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雄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近年来,各地高校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陆续成立了辅导员工作室,整合优质资源,提炼工作特色,积极探索和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通过辅导员工作室这扇“窗口”,我们看到了高校辅导员对事业全心地投入,对学生真心的热爱,对育人潜心的钻研;借助辅导员工作室这处“高地”,大量优秀的育人经验被创造,被挖掘,被推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在创新中不断增强;依托辅导员工作室这座“摇篮”,广大辅导员同仁在砥砺交流中相互鞭策、共同成长,孵化出了更多辅导员名师。然而,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作室的组织、管理、评估等各项工作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在反思“辅导员工作室”内涵、特征、实践探索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有效策略,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参考。
一、辅导员工作室内涵及其特征
辅导员工作室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依托高校统筹指导下,以“更好地发挥辅导员队伍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调动和激励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工作目标,以“培养培训辅导员队伍、推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开展课题研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主要任务,以专家型资深辅导员、辅导员骨干、优秀辅导员为创建主体,以自发自由组织为组建原则,集学习、交流、科研、培训、实践等职能于一体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共同体。
辅导员工作室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目标统一性。工作室全体成员是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某一主题感兴趣的辅导员组成,成员们拥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学习目标,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学习主题,这种“目标统一性”促使团队成员们成为很好的伙伴,共同追求辅导员职业发展共同体的目标①。
二是团队合作性。工作室强调辅导员之间的集中学习、紧密联系、分工协作,打破了辅导员单兵作战的孤立状况,在工作室团队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辅导员之间可以就某一主题开展交流讨论、合作研究,彼此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强辅导员之间的双向沟通。
三是学术研究性。辅导员工作室以工作室主持人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促使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养成“在工作中加强研究,在研究中促进工作”的良好习惯,定期推出高质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探索中的实践之路
1.展示高校辅导员个人风采的“窗口”
自我国实行辅导员制度以来,辅导员队伍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史,涌现出了一大批长期以来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辅导员。
教育部自2008年起,每年开展“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各省(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也评选出当地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旨在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更好地调动和激励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辅导员工作室将这些在学生工作基层一线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辅导员名师挖掘了出来,由名师主持建立的工作室,通过学术研讨、理论学习、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内凝聚,对外辐射,为辅导员发展提供示范平台。
2009年,“赵强工作室”在复旦大学成立,该工作室由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08年)、上海市十佳辅导员赵强同志领衔,这是上海市乃至全国高校里第一个以辅导员个人命名的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紧紧围绕“个性化指导、模式化运作、研究性平台”的目标开展建设,充分依托学校导师、辅导员和优秀学长等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业上有困难的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引领学有余力的“学霸”参与学术研究,体验科研的乐趣。
2012年,上海市教委设立了首批上海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其中,“包涵工作室”由復旦大学辅导员包涵同志(2007年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担任工作室主持人,该工作室主要聚焦辅导员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给予辅导员工作方法和经验的指导,为辅导员提供智力支持和情感支撑,帮助一线辅导员改进工作方法、树立工作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通过工作室主持人包涵的个人风采来影响、带动一批又一批的辅导员不断成长。
2.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孵化器”
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成长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容,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该文件界定了辅导员职业等级能力标准,丰富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为辅导员职业成长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
辅导员工作室超越了以往“集中培训”“新老辅导员一帮一结对子”等传统模式,顺应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校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特征,实现了辅导员职业成长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具有不同学科背景、成长经历、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在辅导员工作室里彼此学习、沟通、交流、共享资源,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完善自身的知识理论框架,从而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2013年,上海市教委在上海交通大学等六所高校设立上海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由市教委和依托高校共建,分别从“校园文化”
“党团组织与班级建设”“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实践育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等六个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开展工作室建设,工作室广泛吸纳全市各高校辅导员参与,建立工作团队,积极组织辅导员工作研讨和交流,旨在打造一个辅导员职业成长的平台。
3.以团队形式开展学术研究的“科研平台”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已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
“高等学校应当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通过学术研究,辅导员能够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动态和知识理念,掌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不断加深对教育的认识。
在辅导员工作室环境下,由工作室主持人牵头以团队形式开展学术研究是教育科研共同体协作的实践与探索,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的高校辅导员组成科研共同体,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作为共同的信念和目标,以“共同研究、共同发展”为特质,形成一个互动、合作、共享的教育科研协作组织,既是一种研究共同体,同时也是一种实践共同体。上海理工大学制定了《上海理工大学辅导员工作室 (工作项目)建设与管理办法》,文件要求:“辅导员工作室(工作项目)能以学校学生工作实际为基础,以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山东高校辅导员名师唐玉琴组建的“唐玉琴工作室”制定了专门的科研制度,该制度紧密结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学业分类指导、就业分类指导、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分类指导以及女大学生教育与指导四个方面开展学术研究,进行分类指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4.引领高校辅导员凝聚职业精神的“策源地”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且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辅导员职业精神是指辅导员作为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业人员,对于自身所从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形成的心理背景、职业认同感、价值取向、职业道德等信念和态度。职业精神是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本旨归,也是其不断追求自身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职业精神不同于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具有明显的显性、可观察性特征,它深藏于輔导员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职业精神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当中。
作为辅导员职业精神践行者的典型代表人物,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洪汉英多年来一直秉承“情系学生,凝爱于心”的宗旨,发挥语言优势,建立学院联系员制,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为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灵呵护者、思想引路人。2012年,上海市教委设立了首批上海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洪汉英工作室”也名列其中,该工作室主要聚焦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帮助辅导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研究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该工作室通过开展专题报告、现场观摩研讨、典型案例讨论等工作内容,帮助辅导员提升专业认同,纾解职业倦怠,激发主体反思,凝聚职业精神。
5.大德育体系框架下整合优质资源的“聚宝盆”
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指出:“建立全国辅导员培训专家库。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专家和中青年理论骨干吸收到师资库中,注重从学校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离退休教授和优秀辅导员中选聘培训师资”“有条件的省(区、市)要建立省级师资库,构建开放型师资格局,加强资源共享。”借辅导员工作室这一平台,能够有效地整合大德育体系框架下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这些与工作室主题高度契合的优质资源将成为工作室专业化发展的强力支撑。
2015年6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一批上海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均由高校党政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担任。例如,复旦大学设立的
“邱柏生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依托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资源,邀请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邱柏生担任工作室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文化和公民文化、组织行为;由其主持的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对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深刻解读,以督导形式加强对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的培养,帮助辅导员提升现实体察把握能力和理论运用分析能力。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运行中的困境之忧
1.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存在“越位”现象
当前辅导员工作室的设立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一种教育行政部门所主导的“官方行为”。从组织工作室的申报、评审、立项、签约、挂牌,到落实场地、配备人员、协调关系、安排经费、选拔成员、落实活动、考核评估,整个辅导员工作室的组建及其运行基本都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进行的,行政色彩过于浓厚。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固然可以保障辅导员工作室的正常运转,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带有命令性质的层级式权力干预,有时会表现出“越位”的尴尬,影响辅导员工作室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室“内生活力”无法得到激发与释放。例如,在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的选拔方面,一些学习热情高涨、渴望加入工作室的年轻教师,由于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在职称、工作年限等选拔条件方面的限制而被“拒之门外”;工作室主持人虽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必须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估指挥棒的统一指挥,自主权太少,自身活力很难被激发。
2.辅导员工作室运行过程中时间上的冲突
辅导员工作室很难有相对固定的时间由主持人安排工作室成员进行活动。时间上存在很大冲突,究其原因:一方面,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一般均为辅导员名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或高校党政领导,大量科研、教学及行政事务使得他们分身乏术,时间精力受到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因此,仅仅依靠工作室主持人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全体工作室成员进行常规性的组织管理是不切实际的。另一方面,辅导员工作室成员一般均为基层一线的专职辅导员,虽然都希望通过辅导员工作室来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但因为平时担任的角色多、任务重、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杂,时间不够用,往往使得他们很难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辅导员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中,常常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3.辅导员工作室的组织管理较松散
辅导员工作室由一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资深的专家型辅导员担任工作室主持人,围绕一个主题明确的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室,公开招收团队成员。各高校辅导员可根据工作室团队成员招收条件自愿报名,参与工作室活动。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辅导员工作室的主持人虽负责招收、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室成员,但他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共同职业愿景之下、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指导与协作关系,工作室主持人对于团队成员一般只能给予指导性的建议,很难发号施令,而团队成员对于工作室主持人也只是尽道义上的义务,并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确定他们的职责,因此,辅导员工作室的内部管理更多呈现出一种“松散性”的状态。此外,由于工作室成员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有时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在工作室的环境下自我专业发展还存在明显的随意性,更多的是
“自造”而不是“被造”。
4.辅导员工作室评价乏力
评价环节是任何一个追求完整过程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辅导员工作室创建、发展、成果评价是对其目标实现程度的检验,对工作室日常运行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当前辅导员工作室评价部分地存在评价目标功利化、评价标准僵硬化、评价主体单一化等问题。评价目标功利化主要表现在评价仅局限在工作室主持人是否履行了工作职责,其个人表现是否满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期望,将评价结果与工作室的存留挂钩,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硬管理”导致评价没有体现出对工作室主持人及其成员的关爱以及专业发展方面的关注,评价被异化为了一种纯粹选拔与淘汰的工具。评价标准僵硬化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采用统一评价指标、同一评判标准,对于各式各类、主题各异的辅导员工作室均采用一把“尺子”丈量,从同一角度采用单一模式来评价,评价出来的辅导员工作室“千人一面”,忽视了工作室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评价主体单一化主要表现在目前工作室的评价主体仅是上级教育行政评估部门,评估部门与工作室之间处于不对等的关系,评估部门具有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工作室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和“失语”的境地。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的超越之道
1.尊重工作室成员合理需求,建立互助學习机制
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的职业发展意识和职业成长需求是其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对于工作室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获得的尊重感,都将成为影响其参与工作室持续学习的因素。因此,辅导员工作室作为辅导员专业发展共同体,应当尊重每一名辅导员成员的合理需求,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呼声,激发其内在活力。工作室主持人作为灵魂人物和带头人,决不能在工作室内搞“一言堂”,将工作室作为个人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取利益的“跳板”,应当多关注团队成员的学习需求、发展要求、学习风格与习惯等,将工作室的建设发展与团队成员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辅导员工作室成员之间则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基于共同的职业发展愿景及共同的研究兴趣,互相学习,共享资源,交流探讨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在共同体中形成互助学习机制②。
2.设定目标导向,将“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
目标导向的设定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室成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成员们形成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监管的学习动力。辅导员工作室目标导向应与工作室成员个体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利益相一致,既要关注工作室整体目标的实现,又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成员们的个体目标,将“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一方面,每个工作室成员都应设定个人目标,建立个人工作室学习成长档案,记录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结合某一阶段发展目标细化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将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记录在案。定期将成员们的个人目标完成情况在工作室内公布,在无形中营造一种“你追我赶,不甘于落后于人”的团队氛围。另一方面,设定团队目标,强化成员在团队目标导向中的个体责任。在实施辅导员工作室团队目标导向的过程中,对成员个体责任应有详细的描述记录,使得工作室成员明确意识到责任不仅仅是个体自身学到了什么,还应关注个体对团队贡献了什么。个体责任强化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投身于工作室的整体目标运行中去。
3.制定激励机制,激发成员主观能动性
激励机制是指在辅导员工作室的组织系统中,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规范个体的行为、点燃个体参与热情、激活成员发展动力,促使工作室成员产生自我实现的追求。制定辅导员工作室激励机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激励机制构建的出发点,工作室主持人在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前,应当在详细分析工作室成员个体需求的内容、层次、结构以及行为动机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合理引导、满足成员们的个体需求,促使成员为达到工作室整体目标愿景发挥其个体效应。
二是“公平性”原则。坚持公平性原则就是对辅导员工作室成员进行客观、公正、透明的评价,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奖惩,从而最大限度激发成员的积极性。
三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调动成员的积极性,精神激励主要是满足成员的尊重、成就、自我价值实现等高水平的需要,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辅导员工作室应将两种激励有机结合起来,使物质激励的精神价值得以彰显,同时精神激励也应得到物质的支持。
4.以规范的制度来保障辅导员工作室顺利运行
辅导员工作室的正常运行,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工作室制度应当区别于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更多强调对辅导员工作室主体的解放,做到自上而下,民主开放,成为促使工作室成员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持续学习的有力保障。
一是制定“弹性”的工作室运行时间制度。时间是辅导员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拥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工作室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应从制度上来保障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参与理论学习、工作反思、课题研究、实践交流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会议和常规工作时间,注重合理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二是制定“多渠道”的工作室经费管理制度。当前辅导员工作室经费主要来自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单一的经费来源难以满足工作室发展的需要,可以尝试多渠道筹措辅导员工作室的经费来源,如实施辅导员工作室学习成本分担机制,建立辅导员工作室专项资金使用等管理办法,将有限的经费优先使用于团队成员的专业学习与发展需求上,提高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三是制定工作室考核评估制度。工作室考核评估应转变管理思维,以服务于辅导员职业发展为目标,发挥无行政职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作用,尊重其话语权,保证其意见在考核评估中的权重系数。此外,引入“同行互评”机制,即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辅导员工作室之间开展互评工作,“同行互评”采用差异性和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更能把握重点、难点,找准问题所在,评价效果更具针对性。
注释:
①唐彬:《高校辅导员共同体内涵及意义研究》,《教育评论》2016年第3期。
②魏善春:《建构自组织学习共同体: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新视界》,《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8期。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