。
2.4开发形势变差
断块油藏区块主体部位井网控制程度高,产能建设接替潜力小。井况逐年变差,高效开发难度大。剩余油逐渐减少,措施效果逐年变差。同时低效井增多,开发效果变差。
三、复杂断块油藏井网优化研究
3.1强化基础研究,评价落实潜力井区
进一步强化构造、储层、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井网优化恢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1)构造及低级序断层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新增的钻井、测井、动态及监测等资料,重点解释、组合区块内的III、IV级或更小的低级序断层及微构造,同时加强对注采关系与静态资料相互矛盾井区的构造解释,力求构造格局与注采关系相吻合,还原其真实构造面貌。
(2)沉积微相及储层研究。在对比划分砂层组的基础上,选择单层或者特征明显的层段作为标准层,根据油层组岩性、岩相变化的旋回性及其反映在电测曲线形态上的组合特征,对油藏主体油水井进行纵横向追溯对比,建立了研究区测井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对油藏主体所有完钻油水井的50个时间单元划分了沉积微相,搞清了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及其所处的微相带,为分析井间砂体连通性、注采对应关系奠定了基础。
(3)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针对现状,根据水井吸水剖面、饱和度测井、新钻井水淹层解释等资料,结合油水井生产历史、生产动态资料、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性描述,定量分析,综合确定剩余油叠合分布状况及其富集井区。
3.2开展经济技术政策研究,提高区块开发效益
在制定方案之前先开展井网恢复方式研究,通过经济效益预评价,进行部署和优化,做好实施过程调整,提升区块开发效益。
(1)井网恢复方式经济界限。依据油藏工程设计和开发投资预算进行井网恢复经济效益预评价。
(2)注采管理政策研究。树立注水开发水优先的观点,探索合理注采政策,提升注水有效率。一是通过低渗油藏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曲线和注水实践,确定老区一类层合理注采井距为280m左右,二、三类层合理注采井距为180-200 m;二是为了尽快弥补地下亏空,根据油藏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动态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注水强度及注采比。
四、认识与结论
(1)根据断块形态及其它地质特征,按照一定的布井方式,部署适合断块油藏特征的开发井网;
(2)对于需要补充能量的断块油藏,根据断块油藏特点及基础井网,采用合理的注采井网,实施注水开发;
(3)断层对油田开发和增产措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双重作用,断裂形成的裂隙以及由此派生的周围的微裂隙可以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和油气富集的场所,同时开发中长期注水造成的不封闭断层又制约着增产措施的实施。
(4)复杂断块油藏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要合理制定不同开发阶段的方案,精细研究,优化评价和实施,是保证老油田有效开发的基础。
(5)建立完善的注采井网是实现老区有效开发的保证,采用成熟、适用、经济的技术手段是提高高含水油藏后期开发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平.复杂断块油田详探与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M.N.马克西莫夫.油田开发地质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