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博物馆的教育者谈起

2019-04-17 00:53邹杰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4期
关键词:博物馆

邹杰杰

摘 要:美国的博物馆中,不论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还是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都强调“教育至上”,注重博物馆公众的教育和参与。教育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教育者的实施。美国博物馆教育者的运作模式,对当下国内博物馆公共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教育;外聘教育者;教育人才

20世纪60年代,博物馆教育第一个从博物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博物馆教育被理解为任何为公众开展的知识性或体验性的博物馆活动。博物馆的所有活动从根本上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因此,博物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最终也主要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和受众的接受与变化来实现。所以,在构成博物馆教育的诸多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博物馆教育人员可谓是关键中的关键,决定着博物馆教育的广度、深度、实施效果和未来发展[1]。

新时代下,博物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众对博物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使博物馆的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务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

1 美国博物馆的教育者队伍现状

博物馆的教育者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对整个教育项目起统筹作用。美国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通常分为专职教育者(项目主管)、外聘教育者和讲解员。

《博物馆:一个工作的地方》(Museums:A Place to Work)一书中将讲解员和教育员的职责和应具备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和技巧等进行了明确阐述。书中写到:讲解员负责对展览内容与展品进行口头介绍和解释……带领观众认识、体验及享受展品,协助策划和管理特别的事件和活动,同时向观众传达博物馆的历史使命。美国的讲解员都是志愿者。而教育者则负责根据博物馆的使命,发展、完善、评估以及管理教育项目,从而让更多公众进入博物馆,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其展品、展览及资源。教育员理应具有博物馆专业领域的硕士学位,上过有关教学理论的课程或博物馆教育课程,在博物馆教育部门或者其他教育研究所有2~3年的工作经验,期间曾负责过非正式教育项目的策划,最好还具有组织或管理非正式教育项目的经验[2]。可见,美国博物馆对博物馆专职教育者要求极高,专职教育者甚至要掌握多个跨学科领域的知识。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教育活动精彩纷呈,教育活动深度和专职教育人数的增长跟不上教育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多样化的需要,这种需求大于供给的现状,呼唤着博物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合作的模式对待博物馆教育的发展。目前以外聘教育者为中心的博物馆运作模式在美国悄然产生,并广泛应用。外聘教育者成为了各馆公共教育部门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是其馆内公共教育力量的有效补充。不论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还是惠特尼艺术博物馆等,都是如此安排的。博物馆教育者的工作机制非常灵活,他们有来自社会的自由职业者,有从事艺术的工作人员、艺术家等。其中的一部分教育者还会同时为几家博物馆提供教育服务。

以纽约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MAA)为例,其教育部的员工约40人。该馆每天都有10个以上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或社区预约的教育项目、定时定点讲解服务等,周末还有面向亲子家庭和普通观众开展的开放式教育项目和讲座等。据统计,2017年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MAA)为23000名学生服务(包括到馆内集体参观和到学校开展博物馆教学活动的学生)。

1.1 专职教育者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MAA)的专职教育工作者主要指在教育部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相关人员。他们根据展览的主题内容以及不同的教育对象,策划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

1.2 外聘教育者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MAA)外聘教育者主要负责相关教育项目的实施。

1.2.1 成为教育者的过程

一般来说,成为博物馆的教育者要经过申请、面试、培训、现场试讲四个步骤。

1.2.2 对教育者的要求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MAA)的专职教育者主要负责设计教育内容。并根据展览的不同,提前集中教育者进行为期一周的高强度培训,不定期还有教育评估专员评估教育活动的质量。每隔一个月开一次会,总结活动的开展情况。

1.2.3 教育者的工作流程

教育者根据预约团体的时间安排,提前在大堂等候。每次活动不超过20人为一组,时长70分钟。活动分导赏体验和动手体验两个环节。教育者以观察—探究—讨论—体验为一体的引导方式开展活动。导赏体验环节以公众的探索发现为主,教育者有目的地引导公众观察和思考,循序渐进地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比如你看到了什么?我們还能发现什么?作品讲述了什么?在动手体验环节,公众根据从展览中了解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动手制作。

1.2.4 教育者管理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MAA)根据馆内的展览策划教育项目,并注明课程名称、时间、地点和人数要求等供外聘教育者选择。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博物馆联系,预约上课时间。他们工作时间灵活,只面向预约的团体开展教育活动,对展览进行导赏与手工体验。个人薪酬按课时计算,每70分钟为一个课时,教育者可获得由馆方支付的110美元的薪金。

1.2.5 成为外聘教育者的动机分析

人们充当教育者有种种原因和动机,大致归类为以下3种:

①自由工作的动机,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工作时间灵活,只参与已安排好的教育活动,面向预约团体进行展览体验式导赏。

②自我学习的动机,可以随时充电,学习新知识;可以随时放电,帮助有需要的人。

③社会地位的动机,在博物馆施教的目的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和尊重。

1.3 讲解员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MAA)的讲解员(docent)由来自社会不同行业的人员组成,有在校学生、退休老人等。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MAA),讲解员(docent)和志愿者(volunteer)的工作内容是有所区别的。讲解员(docent)主要负责展览讲解的业务工作,志愿者(volunteer)主要负责大堂的咨询、引导、讲解器租借等日常事务性工作。

2 国内美术馆教育者队伍现状

新世纪以来,更多的欧美博物馆正在进一步实践从“藏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从“研究为中心”向“以教育为中心”的转向[3]。博物馆对于观众教育活动的关注、重视和投入不断增加,有许多学者对博物馆的教育项目进行了研究,但对教育者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2.1 美术馆类公共教育部的基本框架

2018年,笔者通过电话或网络调查,先后对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美术馆、深圳关山月艺术馆、珠海古元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太原美术馆国内7家公立美术馆公共教育部进行了解。如广东美术馆公教部有6人,分别是文化艺术管理与传播、人类学、比较文学、国画创作、美术史和创作、信息技术、文学与哲学专业;广州艺术博物院博物院教育部有9人,分别是外语、音乐教育、美术史、漆画创作、文化遗产、计算机等专业;深圳美术馆公教部有1人,艺术史艺术批评专业;深圳关山月艺术馆有7人,分别是中国画、油画(2人)、艺术美学、新闻、中文、外语专业;珠海古元美术馆公教部目前有2人,分别是环境设计、财务专业;湖北省美术馆公教部有5人,分别是油画与艺术管理、美术史、美术创作等专业;太原美术馆公教部有2人,分别是教育学和艺术设计专业。

2.2 教育人员的匮乏

长期以来,各大美术馆在公共教育人员的招聘上缺乏统一的规划,曾经以长相、身高和普通话标准为招聘要求,教育队伍女性多、男性少,缺少教育学、博物馆学、心理学等专业人才……教育人员的构成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对“教育”理解有偏差,把教育工作者和讲解员混淆。尽管目前中国的美术馆硬件条件不错,但由于教育人才的匮乏,在公共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无法对“教育”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无法对博物馆“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教育活动形式大于内容。

3 美国博物馆外聘教育者对我们的启发

3.1 外聘教育者机制的运作模式

在美国,外聘教育者制度是博物馆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面向社会,按一定规范的程序和方式,引入在某专业领域或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教育人才,并以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担任博物馆教育工作,是补充与充实博物馆教育力量的一种灵活、机动的兼职制度。绝大多数博物馆实行专兼结合的教育者用人制度,外聘教育者现象非常普遍。目前,我国博物馆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活动内容并不比他们落后,但人员的专业性和热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國博物馆的外聘教育者用人制度以极强的灵活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给博物馆公共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博物馆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项目不断开发,参与的观众数量不断增多,博物馆教育中的外聘队伍悄然而生。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外聘教育者在博物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外聘教育者在博物馆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探索适合的外聘教育者机制,建立一支对国内博物馆、美术馆行之有效的教育人才队伍。

3.2 外聘教育者的施教方式

美国博物馆非常重视教育职能,特别是公众在博物馆里的体验教育。博物馆的教育者会用体验方式来开展公共教育项目,此处主要指展览中的导赏体验和动手体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长期的公共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验式导览模式,并有效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体验式导览模式是基于对“物件”的一种引导性的导览方法,由浅入深,它以释放公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通过某一“物件”来解读作品和展览。他们采用引导性为主的博物馆导览模式,在不影响公众观看方式的前提下,充分释放公众的想象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感知的能力,并以此体验艺术带来的心理愉悦与感官享受。导览只是辅助,而不是主导,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它将公众置于主体,使其回归本位。公众需要对“物件”进行静观,寻找“物件”给自己的初始印象和打动内心的特征,由此产生好奇和一系列问题,然后在导览的启发下逐步得到答案。也就是说,通过对某一“物件”的观察,经过“启发思考—产生好奇—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分享成果”这样一个设计思维历程,带领公众通过“观”“问”“思考”“分享”等环节,以创造性的思维历程去发现美、创造美。公众可以具有充分的思考自由和想象空间,自主完成对作品的解读和诠释[4]。

参观完成后,教育者通常会根据展览内容,提供动手体验环节,鼓励公众动手自己做艺术品,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状态下,公众能及时得到灵感的启发,把握艺术灵感,汲取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养分,制作出有趣的艺术作品。

综合上述,对于美国博物馆在教育者聘用中的先进经验,我们也有一些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博物馆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否需要外聘教育人才补充与充实博物馆教育力量?什么是好的教育方式并围绕着这样的教育模式开展博物馆教学?文章认为博物馆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公共教育人才队伍,首先,要重视人才的规划、培养和管理;其次,加强业务知识的研究和创新;再次,提升职业素养,增强人才的执行力。当然,馆方领导的工作理念很重要。在组织和体制方面,只要国内的博物馆管理机构和馆长理解或认同“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增进博物馆教育专业性的举措就可以得到迅速落实和推行[5]。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未来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道路上,博物馆教育人才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注重引导,强化管理,开拓创新,找出符合自己特点的独特发展方式,探索出一种符合国情的博物馆公共教育人才的运作方式。

参考文献

[1]吴镝.浅谈当代美国博物馆教育——湖南省博物馆教育人员赴美考察报告[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0(00).

[2]Jane R.Glaser,Artemis A.Zenetou.Museums:A Place to Work[M].Routledge,1996.

[3][5]许中云.当代博物馆教育的转向[N].中国文化报,2018-01-21(03).

[4]张硕.博物馆教育如何释放公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导览为例[J].中国美术馆,2018(1).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大闯关
博物馆奇妙页
世界博物馆日
航海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