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项群训练理论是应运动训练问题研究的需要而创立的。在按照特定属性对众多竞技运动项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建构了项群训练理论体系,并展开了各个分群训练理论的研究。
项群训练理论的创立丰富了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但是,“项群”认知却不仅仅适用于竞技运动训练,凡有运动项目的地方,就有项群的存在。无论是运动训练,还是体育教学;无论是体育场馆,还是体育服装;无论是运动健身,还是体育管理;无论是运动生化,还是体育心理,处处都表现着项群特征,处处都可以进行项群分析。大量的案例展示,项群训练理论已经超越了运动训练学的边界,逐渐拓展为项群理论。
项群认知的拓展,首先从竞技体育学中起步。在人类竞技体育活动中,运动训练活动毫无疑问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竞技体育完整的活动链条上,还有运动员选材、竞技参赛、竞技体育管理等其他重要的组成部分(图1)。“项群”的划分,同样存在于竞技体育活动链条上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之中。
图1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构成
与运动训练类似,在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其他领域,同样会遇到整体研究难以概括,分项表述不易深入的弊端。因此,运用“项群”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分群研究,已体现在竞技体育学多学科体系之中。
运动员选材的目的是挑选适合特定专项竞技需要、具有突出专项竞技潜力的少年儿童加以培养。由于在少年儿童阶段,运动员的发育还远未成熟,许多先天性遗传性状难以充分表现出来,其竞技潜力的专项指向常常难以确定;但可以较早地确定被选少年儿童竞技潜力的项群指向。因此,项群选材常常可以早于专项选材组织实施。
例如,身材精干、机灵轻巧的少年儿童,可以体操、跳水、蹦床、技巧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为培养方向;预期高身材的少年儿童,可以篮球、排球和跳高、跨栏等对身高有明确要求的项群为培养方向;肌肉中红肌纤维比例较高、心血管系统机能突出的少年儿童,可以中长跑、长距离速度滑冰、公路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群为培养方向,进行初级的基础训练。随着其先天性竞技潜能进一步显现,即可逐渐转入特定专项的训练。
田麦久等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第12个专题中首次从项群的视角提出了“不同项群运动员的体能选材”[1],认为由于运动员选材针对的是运动员的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因此,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划分的同一项群内部,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例如,在耐力性项群中,跑、游、骑、滑都对运动员以耐力为主的运动素质和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的身体机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格斗对抗性项群中,柔道、摔跤、拳击都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发展的力量和专项耐力素质,以及肌肉组织的高度耐酸性。这就为运用项群理论进行选材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同时还认为,体能特征是运动员早期选材的重点。
蔡睿等论述了“不同项群科学选材的特点与要求”[2]。例如: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与速度性项群选材时,要选择快肌纤维比例高、神经活动强度高的少年儿童,重视受选者磷酸原能量代谢、高肌肉活动强度的发展潜力;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选材时,要选择三维空间定位准确,艺术表现力、乐感、美感较好,动作速度、爆发力、协调性等素质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儿童少年;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选材时,要选择性格坚毅、情绪稳定、沉着冷静的参训者;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选材的基本要求包括:性情勇敢、自控力强、抗摔、抗击打能力强,爆发力、四肢动作速度、躲闪速度优秀,能量代谢以无氧为主,肌肉活动强度较大。
在运动员的多年培养过程中发现,有时运动员改换训练项目,会更快地提高专项竞技水平,称为转项成才现象。例如,早期进行体操训练的儿童少年转练跳水、蹦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同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会取得很好的成绩。我国第1批曲棍球选手是从足球运动员中选拔而来,著名男子跨栏奥运会冠军刘翔也是由跳高转项练跨栏。1993年,王大卫研究指出“同群转项的成功率最高”[3]。近年来,陆续有多项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
项群认知在竞技体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参赛理论”中,具有极高的契合度。竞技参赛是运动训练的延续,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用于诠释和阐发竞技运动项目集束性特征的项群认知,自然被广泛应用于竞技参赛过程之中。
无论在参赛准备阶段、赛程中,还是在赛后调整转换阶段,运动员都可从同一项群其他项目的理论认识及实践操作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例如,耐力性项群赛前的高原备战,集体对抗性项群的模拟比赛,举重、摔跤、拳击、柔道等格斗对抗性项群选手的体重控制等。
在竞技体育活动的完整链条中,管理科学是无所不在的。竞技体育活动是按运动项目组织进行的,运动员按不同的项目参加训练,所以,竞技体育活动的大量管理问题都离不开对竞技运动项目的管理。
当前我国专业运动训练主要由国家和省市2级组织实施,国家和各省市都建立了若干个竞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对国家体育总局14个夏季奥运项目管理中心所管理的运动项目依主导竞技能力进行的项群归属分析表明,足球、篮球、排球、网球4个管理中心所管理的运动项目为单一项目;射击射箭、水上运动、拳击跆拳道、体操、乒乓球羽毛球5个管理中心所管理的多个项目均归属于同一项群;自行车击剑、举重摔跤柔道、田径、游泳、手曲棒垒球5个管理中心,由于场地、历史传统等原因,所管理的运动项目包含了归属于不同项群的多个运动项目(表1)。应该说,国家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主体设置与项群的主流划分是非常吻合的。
表1 我国14个夏季奥运项目管理中心运动项目的项群归属
大型赛事动辄设立几百个竞技项目。例如,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设立了28个大项、302个小项;2013年召开的第12届全国运动会则设立了31个大项、350个小项。为管理好如此多的竞技运动项目,依据某些竞技运动项目的集束性特征进行项群管理,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在竞技体育管理的其他领域,如竞赛组织、场地器材、规则制定等方面,也都运用项群认知诠释和解析各自面临的问题。例如,刘淑英预测了不同项群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4]。(1)体能主导类诸项群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追求成绩的“更快、更高、更强”;竞赛条件更公正;制定程序更加规范;提高竞赛的观赏性;使竞赛更人性化。(2)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追求动作评判和打分的公平、公正;继续对难度的追求和探索:“美”是本项群竞赛规则的不变追求;“难”与“美”兼顾;更加人性化。(3)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保持判罚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继续保持对发球的限制和调整;努力推进攻守平衡;通过赛制改革控制比赛时间;不断提高比赛的观赏性。(4)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保持判罚的公正、合理;不断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加大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努力推进比赛的攻守平衡;积极开发项目的商业价值。
项群认知的产生,为体育学其他领域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项群训练理论中所提出的主流分类体系在体育学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些学科也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工作的需要,构建了独特的分类体系。项群训练理论从运动训练学领域向体育学理论体系的拓展,已取得了显著的科学效果。
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管理科学涉及广阔的领域。不论是体育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还是社会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管理、健身体育管理,都与体育活动项目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会运用项群认知和项群分类,服务于自身的理论研究和活动实践。
例如,体育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对群众主要参与的运动项目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各类型项目与不同人群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的对应关系,以利于提出相应的群众体育发展策略。仇军等[5]将体育活动项目分为舞蹈健美类、消费休闲类、球类项目与武术跑步类;杨风华[6]将其分为休闲传统类、韵律表现类与对抗竞技类;栗锋等[7]将其分为体操、健身器材类、球类、消费与休闲类、民族传统体育类。这些分类虽然标准不甚统一,也存在交叉或重叠,但可以基本反映出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倾向、方式及负荷强度等特征。
马国义等[8]从文化学视角分析了我国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落后的原因。他认为,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是集对抗、快速、多变、个人魅力与集体合作完美结合为一体的典型的竞赛项目。这与我国重文轻武,重静轻动;重规则、重群体,轻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中庸、和谐,轻竞争的传统文化相冲突。由此提出,与政治、经济、思想、生活方式等其他领域一样,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是中国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
钟明宝[9]针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产业化发展滞后的现状,进行了市场调查与分析。他认为,表现难美性项群的主要特征是将高难技术与优美表现有机融合,因此,在竞技运动向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分化出以适应比赛的以难度为主的竞技型运动和以适应商业化运动的侧重于审美欣赏的表演型运动。市场调查显示,表现难美性项群的潜在市场较大,女性喜欢程度高于男性。
赵汝梅[10]对举重、跆拳道、散打、田径、篮球5个项目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不同运动项目或项群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认知风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直接竞技类项群体育专业大学生比间接竞技类项群专业大学生场独立性程度高;技能主导类项群学生比体能主导类项群学生场独立性程度高。
不同运动专项对人体产生的适应不同,对力量、爆发力、耐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需要各有特点。有关不同项群的能量消耗和营养补充的论述在许多运动营养学著作中都有所体现。例如,朱俊全的《现代运动医学机能评定、医务监督、临床诊疗与运动性伤病防护、保健康复及营养实务全书》、王洪祥的《体育保健学》、曹建民的《体能与营养恢复》、陈吉棣的《运动营养学》等。另外,关于不同项群营养的论述也在许多大学公共体育教材中有所涉及,如李建森的《大学体育》、马春建的《体育与健康》等。
陈吉棣[11]在主编的《运动营养学》中提出,“考虑不同项群训练在力量、耐力、爆发力、协调性、反应性等方面的不同侧重,运动员在营养需要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其中,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要注重糖原储备、体液补充、铁和钙的摄入;爆发性项目运动员膳食应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同时注重肌酸、糖原、生长激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灵敏、技巧性项目运动员为保证紧张神经活动过程的需要,食物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磷等营养;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能量消耗较高,膳食营养应注意全面和平衡,并在长时间的训练或比赛前及过程中确保碳水化合物及糖的补充。
《体育心理学》[12]在运动归因的章节中,指出影响运动归因的外部原因包括运动项目特征。认为:跳水、体操、花样滑冰等由裁判评分决定竞赛结果的项目,运动员往往将运动成败归因于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而田径、游泳等依据客观标准决定比赛结果的项目,运动员则往往将成败归因于内部、稳定和可控的因素。
体育教学的工作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具体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运动训练的工作目标是提高运动员参与特定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两者的工作目标不同,但都与运动项目密切相关。可以说,体育教育学科是接受并运用项群认知和项群分类最便捷、最实用的学科。
许多教师在专项教学中借鉴同群项目教学方法。例如,武川洪[13]将体育学院运动系网球专修课程进行调整,在不耽误网球学习的同时加入同属执拍隔网对抗类项群的乒乓球和羽毛球专业学习,让学生在4年的专项学习中掌握更全面的技术及理论知识。实验证明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刘青[14]在《我国网球女双系统分析与对策》一书中,在探讨网球女双制胜规律前,分析了与网球同项群的竞技项目的特征及制胜规律;樊莲香[15]在《难美项群中身体动作表现研究》一书中,借鉴舞蹈理论的相关成果,对难美项群各项目规则的艺术性内涵进行了剖析。
有些学者对教学项目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理论。贺新武等[16]认为,应把各田径教学项目之间有密切亲缘关系的内容组合在一起,用项群分类的办法充实田径教学内容。 兰彤等[17]在广义进化哲学视角下,从类群运动技能习得规律的相似性出发,归纳类群运动项目种系发生时的核心要素,构建以自主适应和博弈适应为标志的分群教学理论体系。
其他有关教学内容分类的研究还包括赵厚亚的《项群理论与田径教学》,刘永东的《项群归类组合教学的研究与应用》,林萍仙的《高校田径项群归类教学模式的研究》,乔柱的《运动技术教学的项群特征初探》等。
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的拓展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这个拓展不是偶然发生的,说明在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实践中,在学科体系庞大的体育科学研究中,项群认知、项群分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普适价值。
体育运动展现了丰富的多元特征。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有着不同的社会活动、操作形式、参与人群、评价标准。但无论哪一种体育活动,都与运动项目有关。在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运动项目,而且还在不断创造、衍生出新的体育运动项目。运动项目是所有体育活动共有的结构要素,运动项目的分类是所有体育学科必然面临的学术命题。
在体育运动的庞大系统中,运动训练学研究率先规范了项群分类,对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创立了项群训练理论,产生了强有力的示范作用,同时得以顺畅地向其他领域和友邻学科延伸,促进了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的拓展。
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有序性是系统内部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揭示众多体育运动项目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的内部有序性,对于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运动训练学关于竞技运动项目分类的研究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创立,成为众多体育运动项目系统结构有序性规范的典型案例,进而向体育运动系统中其他组成部分延伸,各种体育活动中运动项目的有序化工作理所当然地排上了议事日程。或者借鉴项群训练理论中的主流分类体系,或者根据自身活动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分类体系。
项群认知与项目分类在体育运动中的普适性,项群训练理论创立的示范性,促使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的拓展。项群训练理论从一个狭小的学科概念,发展成为在宏大体育学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的科学概念,这一拓展具有积极的科学价值。
运动项目理论是体育运动理论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运动项目理论应有丰富的内容,包括运动项目的产生、运动项目的构成、运动项目的价值、运动项目的演变、运动项目的组织、运动项目的发展等。无论哪一个具体内容,在其理论阐述、科学释义、特点概括、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必然涉及不同范畴的具体项目。有些问题要从涵盖所有运动项目的一般理论层面进行回答,有些要从仅涉及单一运动项目的专项层面加以解决,还有一些涉及一部分项目的问题,“项群”则为这类问题的研究和论述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对项群理论的深入研究,无疑将会促进运动项目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项群训练理论孕育于运动训练学这样一个竞技体育学的单学科之中,原是为解决运动训练活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而逐渐创立。随着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的拓展,“项群”这一概念的内涵愈加丰满,它的外延更大大扩展。相应地,对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项群训练理论的深度发展。
项群训练学理论以项群为基本单位,认识和概括同类属竞技项目训练过程的共同特点,获得远远大于一个单项运动实践的视野,使一个项群共同的训练规律显现出来。在走向项群理论的过程中,必然会从与竞技体育学中的运动员选材学、竞技参赛学、竞技体育管理学等学科的结合中吸取营养,从与诸多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育生物学科和心理学科、体育教育学科的交流中获得启示,促进自身科学水平的提高。
体育学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属性。刘仲林在《现代交叉学科》一书中指出,体育科学是一门由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等20多门学科渗透融合,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遥控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一门综合学科。社会中的体育现象和运动中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但体育科学的综合性又不是各学科研究结论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各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取得各种参数进行综合运算,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随着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其综合性属性越来越明显。
运动项目是体育学各学科综合性属性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项群理论在体育学各学科的介入,这一通用的科学概念形成了连接不同学科的学术桥梁,将对促进体育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