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洪勇
小学《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以往的《品社》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采取较为传统、简单的方式教学,教师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基本采取知识满堂灌的措施,学生大部分时间只能被动地听讲。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承受知识的能力愈加有限,因此许多道理很难讲透彻、说明白,特别堂而皇之、高大上的宣讲让学生感到没有意思,没有兴趣,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觉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比较快速、比较具体地掌握《品社》课的知识道理,让学生在较为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呢?《品社》这个学科是教与学互为依托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由于这门课程本来就不属于主科范畴,因此学生学习重视程度自然不够,因此教师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多种模式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生活实例,通俗易懂,要让课堂回归生活,时时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懂得学习常识的真正用途,从而增强学生的德育素养,还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学到的常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让德育教育具备生活化的色彩,从而扭转以往传统、简略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趣味,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品社》的乐趣,当学生真正地喜爱这门学科的时分,才能发展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发掘学生学习常识的潜能,充满了热爱学习的强烈愿望,真正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怎么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品社》的兴趣呢?我感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教学主体的改变
(一)小学品社教师得师资能力不同
小学《品社》教学中,教师的个人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见解对学科教育的本身有很大的影响。但因为很多不确定因素,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各不相同,有高有低,而且教师的自身素质、个人成长经历、所处环境,造成了不同教师有不同观念,致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例如有的品社老师常常表现的像非常有权威的家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事应该做,那些事不应该做。这使得德育教育的本身就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极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扩散,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尽管近年来广大教师不停致力于小学教学方法的探求和改革,但在小学《品社》的课堂中,教师仍旧处在高高在上的教学主体位置,基本依照小学教学纲要中的要求,照本宣科、空泛呆板地进行知识的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应有的教学主体位置,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被动地接受新知,严重的束缚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系统知识的学习研究,没有掌握知识之间衔接的规律,小学《品社》的教学过程还只流于表面,学生像走过场一样把学习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观点,知道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教师只是起到主导的作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应当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标志着教师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吸收消化,这个过程必须让学生主动完成,而不是由于教师高高在上的压迫力被动地完成。学生要是在教师压迫力的驱使下被动地承受教师给予的思想渗透,就会产生逆反情绪。久而久之这种逆反情绪就会渗透并烙印在学生的思想里,对本学科的教学极为不利。因此,品社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确定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时间更多的交给学生,认真做好自己的主导角色。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全面熟悉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对激起学生学习《品社》这门课程的兴趣大有益处。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理顺教与学的关系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教师对这门课程会有新的理解,在教学中首先确立课程标准的,然后认真研究、钻研教材,客观地设计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课堂教學的效果。
(二)要积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品社》课的主要工作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所以在小学《品社》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捷径就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展现不同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德育常识,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当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要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在于它有资源充足的特点,以及资源共享的功能,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简单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与《品社》教学有关的知识,既扩展学生的视野,又学到很多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和了解相关信息,懂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继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逐步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品质。
结束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如何激起学生学习《品社》课的兴趣,一些不成熟的方法和建议,总之,小学《品社》的教学任务十分重要,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提升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品社》课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