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知身 允中致和

2019-04-18 16:22陶祖莱
健身气功 2019年2期
关键词:筋膜意念形体

陶祖莱

传统气功练功的方法学根本特点就是“内省”,古人有谚曰:“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但道、儒、释各家追求的目标不同,“内省”运用心意的方法也不同。例如,佛家重禅定,禅(Dana)之本意为思维修,即按佛家教义修定。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进而由定生慧而达于正觉,证得“无余涅槃”,从轮回中解脱。而健身气功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尽其天年。故与之相应的“内省”就是“省身”,即静以知身。

对于气功修炼来说,静(静心、净心、宁神、定神)是核心。致静之途大抵分两类,一是指意念活动的集中专注。不练功的时候,脑子里什么都可以想。练气功就是要通过运用意念,把无序的、散乱的意念活动变成单一的意念活动。即:“一于心,专于意。”古人简称为“一”;二是头脑里什么念头都没有,空空洞洞、恍恍惚惚,虚灵清明,这种境界称为虚静,那是炼功的高级境界,非大众入门之所能。

健身气功是面向当代大众的气功,致静当然是从“一”入手,即“一于心,专于意”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但不同于传统气功里的“守一”之法——守身内之窍(如丹田等);静而知身非守,而是知,知全身的动态变化过程。按人体整体观,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关节、筋膜骨肉(肌肉),气血津精,以及赖之维系而成整体经络系统等都属于人之身形之整体。因此,“静而知身”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怎样将外溢散乱之心意收摄于身内?其要诀在于一个敬字。《管子·心术》有言曰:“外敬而内静者,必反(返)其性”。这里,性是大自然本体“道”之德内化于人的人之人为的本质。(“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故外敬内静,是道家循德求道,修道而得道的入门之匙。另一方面,先秦儒家之修身,“莫径由礼”(《荀子·修身》),而礼之要义有三,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礼记·曲礼》),显然以敬为首务。而敬形诸于行,首先是收视返听。目光回收注于身内,双目垂簾(切勿闭眼,以策安全)。庄子要求“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庄子·徐无鬼》)。可致心平气和,形动则顺自然之性。庄子似乎特别看重“返听”之效,强调“徇耳内通而外于心知”(《庄子·人世间》)。按《黄帝内经·素问》,“肾开窍于耳”,故耳可内向沿脊椎两侧“听”而内通于命门,启“肾间动气”(《难经》)。有意思的是《大佛顶首楞严经》也认为“听根最利”,是佛灭度后修定的最佳选择。至于“收视”,练家有术曰“面南观北斗”,将目光回收于后顶或玉枕,然后返照丹田或命门。此谓性命双修之法,历来为玄门之士和道教中人所重视。

习练健身气功大都始于站桩。而站桩第一步乃“知”人(“我”)立身之处。此“知”非心智之知,而是我自身足下“感知”我立身之地。双足之踵,落地生根,深入地下;同时以双足十趾紧抓地面,扎根于地下,以深其根,固其柢。有如青松根植于苍岩之中,根深柢固,故能顶寒风、凌霜雪而不改其长青之姿容。形体运动时,脚下虚实分明,步步踏实,知自身力之源在地。意念中涌泉入地三尺,接引地之气入于体内,为“我”所用。

习练健身气功之初,神意集中于身形。“知”形体起止之大端,把握要领,使动静合度,动作规范。更要紧的是用意不用力(指肌肉收缩之力,俗称力气,练家谓之拙劲)神意主导,气随意行,意到气至,气力自生。气力是谓内劲。劲应蓄而不发,以利经脉畅达。

掌握動作后,知身知关键在于知腰胯。腰胯为身之机枢,功能上有动静之分。无论是静而站桩,还是桩移形动,都要求胯平稳中正。运动过程中,足下虚实分明。胯整体移动和旋转时要求正而不僵,松而不散,沉稳而又圆活。而腰为全身运动之关键,劲发于腰。下领膝、踝、足之动止;上引背、腹、胸、颈、项、头、肩、肘、腕、掌、指等,运动身形各部。起止之间,动势圆活,肢节相对屈伸,以致形体之柔(实乃刚柔相济,而形于柔);动静之际,意气连绵不断,神形和合无间而气韵自在。《难经》有言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十二难)。气运畅达,则血行随之。腰胯动静和谐,肢体动作到位,则周身气血充盈,濡筋强骨,通利关节,气血贯通于肢体末梢。健身养生是其必然的结果。

另一方面,呼吸随形体之运动而自然调整。生物力学告诉我们,肺和各级气管是一个负压系统(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随形体之运动,顺势调控膈肌之降升,协同肋间肌等之张弛,提高肺吐故纳新和气血交换的效率。同时籍呼吸按摩其他脏器,尤其是促进小肠和大肠之蠕动,从而强化脏器内部的气血运行,从源头上壮经络和畅之势。总之,引动形体、呼吸自然随之,二者相应,促进脏腑气血运行,但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刻意而为。

在此基础上,静而知身,重在体会、体验、体悟练功过程中身形各部在升降、开合、俯仰、盼顾、侧弯、抻拉等过程中,骨肉(肌群)、筋(腱和韧带等)膜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运动较少的胁肋、腹部(自中脘至少腹)、腰臀、腹股等部肌骨筋膜之间的相对运动。古人认为,若练气功而不练筋膜,则气痿而不能宣达流窜于经络,气不能流窜,则筋不能坚固。故不同层次筋膜之牵张至关重要。

人体组织形态学告诉我们,组织间质是由基质网络等构成的多孔介质,其间充满着组织间质液和游离气相物质,它们大多数是细胞代谢排出的无序物质,气功锻炼过程中筋膜层层牵张将促进组织间质液的流动,提高其输运效率,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力-细胞生长关系的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网络(extra cellar matrix)形成了细胞生长的微环境,胞外环境中应力分布和力-化学耦合作用以及力-电效应,制约着细胞内外的物质输运和细胞形态及细胞内微结构的变化。进而引发细胞重建(remodeling)过程。细胞外微环境的变化→细胞微结构和细胞质流动以及细胞器分布的改变→细胞核膜内环境的变化。如前所述(第二节之(四)),基因表达调控是基因组和细胞内、外微环境协同作用的动态选择。若细胞外微环境偏离其正常稳态必将导致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失误概率增大,且随时间的积累而俱增。从而引发非传染性慢病(NCD)等。以人们闻之色变的癌症为例,J. Blech(《无效的医疗》,2005)指出,人体内(尤其是腹腔中)总是有为数不少毫米、亚毫米尺度的小肿瘤,它们都是良性的,存活一定时间就会自行凋亡而消失,但同时新的小肿瘤又会生成。这是常态生理过程。但一旦细胞微环境之稳态因代谢产物之滞留而被破坏,细胞内、外相互作用失衡,将会导致基因表达、调控失误,有可能使微血管长入小肿瘤。那么,小肿瘤就不会自然凋亡而消失,反而会疯长而癌变,形成恶性肿瘤~癌。按中国传统医学的说法,组织间质液中代谢产物滞留,日久间质液变稠而变成痰饮(无菌性炎症)。再进一步,痰从胶态因凝而固,变成推不动、化不开的固态存在,名之曰“岩”(嵒),即癌。显然,炼功过程中抻筋抜骨引动各层次筋膜之牵张,从而促进组织间质液流动,以免使痰湿壅积对于预防癌症的意义重大。当然,化学性/生物性中毒(如黄曲霉素等)引起的细胞癌变不在此列。但炼功所致筋膜的牵张运动对防止癌样细胞增殖而形成病灶亦有重要作用。

《淮南子·泰族训》说得好:“四肢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而百脉九窍莫不顺。”这不仅可驱外邪使不滞留于内而酿成祸患;更要紧的是以此防止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由此而引发。

更进一步,在“静而知身”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体味、领悟,腰间命门和腹部神阙(肚脐)之动静。并不失时机以神意导之使两者张歙吞吐,阴(神阙)阳(命门)调和;进而感知带脉(或佛家密宗所言之“脐轮”)之舒缩、流转。《难经》曰:“命门者,诸神精<注:指五脏之精和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脐下肾间之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脉之根本,故名曰源”。据此,以人(“我”)之神意,协同命门之开合和神阙之出入,以启动并促进人(我)和与生俱来的先天元气与脾胃化生之水谷(五味)之气和由呼吸之气籍心-肺协同而化生之胸中大气(宗气)相融合,“并而充身”。由此炼功便踏入了一个新境界之大门。而人的生命运动的稳态亦将随之而跃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这种境界的写照。这里关键在于“恬淡虚无”,此时识神之处世、应物、待人、治事无碍于元神之清明。“事来则应,过而舍之”,“物至则应,过而舍之”(《管子·内业》)。真意显现,真气自然而从之;只要人(“我”)之精神内守而不(或少)外越,便可以防治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Ⅰ型除外)等非传染性疾病(NCD)以及新老传染病之侵害,而心明神宁,则各类精神卫生问题亦将迎刃而解。

至此,静而知身进入了内而“省身”之境。此时就不该、不能也不必以意念导引行气了。真气自循经脉而行,而神(元神)意(真意)照察而制之。故《黄帝内经·素问》直截了当地说:“真气者,经脉之气也。”至此境,呼吸之调整(在神意控制下)或可有助于真气之运行,但具体方法因门派而异,且需个性化的及时指导。

应当强调指出,《难经》说:“呼出心與肺,吸入肾与肝”。“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那是就真气之出入运行而言的。切不可与健身气功调整呼吸之气混为一谈!

至于“允中致和”有三重含意。一是精神专注过程中意念之火候之把控。孟子说得好,“心勿忘”,“勿助长”(《公孙丑》)。勿追求过往炼功过程中曾经体会过的愉悦和舒适;亦勿恐惧炼功时曾经出现过的形体之疼痛、不适,或情绪中没来由的惊懼和不安。如《管子·心术》所言,“物至则应,过而舍之”,“事来则应,过而舍之”。二是在形体运动过程中,足下虚实分明,人体重心落于双足和尾闾地面投影构成的三角形之中。始终保持腰胯中正,关节稳定(尤其是膝关节,屈膝时膝之投影不超过足尖),且髋、膝、踝、肩、肘、腕、指协调运动,脊柱中正而以自然生理弯曲为中线作小幅度摄动。形体整体在炼功过程中正和谐、协同,且由谨守规范→心无(忘)规范,而形动无不中矩。这是“允中致和”日积月累所导致的境界的跃升。

更为重要的是:“允中致和”就是在炼功过程中涵养道德,陶冶心性。成才心理学的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人能否成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格性因素,尤其是自律性。智商之类是微不足道的。而气功锻炼能否健康心身,增益智慧,以及其功效之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能否持之以恒,且持恒之心志,常守不渝。故认真炼功,并坚持不懈,使之成为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是对人(“我”)之自律能力的锤炼。进而陶冶自我之心性,完善自身之人格,唤醒内秉之智慧,以达身心兼美之效。

《论语·子罕》有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乃气功修炼和日常生活里“允中致和”之纲要。

综言之,“静而知身,允中致和”是修习健身气功的首要因素之一。管子曰:“人能正静者,筋信而骨强”,“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持之以恒,则“道可得矣”(《心术·下》)。

由此看来,不仅是习练健身气功之第一要素,也是道家循德求道,修道而得道的入门途径。

(摘自《健身气功导论》)

猜你喜欢
筋膜意念形体
菜市场离我只有一百步
筋膜枪是“放松神器”吗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意念修复功法
太极拳推手练功“用意”浅悟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成拳之秘站桩入门的核心意念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