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将世上所有知识汇集在一处,并将其分门别类整理好以便检索,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夙愿。在21世纪,这种知识库的代表有刚满18岁的“维基百科”和其他类似的互联网平台。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用卡片建起了“维基百科”,并提出了史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构想和网络搜索引擎最初的蓝本。
比利时蒙斯城内有栋白色建筑叫曼达纽姆。这座建筑不起眼的外观与响亮的头衔形成鲜明对比:“纸质维基百科”“互联网前身”……
曼達纽姆的创建者是两位比利时人:保罗·奥特和亨利·拉方丹。后者是鼎鼎大名的和平主义者、国际法专家、191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者的名气相对小得多,不过,《纽约时报》称,在专业人士的小圈子里,保罗·奥特被公认为“信息科学之父”。
1868年,奥特出生于布鲁塞尔。他的父亲是成功的企业家,在全球各地销售有轨电车。由于坚信“教室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老奥特不让儿子去上学,而是为他聘请了家庭教师。奥特过着孤独的“书虫”生活,直到12岁才第一次踏进学校。
父亲后来逼着他进了法学院,但奥特没过多久就离开了沉闷的律师事务所,一头扎回书中。1895年,27岁的他结识了拉方丹,志趣相投的两人很快有了个野心勃勃的规划:创建一份包含世界上所有知识的书目索引。
在19世纪末,这样的计划更像狂想。根据曼达纽姆博物馆官方网站的记载,在别人的嘲笑中,两人努力搜集公开出版物的编目信息,还有报纸、杂志、照片、海报乃至其他图书馆看不上的零散资料。奥特的计划被称为“通用参考书目汇编”,它还有个更形象的别名“Palais Mondial”,意为“世界宫殿”。
对数据库来说,整理信息和收集信息同等重要。如何处理浩如烟海的数据使之方便查询,成了摆在奥特和拉方丹眼前的难题。幸运的是,彼时,信息管理科学已获得长足发展。1876年,美国图书馆管理员梅尔维尔·杜威发明了杜威十进制系统,他还将图书编目中使用的纸质索引卡统一为今天人们熟悉的标准规格。
奥特注意到了这种卡片,决定将其作为“世界宫殿”的核心。他将搜集到的全部信息统统编制为卡片,创建了一个包含超过1200万张索引卡的纸质数据库。随着时间推移,索引卡最终超过了1800万张。
英国《独立报》指出,两位比利时人还改进了美国人的发明。1904年,奥特和拉方丹发布了通用十进制分类法(UDC),将所有知识分成9大类,如“语言学、文学”和“数学、自然科学”等,其下包含7万多个细分条目,由此,将书目和图书馆资料精确定位到人类知识谱系上的某一分支成为可能。时至今日,UDC仍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座图书馆中应用。
1906年,奥特和化学家联手,尝试使用微缩摄影技术存储书目信息、文件、照片乃至整本书。这又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发明。
有了可靠的分类和存储工具,奥特和拉方丹顺势而为,于1910年正式提出建立一座记录全世界所有已发表内容的“全球知识之城”,这便是曼达纽姆的起源。
曼达纽姆的功能不限于储存信息,它还接受提问和查询。当时,数据库的创建者的信念相当激进——知识应当允许全人类共享。为此,两人建立了一座拥有150个房间的博物馆,展示数据库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物品和插图,并对公众开放。
据学术信息网站JSTOR介绍,只需支付一点儿费用,任何人都能通过邮件或电报向曼达纽姆发送咨询请求,工作人员则会回馈给用户详尽的资料,和如今的搜索引擎如出一辙。每年,平均有超过1500人向这个纸质数据库提问,话题从澳大利亚土著的回旋镖到保加利亚的金融,无所不包。从这个角度看,曼达纽姆确实称得上“互联网思维”的先行者。
在一战后的重建期,奥特和拉方丹说服了比利时政府。当局在布鲁塞尔政府大楼里为曼达纽姆腾出一片区域,并提供财政支持,使数据库内容日益丰富,涵盖了电影胶片和录音带。奥特希望,有朝一日,人们坐在家中就轻松获得曼达纽姆的服务。
技术的天花板此时开始慢慢浮现。当时,曼达纽姆的资料需要占据极大的空间。奥特打算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信息过载,比如一种纸质计算机。这种设备装有轮子和轮辐,可以摆在桌面上处理文件。但他没过多久就预见到,数据库继续发展下去,迟早会放弃纸张。
20世纪20年代根本没有电子存储,但奥特当时已勾勒出电子存储媒介的轮廓,甚至在1934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提出了脑洞大开的概念:电子望远镜。
如今看来,“电子望远镜”堪称史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奥特描绘了一个“机械的集体的大脑”,它收集世上所有信息,并通过电信网络连接全球。“电子望远镜”通过电话和当时刚刚实用化的电视传递信息,用户使用专门的硬件设备发送请求,查询结果会显示在个人屏幕上。根据奥特的设想,“电子望远镜”的用户还能分享数据并进行社交,他将这一整套体系冠名为“reseau”,翻译过来正是“网络”。
《纽约时报》评述道:史学家通常通过万尼瓦尔·布什、道格·恩格尔巴特和泰德·纳尔逊这样的发明家来追溯互联网的起源,但是,在蒂姆·伯纳斯·李于1991年推出第一款网络浏览器半个多世纪前,保罗·奥特就描绘出了网络世界的雏形,尽管它看上去十分原始,但置身其中,“任何人都可以在他的扶手椅上思考一切”。
奥特苦心修筑的知识殿堂没能最终完成。他的愿望快要开花结果时,曼达纽姆陷入困境。1934年,在竞争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失败后,比利时政府对这个异想天开且没有多大收益的项目失去了兴趣,奥特不得不把数据库从布鲁塞尔搬到荷兰海牙。财政困难接踵而至,他在随后两年不得不遣散雇员、关闭博物馆。
二战爆发后,随着荷兰和比利时相继被纳粹德国占领,这个延续30年的梦想走到了尽头。德军强占了曼达纽姆,将其充作第三帝国艺术品的展厅,数千个装满索引卡的柜子被毁,更多的资料丢失。1943年和1944年,拉方丹和奥特相继撒手人寰。
曼达纽姆从世人的记忆中消失了,直到1968年,澳大利亚研究生雷沃德在故纸堆里重新发掘出这段“神话”。读过奥特的一部分作品后,雷沃德赶赴前者在布鲁塞尔的办公室旧址,出现在他眼前的是宛如墓室的书房和布满蜘蛛网的文件堆。
1972年,残存的纸质数据库被搬迁到蒙斯一家百货公司的旧址。1998年,曼达纽姆博物馆重张开业。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曼达纽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在评语中写道:“通用参考书目汇编被认为是搜索引擎最初的蓝本。”
如今,硬盘取代了文件柜,显示屏取代了纸张,但曼达纽姆博物馆仍被视为发掘被遗忘知识的金矿。“在此有索引的一些书已不复存在,或者,我们从未知晓其存在。”博物馆副馆长德尔菲娜·杰娜特说。
由全职档案管理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一直在整理奥特和拉方丹留下的档案,截至目前,他们只登记了不到10%的收藏品。在今天的曼达纽姆,策展人希望博物馆能够避免其前辈的命运,虽然这里一直在设法融资,但很难吸引游客。
“问题在于,没人知道曼达纽姆的事。”管理员斯蒂芬妮·曼弗莱说,“人们不一定想看档案。你愿意看最新的《星球大战》电影,还是愿意看一张图书馆索引?”
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访客能洞察它的价值,但这个最早的搜索引擎还是在信息技术发展史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2012年,谷歌正式向曼达纽姆致敬,并与其档案中心结成合作伙伴。
“从某种意义上讲,”杰娜特表示。“曼达纽姆创始人心中的乌托邦已经成真。”
(摘自2019年2月28日《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