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组读,在比较中求同探异

2019-04-18 00:53王红方卫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2期

王红 方卫成

【摘要】诗词组读,就是把主题相关联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诗或词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展开教学。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牧童》《清平乐·村居》教学为例,探究其“基因”的异同,在比较中提升品词赏句的能力。

【关键词】诗词组读 求同探异 品词赏句

诗词组读,就是把主题相关联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诗或词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展开教学。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牧童》《清平乐·村居》教学为例,通过探究其“基因”的异同,在比较中提升品词赏句的能力,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古诗词组读基本策略。

一、在文本解读时比较。解码基因的异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仔细研读教材,可以发现《牧童》与《清平乐·村居》不仅主题相似,而且在意象选择和遣词造句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一,在比较中解码共性意象。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散发着永久的魅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着一个共同的基因——意象。我们解码出两首诗具有相似的基因。不论是《牧童》还是《清平乐·村居》,首先都是将儿童作为最为重要的描写对象。其次都是从“草”的环境渲染人手,“草铺横野六七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两首诗一开始就展现了自然环境与童年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都是从“声”的环境烘托入境,“笛弄晚风三四声”“醉里吴音相媚好”,无论是悠扬的笛声,还是带着醉意的谈笑声,都把人带人生机勃勃、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之中。教学时,如能将这些共同的意象进行有机组合进行比较学习,不仅能将寥寥几十字的古典诗词读出情味,品出情境,还能引导学生建构起古诗词组读的新方式。

第二,在比较中发现遣词之妙。古典诗词讲究遣词造句,言约意丰,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在这里诗人在描写儿童情趣时,不约而同、独具慧眼地选择了动词“卧”。“不脱蓑衣卧月明”,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自由自在,无牵无挂。“溪头卧剥莲蓬”,小儿子趴在溪头,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通过动作的细节刻画使孩子天真、活泼、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可谓一字千金。

基于这样的解读,改变了传统的逐首教学各自为政的教学样态,通过寻找共同基因进行组合学习,能够较好地进行系统学习,也符合编者的意图。通过诗词内容以及语言现象建立诗词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同中探异,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为组读奠定基础。

二、在整体感知时比较。定位学习的起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教师精心设计预习单,让学生反复朗读,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比较、发现,找一找《牧童》和《清平乐·村居》有哪些共同点?

经过细致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全班54个学生有42个学生在整体感知时已经发现了两首诗的相似之处,即“对象都与儿童有关”“内容都表现了童年情趣”,也就是说学生对两首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把握。第二,学生们在预习时不仅关注了内容,还关注了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其中有9个学生发现两首诗在环境描写时都选择了“青草”这个意象。

根据单元学习提示“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起点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围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童年生活情趣的”将两首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展开联动教学。该教学设计有以下三点优势:第一,符合本组单元教学要求,紧扣单元教学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即便是两首诗组合教学,也是从学生可知处入手,降低古诗组读学习的难度;第三,架起了两首诗之间组合的桥梁,帮助学生串联相关知识,构成知识的有机体,保证了两首诗能在同一层面上感知和理解,学习起点一致,便于整体推进教学流程。

三、在品词赏句时比较,揣摩炼字的真功

在古诗组读中,教学不囿于一首诗,而是整组比较理解,学生反复品味语言,触击语言内核,感悟会更加深刻。

根据上述两首诗在遣词造句上的相同点,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整体关联感知,找准相关诗句

把最能体现童年生活情趣的诗句画下来。

(二)分步学习体会,感悟童年情趣

1.学习“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你觉得这两句诗中什么地方最能讓你感受到古代儿童的童年情趣?

(2)移情体验,口语表达:你晚上吃饱了,一般都会干些什么事呢?

(3)仿写体会: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

(4)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2.学习“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三个孩子都在干什么事?

(2)感悟“卧”字的妙用。

(三)组合比较感悟,领悟“卧”字妙处

在比较阅读中,教师紧扣诗眼,分三步展开。第一步学习古诗《牧童》: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诗句仿写。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感知童年生活的情趣。第二步学习《清平乐·村居》:借助图画深入理解“卧”的内涵,然后通过对“卧、趴、躺”的比对,深刻领悟“卧”更能表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精妙作用。通过用字的精准度比较,引导学生从事物表面现象找出本质差异,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给学生创造了参与课堂讨论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古诗遣词造句之妙,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三步组合比较,在发现遣词造句共性中逐步领悟诗人炼字的精心和用心,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赏析古诗的兴趣。

四、在体会诗情时比较,感悟意象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如何人情入境?必须紧扣意象。诗词组读,如何在比较中体悟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充分感悟童年生活的情趣呢?

第一板块:从“草”的环境渲染入手

(一)读读第一首诗中写景的句子,说说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

(二)再读词中写草的句子,说说草有什么特点

(三)比较思考:在环境描写中诗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选择“草”这个意象

“青草”的意象选择,相较于动词“卧”字而言,稍显隐蔽。但是在预习中也有9个学生发现了这个共同点。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教学《牧童》时,教师紧扣一个“铺”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草的茂盛和草地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为感悟童年情趣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而《清平乐·村居》中“溪上青青草”,诗人开篇就用素描的手法,勾勒了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活动也安排了一个特定的背景。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溪边青草朴素安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此基础上,适度联系辛弃疾的生平资料,进一步感受诗人借景抒情的精妙之处。

在分散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组合比较,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选择“青草”这个意象?通过共性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迅速掌握两首诗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建构起“古诗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表情达意上有特殊的表达作用”的认知,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板塊:从“声”的环境烘托入境

(一)感悟“笛声”之悠然

第一,读读诗句,说说诗句大概意思。

第二,晚风中,炊烟袅袅,听着晚风中飘来的悠扬笛声,你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二)感悟“吴音”之情趣

第一,读读句子,说说“相媚好”的意思。

第二,一对老夫老妻,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用方言说些什么逗趣取乐的事呢?

(三)想象“声外声”之热闹

开心的笑声回荡在小溪边。此时,你似乎还能听到哪些声音?

(四)比较提升,整体建构意象作用

对于“声音”的比较,学生容易发现的是显性的笛声,不容易发现的是隐性的“吴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说文解字》中“音,声也”的释义,引导学生发现两者选择的都是“声音”这个意象。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这一共同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教学《牧童》一诗时,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情,通过移情体验,说说“听着晚风中飘来的悠扬笛声,你有一种怎样的感受?”白天有老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世外桃源的生活,让学生感悟到安然与恬静,自然与放松。教学《清平乐·村居》时,让学生多次进行想象:老夫老妻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用方言说些什么逗趣取乐的事呢?除了听到老夫老妻充满乡音的谈笑声以外,还会听到哪些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充分想象,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古诗词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所表现的形象时,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声外声”感悟诗歌表达的无限意境,感受其乐融融的乡村童年生活的场景,感受诗人内心充满无限柔情和温暖的心境。共同的意象承载着有温度、有厚度、有宽度的童年生活的情趣,彰显了诗歌清新、宁馨的意境。通过两首诗在“意象”选择上的共同性的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侧面纵深发展,拓宽了他们思考问题的广度,激发学生提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新颖见解,使学生的思维灵活而具创造性,开阔而具深刻性,在学生脑海中建构起古诗意象与表情达意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组读为基本形式,以比较为基本策略,把比较过程中零散的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发现炼字、意象与情感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