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诚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现状的调研,分析研究了部分高校在组织力建设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分析高校二级院(系)在组织力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原因,通过凸显政治功能、创新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保障等方面,研究建立提升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组织力;二级院(系)党组织;有效机制
高等学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职责和功能,高校的二级院(系)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建任务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党的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如何有效提升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的组织力,发挥政治功能,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高校的有效落实,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在基层的延伸,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主要指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实现既定工作目标,通过发挥整体功能,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各方力量,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其基本内涵可以包括贯彻力、引领力、宣传力、内化力。
1. 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解析组织力
“结构”意味着系统内不同角色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党的组织体系与其他主体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功能”意味着与党的组织体系的行为方式之目的和过程相关联的影响,具体说就是党的组织要实现政治领导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级院(系)党组织所体现的政治结构就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政治引领,可从“贯彻力”和“引领力”两个维度进行细化。二级院(系)党组织通过宣传,使得党组织的主张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可从“宣传力”和“内化力”两个维度进行细化。贯彻力、引领力、宣传力和内化力,这四种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前两者是基础和前提,后两者是载体和方式,四种力发挥作用的过程,恰恰就是强化人民群眾对党的认可和支持、推进事业发展的历程,因此它们互为作用,互为依存,最终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合力。
2. 在实践指标层面解析组织力
如贯彻力可以从组织架构、岗位职责、考核评价、过程监管等维度考量;引领力可以从政治统领、品牌建设、党建研究、党员教育等维度考量;宣传力可以从宣传主体、宣传媒介、宣传力度、宣传效果等维度考量;内化力可以从理想信念、能力素质、表率作用、服务意识等维度考量。这些因素既体现了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是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又体现了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要坚持政治责任与学院发展相统一,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相统一,全面从严治党与树立服务理念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1.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需要
我们党历来重视组织力建设,组织力是现代政治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概念,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关乎着组织的兴衰成败。列宁曾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①。
1929年4月,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出党的组织力的概念,并在《论持久战》《组织起来》等诸多文献中反复强调组织群众和组织力建设的价值,原则和方法。他在《组织起来》为题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论述了组织力的战略性地位。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想具有生命力,必须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方面要切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的意志与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融合,从而以党的意志引领基层党组织;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宣传党的主张,使得党的主张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激发他们自身内驱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激发活力,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义。
2.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部署
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③。这是党中央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④。二级院(系)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必须要提升组织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抓住了组织力这个着力点,就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就能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方向,就能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重新焕发生命力,就能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3.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⑤。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承担着思想政治引领、参与重大决策、推动改革发展、把握用人导向、发挥监督保证等重要任务,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二级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是否到位,组织力建设是否到位,组织力运行是否健康有效,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因此,提升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将政治功能建设摆在首位,积极发挥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二级院(系)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的功能,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巩固和完善党对高校的领导、促进和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全面落实高校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和时代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前,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建设整体呈健康态势,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二级院(系)党组织的政治生态逐步改善,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成效明显,但在组织力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 政治引领作用不凸显,抓主责主业不够坚强有力
突出政治功能,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意识,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存在领导班子角色定位不准,政治意识不强,对支部建设用心不够等问题,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业务不熟悉,找不到基层党建关键点、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抓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⑥,没有从政治高度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抓主责主业,党的声音不发、党的意识不强、党的理论不学、党的决策不抓,党组织的组织力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发挥二级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应成为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第一要义,只有在充分发挥政治功能的前提下,二级院(系)党组织才能站稳政治立场、严把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引领,更好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正确主张内化为师生的行动自觉。只有突出政治功能,自觉从政治高度看问题、想办法、办事情,抓好主责主业,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
2. 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优势的能力不足
加强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提升贯彻力,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创新发展。目前,部分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敢啃硬骨头,面对新问题仍然用老思路,缺乏对未来工作的预判能力。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缺乏对工作延续性和长效机制的深入思考,缺乏明确的设计思路和落实办法。在实际成效上,工作不落地,成效不明显,缺乏推动事业前进的勇气和信心,未能从长远角度考虑工作开展的时代性与有效性。
3. 组织建设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二级院(系)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评估指标、绩效评价、考核措施等,是推动组织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对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的党建质量缺乏科学有效的过程评价和监督机制,导致党建考核操作性不强、科学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责任制的落实,难以对党员形成有效的约束,从而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目前,有的基层党组织虽然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纳入了年度考核内容,但考核指标相对粗线条,考核标准不够量化,主要以台账资料检查为主,缺乏对党建实施过程的评价和监管,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足,影响了学院党组织组织力发挥。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是否过硬,需要通过师生评价满意与否、工作成效显著与否得以体现,如何精确量化考核指标是高校党组织面临的难点工作之一,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才能推动院(系)党组织建设的长效发展。
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要在强化政治功能、探索党建新模式、发挥组织合力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的组织力,从而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
1.凸显政治功能,增强学院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政治功能是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灵魂,二级院(系)党组织作为高校党的事业的根基,必须强化其政治功能。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二级院(系)党的建设全过程,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全部职责,要着力练好“内功”,把不断提高学院党组织建设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构建党建工作科学的组织体系,推动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的建设,使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⑦。
(1) 提升引领政治方向的组织力。二级院(系)党组织要以突出政治功能为工作导向,确保院(系)在办学中的政治方向、服务方向和育人导向。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学院重大事项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引领政治方向,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把握方向、宏观决策、保障落实的作用。要加强对行政组织贯彻执行党组织决策部署的检查和监督。这其中既要防止“党政不分”,也要防止“以党代政”,在二级院(系)实行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明确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同时要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对重要事项的决定权。
(2)提升履行政治责任的组织力。学院党组织必须增强执行党的任务的坚定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在不断强化主责主业中履行政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強调,“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治党。”对于二级院(系)党组织建设来说,一是要选拔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工作作风扎实的党员干部;二是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的政治教育,提高政治素质;三是加强对班子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帮助和激励班子增强政治能力。
(3)提升严肃政治生活的组织力。党内政治生活是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更是突出政治功能的重要标志,要切实把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学院党组织建设的基本依托。一是着力增强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让严肃的政治生活成为一种行动自觉⑧。二是要做到内容不缺项,程序不走样。组织生活要有实化细化的具体内容,不能搞假大空。要把党内政治文化融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中,要联系党员实际工作和思想状况精心拟定开展活动的主题。三是要立足新情况新问题,选准和优化各种主题鲜明的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多形式地开展组织活动,以调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为党的组织生活注入时代活力。
2. 创新组织设置体系,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学院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坚实基础。高校党组织要注重发挥主体作用,优化组织设置,积极探索在重点实验室、重大项目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以及团组织、科研小组中建立党支部。积极开展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完善党支部考核评价制度,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力争将每一个支部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⑨。
(1)探索学科党建工作模式,提升组织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高校二级院(系)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要克服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必须把提升学院党组织的组织力放到全党工作大局中去思考,放到学院事业全局中去谋划,放到中心工作中去落实。当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是一个难题和热点,二级院(系)党组织要提升组织力,必须将教师党支部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与学院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积极探索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组建立党支部,开展学科党建新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从“偏于形式”向“突出作用”转变,科学设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把解决问题作为活动重点,与教师成长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⑩。
(2)探索党建积分制模式,提升组织力。二级院(系)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采取积分制管理办法,能优化日常台账式的党建事务,加强对日常党建事务的评价考核,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又能结合年度重点工作,重点破解党建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提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将党组织建设由“虚”变“实”、由“幕后”到“台前”、让学院党组织、党员干部工作有目标,行为有规划,进一步推进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3)探索“互联网+”模式,提升组织力。目前在党建信息化建设、“智慧党建”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平台融合度和资源共享度不够、互动性不强,服务功能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群众关注度不高、运行维护不及时、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进入5.0时代,在高校二级院(系)组织力建设过程中,要运用网络积极探索开放式的党建引领工作,将网络所特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有效与党的建设所需要的宣传力相结合,用“互联网+”的模式探索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新型党建,把解决党员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推进“互联网+”模式工作的出发点,做到党组织有什么薄弱问题就加什么、师生需要什么就加什么,补齐短板,满足需求,实施“互联网+组织力提升+服务型党组织+特色党建活动”等系统工程,发挥二级院(系)党组织核心统领地位,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4)探索党支部书记培养全链条机制,提升组织力。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要求,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的要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关键。高校二级院(系)党支部书记在党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着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管党治党能力强、干事创业能力强、凝心聚力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是提升组织力的有效手段。要形成党支部书记培养全链条,一要在选优配强上下功夫,通过支部推荐、组织遴选,发现一批党支部书记的后备力量,尤其要注重在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的年轻教师队伍中遴选党支部书记。二要在教育培养上下功夫,通过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机会,把支部书记队伍列入干部培养计划,提升党支部书记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三要在激励保障上下功夫,明确岗位待遇,落实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制度。四要在党支部书记发展路径上下功夫,將党支部书记任职经历作为干部选人的重要条件。只有将这支队伍真正建设好,发挥好作用,才能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 完善组织保障,发挥组织工作合力
有效提升二级院(系)党组织组织力,制度建设是保证。要推进基层党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积极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制度建设贯穿提升组织力全过程。
(1)加强制度保障是提升组织力的基础。党建工作制度就是遵循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眼于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发展水平的关键问题,通过实践的探索和工作的创新,推进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的完善,建立起相互衔接、系统配套,务实管用、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制度体系。一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目前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积极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工作机制,丰富组织生活的内涵和外延。二是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通过党内民主评议,考量和评价每一个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落实好评议“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强化服务功能是提升组织力的关键。高校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必须将服务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一是要强化服务理念。服务理念是高校党的工作和全体党员的价值取向,通过服务实现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管理,使党的工作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支持力量。二是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是二级院(系)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核心能力。二级院(系)党组织只有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深入了解师生群众的实际困难,把解开思想扣子和解决实际困难相统一,将师生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放在心上,落在行动,才能真正赢得信赖,推动发展。三是改善服务方式。通过具体的服务方式体现二级学院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围绕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善于啃硬骨头,才能提供精准服务,提高服务效果,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着力文化建设是提升组织力的途径。一是要弘扬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党组织本身特有的文化品牌创建相结合,形成具体的、紧贴实际的、针对性强的思想观念体系和行为规则。二是要建立党内人文关怀的组织文化,营造和谐融洽关爱的组织氛围,保障党员的合法权益,尊重党员的平等地位,解决党员思想上的困惑困扰,缓解党员面临的各种矛盾,满足党员的归属感,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从而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
注释:
①《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卷,第121-122页。
②《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44年,第1卷。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④党建平:《党员队伍活力持续增强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人民日报》2018年7月1日。
⑤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⑥任振鹤:《破解基层党组织“三化”问题》,《人民日报》2018年1月23日。
⑦王华:《从六个方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第3期。
⑧陈祥健:《着力提升组织力 建设基层党组织》,《福建日报》2018年2月12日。
⑨李峰:《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党的教育版)2017年第12期。
⑩孟祥夫:《基层党建 重在提升组织力》,《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2日。
吴巧慧:《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有效路径探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5期。
张克荣:《新时代党的支部组织力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
曲一铭:《抓住“服务”这个关键,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党的生活》2018年第5期。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机关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