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
摘 要:服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的日常用品,其材质多种多样,与当地的物产息息相关。鱼皮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服饰材质,在赫哲族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包含的物质样式和精神内涵无不体现着赫哲族的民族特征和悠久文化。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
人类在文明进程中逐步以兽皮、树皮等作为御寒的主要材料,鱼皮具有柔软、坚韧、美观的特点,自然也进入了人类的选材范围。古代的赫哲族人世代生活在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捕鱼、打猎为生。制作服饰的材料以抗寒耐磨的狍、鹿、貉、貂等兽皮或鱼皮为主,尤以鱼皮服饰最具地域和民族特色。鱼皮衣是赫哲民族服饰中最具显性特征的服饰,是识别这一民族的重要标志。赫哲族也是我国唯一掌握鱼皮制作工艺的民族,有“鱼皮部落”的别称。随着时代的发展,鱼皮服饰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其艺术价值已逐步取代实用价值。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在2019年3月展出了这些深具民族特色的赫哲族鱼皮服饰及配件,其新颖性和独特性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文化享受,彰显了其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这些鱼皮服饰也是研究赫哲族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的重要资料。本次展览共展出鱼皮女装11套,男装7套,袍13套,童装8套,配饰28件,共计67件/套,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是迄今为止国内鱼皮衣静态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赫哲族特有的这一鱼皮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加以研究和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
1 鱼皮服饰的历史及文化
在古代,以鱼皮为服饰材料的地区还有很多,如北欧沿海、北美沿海、俄罗斯的那乃、日本北海道的阿依努等北纬45度以北的严寒地区。这些区域内无法种植喜高温的棉麻作物,但是渔业发达。在《山海经》卷九的《海外东经》中有记载“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衣鱼食鸥”[1]。由此可知,玄股国位于华夏的东面,赫哲族便是生活在这个区域且就地取材以鱼皮为服饰材料的民族。《山海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可以推断,鱼皮服饰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了。光绪十七年(1891)成书的《吉林通志》卷27记载:“河口东西一带为赫哲部落,亦曰黑金,俗以其人食鱼鲜,衣鱼皮,呼为鱼皮鞑子。”百年前的赫哲族仍着鱼皮服饰,可见鱼皮服饰在赫哲族人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1.1 鱼皮种类
三江流域的鱼种类有上百种,但是适合做鱼皮服饰的只有十几种,且不同质地的鱼皮适合做不同种类的服饰。如细鳞鱼、哲罗鱼、大马哈鱼、鲤鱼的皮较为厚实,可做手套;狗鱼、胖头鱼、捣子鱼的皮质地坚韧,适合是做鱼皮线和裤子;槐头鱼皮较大,适合做套裤、口袋等大件服饰;鳇鱼皮结实耐用,透气性好,且能防浸水膨胀腐烂,适合制作夏装;鲑鱼皮纹路精美,适合制作头饰、小包等。其中,大马哈鱼皮服饰最为普遍。丰富的渔业资源为鱼皮服饰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1.2 制作工艺
鱼皮剥下后略微干燥,再用熟鱼皮包裹的木棰在槌床上反复捶打,直至鱼皮柔软为止,这个过程称为鞣制。在《吉林通志》卷27记载:“至鱼皮熟成,则软如棉,薄而且坚。”将鱼皮撑开、晾干、切丝,之后抹一层鱼肝油,使鱼皮潮湿后卷曲,用自然颜料染成各种颜色,则制成鱼皮线,用于缝制各类服饰。
缝制一件服饰往往需要几十张鱼皮,采用纯手工的拼接缝制方法完成。在展出的鱼皮服饰中,可以看出鱼皮的缝制位置也是根据人的运动规律来布置的。如衣袖的处理,多将一张鱼背皮和另一张的鱼肚皮缝在一起,适应手臂经常弯曲的运动规律。一件服饰的主要材料往往用的是同一种鱼皮,在镶边的部位则用另一种鱼皮,如此镶边就非常明显。后来这些镶边也用布料、皮料等其他材料。
鱼皮有天然的花纹,从鱼背到鱼肚形成自然黑、灰、白的过渡色差,经过缝制,这些具有凹凸感、花纹色彩具有明暗变化的鱼皮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意境深沉、富有诗意、风格古朴的画面,且具有立体感和动感。可以说这些纹饰达到了浑然天成的意趣,充分反映出赫哲族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缝纫技艺。
1.3 款式特征
生活在三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中最为强大的是满族,受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赫哲族鱼皮服饰的款式自然也受到了满族古典旗袍的影響。此次展出的鱼皮服饰大多没有衣领,袖短而肥,整体呈扇面形,基本上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连袖,平面裁剪,服饰宽松,多用鱼骨做盘纽,少数民族服饰特征十分明显。
女装衣长过膝,腰身收窄,下摆呈扇形,右侧摆开衩,衣襟交领右衽。袖口稍宽,在袖口和胸前有云纹、凤纹花边或鱼皮进行装饰,图案疏密有致(图1、图2)。
男装长袍为对襟样式,立式小圆领,下摆中间稍长、两侧稍短,呈扇形,衣摆两侧小开叉。衣襟对称绣有龙虎纹饰,象征着祥瑞(图3)。
夏装短衣则衣裤分离,上衣男款、女款差别不大,裤腰上口为斜口的男装,上口为平口的则为女装(图4)。
1.4 装饰图案
如果赫哲族鱼皮服饰的图案仅有鱼皮纹路,那还不足以成就特有的民族服饰文化。展出的67件/套鱼皮服饰和摆件上的图案十分精美,可以看出,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这些用鱼皮做成的衣服、鞋、帽、挂件上绣制着各种云纹、卷草纹、水纹、回纹、羊纹、蛇纹、龙纹、蝴蝶、花草及几何形图案等。
男式服饰的图案样式显得古拙、粗犷,不事雕琢,突出了北方民族的性格特征。女式服饰的帽子、披肩、衣襟、腰搭、裤腿等处则有彩线刺绣的花纹,图案精美。领边、袖口、鞋边等镶边处大都饰有各种颜色的皮条云纹、动物花样或各色布料。清代的《皇清职贡图》记载:“赫哲服饰多用鱼皮而源以色布,边缀铜铃,亦与铠甲相似。”[2]这些装饰图案有祈福、祥瑞的象征意义,也有对大自然崇拜的心理诉求;有起到加固领口、袖口的实际用处,也有使用对称手法,达到强调装饰趣味的目的。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也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有些云龙纹颇具秦汉古朴雄风。赫哲族结合本民族文化以及生产、生活特点进行不断创新,使鱼皮服饰极富民族特色,成为中华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宗教影响
赫哲族人沿江而居,以鱼为食,以鱼为衣,鱼对于他们非常重要,并由此对鱼产生了原始崇拜。三江流域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以及赫哲族等民族信奉的萨满教中便有鲤鱼神、鲸鱼神等原始的图腾崇拜。清代张缙彦所著的《宁古塔山水记》记载:“俗尚鬼,有疾必跳神祈攘,名曰插马,头戴铁马,衣彩衣,腰围铃铛。”[3]赫哲族人经常在鱼皮服饰的下摆上缝上贝壳、铜铃或璎珞珠、疏绣穗之类的装饰品,这种别致美观的装束多来源于萨满教跳神仪式所用的“神衣”,可见赫哲族鱼皮服饰形制颇受宗教的影响。
2 鱼皮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2.1 发展现状
千百年来,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口传身授的民族文化,对于赫哲族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物。19世纪末,鱼皮服饰在赫哲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仍不可或缺。清代末期,棉布已普及到东北的少数民族,鱼皮服饰的制作和使用日益减少。1931年,凌纯声先生到赫哲族地区调查后在书中记述:“今日鱼皮衣服已不多见,惟鱼皮绑腿、鞋子、套裤及口袋等用之者尚多。”[4]经多年的民族融合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赫哲族人大多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渔业逐渐凋敝,传承了千年的鱼皮服饰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加上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鱼皮服饰逐渐被其他材质衣服所取代,而如剥鱼皮、熟鱼皮、剪裁、缝制这些制作鱼皮服饰的传统手艺也渐渐失传。鱼皮服饰及其制作工艺则成了亟待保护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今,鱼皮服饰只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黑龙江省博物馆等国内少数的博物馆,以及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等少数国家的博物馆有收藏。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2 传承与保护
鱼皮服饰文化历史悠远,且曾在北纬45度以北的广袤地域上被广泛使用,可以说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在俄罗斯境内的赫哲族称为那乃,与赫哲族同根同源。北美、北欧和日本在历史上也曾经是鱼皮服饰文化圈上的一部分,这些国家在鱼皮服饰文化的抢救、挖掘和开发上均做了大量的努力。
在鱼皮服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一是要保护民间艺人。靳之林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问题,应首先着眼于人的抢救和保护,而不只是让它进入历史典籍和博物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物质的保护,作为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的传承,是活态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保护二字的内涵就是传承,不能传承,何谈保护?我们希望在亿万群众的社会生活中看到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发展。”[5]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传统的鱼皮服饰及鱼皮制品给各类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展品,使众多的现代人对赫哲族历史上曾经穿了千百年的鱼皮服饰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此次展览便是由国家艺术基金主办,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重点领域(服装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服裝文化研究中心和吉林民族服装文化研究所承办。此次项目在全国共巡展二十站,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是第六站。三是创新发展。使赫哲人不但传承鱼皮服饰的制作工艺,而且使这一古老的工艺在当代能有创新发展。此次展览中就展出了精致的鱼皮荷包、袖珍型鱼皮服饰、鱼皮挂件等赫哲族鱼皮文化艺术作品(图5),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以及市场开发价值。
让广大人民进一步了解、传承和保护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对于发展赫哲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敏杰.赫哲族鱼皮服饰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4).
[2]富察·傅恒.皇清职贡图[M].沈阳:辽沈书社,1919.
[3]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4]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5]靳之林.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C]//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