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老人”公共交往空间的适宜性设计研究

2019-04-18 00:45程文欣王艳晖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交往公共空间

程文欣 王艳晖

摘 要:截至2016年,中国已有1800萬随迁老人,他们为了照顾子女,到陌生城市生活。由于文化差异、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生活不适应,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如今,这种现象已经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从公共空间设计方向出发,探讨适宜随迁老人的公共交往空间,分析其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并根据随迁老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的需求,提出有效的设计策略,从而提高随迁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他们的城市社会融入提供相关的途径。

关键词:随迁老人;公共空间;交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随之不断增加。由于年轻人大多选择在城市创业发展,同时受到中国传统观念、家庭结构、养老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老人为了能够陪伴子女或照顾子孙,离开日常生活的故土进入城市,成为“随迁老人”。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随迁老人总数在城市人口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因此,本文以随迁老人的精神诉求、身体机能状况、行为方式以及公共活动等为依据,加入扬·盖尔的PSPL城市公共空间的调研法及理论指导,打造适宜随迁老人生活习惯,及促进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的公共交往空间,帮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一、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随迁老人是指为了子女在异地拼搏、照顾第三代从而背景离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中生活的老人,又称“老漂族”“城漂老人”等。随迁老人在城市社区融入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老人在异乡缺少归属感,内心孤独;其次,家庭成员教育程度、文化差异、生活观念、习惯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代际矛盾,使得老人更加需要被关爱;同时,随迁老人的活动范围大多固定,交往范围小,朋友少,生活环境不适应,缺少关怀,成为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

二、随迁老人对公共交往空间需求分析

(一)减少孤独和心理压力的互动诉求

随迁老人的精神状况相较于城市中的老年人来说,情况更为复杂。经调查,随迁老人心情不愉悦、失眠担忧以及心理压力等负面状况高于本地老人9%以上,这对老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威胁。随迁老人的精神特征主要呈现为三点:一是孤独感,随迁老人一直生活在故乡,亲朋好友也都还在老家,而他们为了照顾后代远离家乡,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后,会更加孤独不安;二是自卑感,随迁老人当中有部分老人来自农村,对城市生活手足无措,并且他们在农村形成的生活习惯被打破,在城市中除了每天做家务活外便无其他活动,可能会感觉自己并无用处,产生心理自卑感;三是抑郁感,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容易焦虑不安,随迁老人亦是如此,大多随迁老人一人来到城市中,另一半依旧留在老家,两位老人相互挂念对方身体,长此以往,老人容易出现失眠、不安等状况,抑郁感也随之而来。

随迁老人精神互动诉求对公共空间的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老年人的精神诉求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健康需求,老人到一定年纪后都会关注养生之道,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长寿;其次是家庭和睦,随迁老人更加看重家庭关系,和睦的家庭环境会减少老人的心理压力,使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再次是喜爱安静的生活环境和娱乐性的需求等,提高随迁老人生活质量并不单单是给予他们一些物质的生活必需品,更是给他们心理的关怀,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使其更好地融入在城市生活中。

(二)适应老人身体机能退化的健身需求

在公共空间中,扬·盖尔认为公共空间遵循人性化设计的基础是把握人的知觉和行为。随迁老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出现退化的趋势,老人可能出现反应迟钝,听觉、嗅觉、触觉以及视觉能力下降。据研究,老人在达到70周岁时生理机能下降明显,身体出现大幅度萎缩,因此,创造适宜他们活动的公共空间,一定要根据他们身体机能所退化的尺度,才能创造适宜他们的空间环境。

随迁老人大多算不上高龄老人,所以他们的生理需求几乎都体现在视觉、触觉、听觉环境方面:老人上年纪后视觉下降,对色彩、光线的感知能力下降,色彩对于烘托空间氛围有着明显的作用,老人多喜色彩明亮、有辨识性的场所[1],因此空间中需要强调的节点应当颜色鲜明,把握老人的视觉特点;老人随年龄增长,虽听觉下降,但嘈杂声音会使老人感到烦躁,安静的空间环境会使老人放松,得到清净;由于老人的身体新陈代谢功能下降,老人容易出现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的现象,夏日他们喜欢在通风树荫下活动,冬日喜欢在太阳下背风处活动,这种感知需求在公共空间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适应老人行为活动的愉悦需求

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通过PSPL调研法,观察他们每天的活动地点、在公共空间中哪里停留时间较长、何时会观望何物以及与何人在公共空间中交流等。只有充分了解空间中影响随迁老人使用公共空间的因素,才可以针对性地设计适宜随迁老人的公共交往空间,从而创造适宜随迁老人的公共交往空间。

大多随迁老人来到城市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照顾第三代,因此,根据孩童的年龄不同,老人的行为活动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将孩童年龄段分为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从而对老人行为活动进行概括分析(表1)。

由表1可知,随迁老人在孩童的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但存在许多相似点,老人早上大多会早起买菜、晨练、散步、休闲活动等,通过对老人行为模式的观察研究,在老人出行的节点上多做考虑,设计促进老人交往的公共活动空间。并且老人出行活动范围距离小,几乎都在宅域空间内,这种空间给老人会带来安全感、亲切感,住宅区的公共空间对随迁老人的影响十分大。同时,不同老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不同,也存在不同的行为活动。身体健康且善于社交的老人会经常与人交流、下棋、跳舞等,而相对自我封闭的老人更喜爱安静的场所,更缺乏安全感,因此,老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决定了其不同的空间需求。

三、随迁老人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一)老人与孩童的复合型公共空间设计

研究表明,成人带儿童进行户外活动时最高概率可引发社会交往活动[2],随迁老人出行活动有大部分时间是陪孩童出来散步,通过孩童可促进老人的交往,调查发现,携带孩童的老人更容易与同样携带孩童的老人相互交谈。复合型公共空间在选址上要远离城市道路,避免车辆干扰,在设计上还应注重老人不同的年龄阶段,打造适宜不同老化程度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在空间中,要重点满足代际共享的公共空间设计要点。针对孩童的空间多打造球类运动场地以及游乐设施,使孩童愿意来此空间嬉戏玩耍。老人的公共空间要具备休憩、聊天、娱乐等功能,要充分考虑老人心理因素,老人活动空间应半包围儿童空间,使老人放心在此交流,而不是紧盯孩童,产生不安定感。并且空間上避免出现高差,老人和孩童都是弱势群体,多高差的空间环境会产生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同时要增加防雨避雨措施,考虑气候因素。此外,针对随迁老人的特点,在空间中多使用传统自然材料以及富含地方特色元素的设施,可增加老人的归属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在新环境中。

(二)适宜老人交往的公共空间细部处理

1.道路空间

随迁老人在城市中主要出行方式都是以步行为主,并且大多数老人认为步行是日常的健身活动。散步锻炼会使老人心情愉悦,促进他们的交往交流。步行道路首先应人车分流,步行道要安全,方便到达各个住宅楼[3]。其次,步行道路铺装应当选用质地较软的材料,尽量减少道路高差,如若存在地势因素,也以斜坡代替,但斜坡坡度需缓,有防滑措施,符合老年人生理特征。再次,老人在散步时更喜爱曲折环线,并不喜尽端式道路。在设计中,老人一般步行5分钟需设置座椅,并满足三人同时就座需求[4],通过曲折道路在每个转折点可形成半封闭休息区,结合座椅以及平台,形成富有节奏的变化。

2.绿地空间

住宅小区的绿地空间应与整个小区面积的较大比例,植物具有观赏性,可丰富空间层次,改善生活环境,并且植物会使人感到心情放松,观赏植物以及具有地域性的植物也会使老人有归属感、认同感,对于随迁老人来说,观赏植物也是种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在小区内,可设置一片园艺区,供给随迁老人培育植物、自己动手种植。许多老人对种植都存在一种情怀,通过种植-护-收获这一过程,使随迁老人消除部分心理问题,同时,他们也可在此结识新的朋友,扩大交际圈。在此,应当注意避免种植有毒、带刺以及有刺激性的植物,尽量选取具有观赏性,气味清新的植物[5],并且园艺区要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条件,尺度不宜过大,从而打造适宜老年人的公共交往空间。

四、结语

随迁老人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城市,为城市建设者们分担生活压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是城市社会中需要被关爱的群体,因此,提高随迁老人生活幸福指数是目前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热点。住宅区的户外公共空间作为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在使用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通过增加适宜随迁老人活动沟通的公共空间,丰富老年人的人际关系,使其孤独感下降,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让他们幸福快乐地安度晚年。本文借鉴扬·盖尔对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手法,以人为本,将随迁老人的精神诉求、身体机能以及行为活动方式的特征作为设计的参考数据,从而营造一个适宜随迁老人交往的公共空间,有效地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中。

参考文献:

[1]栾天茹.公共空间设计的色彩应用[J].设计,2016,(15):48-51.

[2]张玲玲,杨绍亮.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活动行为特征及空间布局关联性初探:以苏州园区邻里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18,(8):82-86.

[3]周燕珉,刘佳燕.居住区户外环境的适老化设计[J].建筑学报,2013,(3):60-64.

[4]林文洁,汤丽珺.老年人可持续使用的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研究:介助·介护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特征及空间设计建议[J].华中建筑,2013,(5):60-67.

[5]秦梁.城市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交往公共空间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交往框架的构建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