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电力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当社会对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时候,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多,为满足用户需求,企业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提高电网运维的效率。在此情况下,调控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开始被运用于各个企业,但由于运用时间不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旧存在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先分析调控一体化电力监控的技术支持体系,然后提出几个能够提高调控一体化电力监控工作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监控;业务管理模式
引言:
在社会经济和人民需求的要求下,近几年来,我国电力企业的电网日益完善,甚至无人值班的变电站也得到了发展的契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运行人员工作负担会加重,电力监控业务管理工作难度也在加大。为了进一步优化各个电网的管理模式,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模式成为首选。调控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能够有效简化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环节,缩短电网调度的日常工作流程,促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电网运行的情况,准确做出相应的举措和判断,能够有效解决突发事件,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度。
一、调控一体化电力监控的技术支持体系
(一)调控一体化
調控一体化主要就是将原有电力系统中对变电的监控和运行管理进行分离,将监控业务和调度业务结合在一起,促使电网调度和电网监控的一体化管理,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有别于以往的管理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配电网络故障处理的效率和日常运行的效率。对比于原有的传统模式、普通监控中心与运维操作站模式、集控站模式,调控一体化模式更能分清人员相对应的职责,促使工作人员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
(二)总体要求
调控一体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开放式的运行环境和结构体系,这样的运行环境和结构体系有利于接收多种平台的支持,这样一来,各个环节不仅能够具有统一的接口,实现彼此的支持作用,还能与其他系统结合在一起,促进整个系统的运行。调控一体化还需要技术能够支持系统的历史运行状态和实施状况提示等各种功能,促使调控一体化模式更好地发展[1]。
(三)调度监控自动化
电网的调度监控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具有电网信息采集、监视电网运行状况、分析电网运行情况等功能的,在调度监控系统自动化后,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通信手段或者是确定接收端的操作,将电网运行信息的接收点设置为手机或电脑等,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实现远程关注电网运行的实时信息,并及时做出判断,远程操控电网运行。
二、提高调控一体化电力监控工作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利用
在科学技术成为发展的重要前提和运行工作人员工作负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电网运行管理和电力监控是需要科学技术辅助完成的工作。如果能够将先进技术与电力监控系统相结合,对原有的设备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力监控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完善电网运行系统,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二)加大对电力监控系统的优化力度
只有电力调控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够促使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利用科学技术优化电力监控系统,在优化过程中注意对其功能、技术和构成等都要进行有效的提高,保证电力监控系统发展能够适应电力产业发展的需要。再则,对于变电站的终端,工作人员也要积极进行优化工作,注重该系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信息调度能力,实现管理人员远程监控的可能,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效调动资料信息,协助解决工作问题[2]。
(三)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在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要加强电力监控的工作能力,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动化系统监控量会随着管辖内变电站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在系统技术不能够完全支持的情况下,信息管理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无效、乱入、误发的信息,这些信息混淆了管理人员的视线,减少他们对有效信息的判断力,从而使得电网运行的效率降低,而管理监控人员的工作量却在增大。因此应该注重对信息的管理,在自动化监控的情况下,对电网运行的状况监控依靠系统的数据分析,对信息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情况和电力监控的有效性。通过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有区别的分类,类似“异常、告知、事故”等,然后提高辨别和屏蔽无关信息的能力,使得监控人员能够有效接收到有效、准确的信息。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社会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的当下,正确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改进电力系统的管理模式是符合电力产业的发展趋势的。在调控一体化电力监控业务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促使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身为电力监控人员需要明确其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符合该岗位的需求。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优化电力监控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都是促进电力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尹兴隆.电网调控一体化标准模式下调度自动化专业风险探讨与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7(22):226-227.
[2]刘铁波.研究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