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晓东
摘 要: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个人态度构造分析,探讨在京高校留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结果显示:留学生在消费观与价值观、物价与交通、校内饮食与外卖、环境污染与保护、旅游与社会体验、学业与人际交往六个方面,对在京学习生活持有较为深刻的认知。留学生最为关注环境问题,且重视自身的汉语学习,在享受北京留学生活的同时,也对相关饮食以及消费观念表现出了消极态度。这些结果可为今后的留学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京高校留学生;留学生活现状;PAC分析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华留学。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达48.92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其中,北京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在全国省市排名中位列前茅。《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留学北京行动计划》,更加注重国际学生质量,提高学历生和研究生层次学生比例,完善国际学生服务体系和教育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因此,充分了解在京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以及留学生对北京留学的认知,对今后的留学生工作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个人态度构造分析(Personal Attitude Construct,简称PAC分析),通过分析留学生内心深处对北京留学的认知与态度,探讨其在京留学过程中的意识发展形态,掌握在京留学生学习生活状态。
来华留学生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于来华留学生研究,以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为主,重点探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且调查方式多以问卷调查为主,探讨留学生在华留学生活的整体状态。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呈现出留学生活现状,但是卻无法很好地展现出个体的特殊性,以及相关现状形成背后的深度思考。并且,已有文献中采用有效的研究方法,探讨留学生对自身留学生活的认知,以及造成相关认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该领域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充实。
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一名已经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即将毕业的大学四年级日本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内心深处对在京留学生活的认知,掌握留学生在京留学生活状态。具体向留学生提出引发联想的短文:“请认真回顾你在北京的留学生活,思考哪些经历与你留学前对北京留学生活的期望是相符的、哪些经历与你的期望是不相符的。请将你想到的内容按照顺序输入电脑中”。依据PAC分析流程,对留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并对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讨论。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对研究过程进行了全程录音,整个过程持续时间约为2小时。
2.研究方法
PAC分析是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内藤哲雄提出的一套研究方法,通过对少数受访者的深度访谈,旨在将我们无法直接测量的个体意识形态或者态度进行结构化,并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1]。PAC分析,因其分析过程中融入了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具有结果再现性较高、客观性较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
3.研究流程
PAC分析的具体操作流程为:第一步,采访者在对研究流程进行说明之后,向受访者提示引发联想的短文;第二步,受访者根据提示短文进行自由联想,并将联想到的内容输入电脑中的PAC分析系统中,然后根据系统提示对自己的联想内容进行相似度的评定;第三步,采访者根据受访者自身的评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出显示受访者意识或者态度结构的树状图;第四步,开始访谈,受访者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呈现出来的树状图,按照自身的想法对各组进行命名,并做出解释说明;第五步,采访者根据受访者的命名、解释实施深度访谈,进行综合讨论。
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的聚类分析使用了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通过聚类分析生成的留学生态度构造如图1所示。按照受访者本人的分组以及对各组的命名与解释,本次分析共生成了六个聚类(CL)。图1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联想项目的重要度,数字越小表示越重要,括号内的+、-、0表示联想项目的印象分别为正、负、中性。
1.各聚类下的留学生对在京留学生活的思考
CL1包括国外品牌昂贵、国外品牌手机使用者多、国外品牌汽车多三个联想项目,被命名为“消费观与价值观”。受访留学生谈到,国外品牌虽然昂贵但是仍然很受欢迎,对此表示很难理解,认为物美价廉的商品才是最好的。但同时,自己又有过几次失败的网购经历,商品虽然便宜然而质量却没有保证。该结果显示:消费观与价值观也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深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理解具有一定的影响。
CL2包括物价便宜、公共交通费用低、交通拥挤三个联想项目,被命名为“物价与交通”。受访留学生表示,物价比较低主要体现在饮食、零食以及公共交通设施上。因为公共交通费用较低,选择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出行的人就非常多,这也就导致了路面交通拥堵,公交车和地铁甚至挤不上去等问题的出现。该结果显示:低物价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也促进了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但是,在这些积极影响的背后,也有可能给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
CL3包括食堂饭菜难吃、外卖普及率高两个联想项目,被命名为“校内饮食与外卖”。留学生表示,自己去过的几所高校食堂,饭菜都不好吃,但是后来了解到了外卖业务,可选饭菜种类多,对这种便利的饮食服务感到惊叹。该结果显示:中国外卖服务正规化的迅速发展给留学生的留学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他们接触更多的中国饮食文化创造了条件。
CL4包括空气质量差、随地乱扔垃圾两个联想项目,被命名为“环境污染与保护”。受访留学生表示,这两项内容是自己最不能接受的,对这两项的印象很不好。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虽然在来华留学前从电视上了解了一些情况,但是实际经历之后,感觉比想象的还要严重。该结果显示:空气污染对留学生的影响较大,甚至是可能影响到留学生选择留学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消减空气污染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予以关注。
CL5包括天安门游客多、长城台阶陡两个联想项目,被命名为“旅游与社会体验”。受访留学生表示,不管去哪个景点,游客都非常多。但是,与北京相比其他城市的消费较低,去地方城市旅游可以体验各地风土人情。从该结果中可以得知,充分体验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国情,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体验留学生活。
CL6包括中国学生热爱学习、课程比想象的少、中国人很友善三个联想项目,被命名为“学业与人际交往”。受访留学生表示,中国学生不逃课,周末也在图书馆学习,非常受触动。但是,相比之下觉得留学生的课不多,课堂学习机会较少。从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较为重视,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受访留学生还表示,与在自己国家的媒体上看到的不同,来到北京后觉得身边的中国人都很友善,中国学生耐心教自己汉语,连出租车司机也很和蔼。该结果显示:来华留学改变了留学生在留学前对中国持有的片面认知,北京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热情、友善的留学环境,有助于加深更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社会的全面理解。
2.以环境问题为关注核心的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通过对上述六个聚类的分析考察,我们与受访留学生进一步探讨了六个聚类间的相互关联。结果显示:首先,环境问题(CL4)是受访留学生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只有改善空气质量,保障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很好地投入学习(CL6);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有一个舒适的景区旅游体验(CL5)。其次,物价便宜、交通费较低(CL2),为旅游、体验各地生活(CL5)提供了条件,但是因为价格低可能导致物品质量下降,使得更多人选择国外品牌(CL1)。最后,国外品牌汽车多(CL1)、出租车利用率高(CL2),会加剧空气污染(CL4),对在京的留学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CL4)。
本研究结果显示:受访留学生对在京留学生活满意度较高,留学生对自己在京留学生活既有积极的态度,也有消极的态度,这些态度大都是基于与自己国家情况对比而产生的。如果留学生不能以辩证思维看待在京留学生活,而是过于拘泥本国情况,那么在京留学生活势必受到消极态度的影响,降低在京留学生活质量。
留学生教育管理对策分析
本研究通过心理学研究方法PAC分析,探讨了在京高校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从聚类分析的树状图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在体验历史悠久的北京文化以及新兴互联网产业下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对相关独特饮食、消费观念以及社会现象表现出了消极态度。结合研究结果,在今后的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开展有效的跨文化适应教育,引导留学生尽快适应在京留学生活。先前研究结果证实,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的多个层面都容易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先前研究却没有提出相关有效的解决方案。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推测,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很多问题,大都是受到其根深蒂固的本国文化影响所致。因此,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留学生站在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理解中国文化、适应中国社会。注重引导留学生不要将自己国家的文化视为看待异国文化的“正确评判标准”,要学会通过对比,发现异国文化的形成原因,养成一种积极适应异国文化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加强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在讲授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时候,既要培养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有意识地引导留学生以一种积极适应的态度来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课下中国学生的引导作用。加强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交流,让双方在交流中加深对彼此国家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当然,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也需要我们注重提高中国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发挥中国学生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教育中的作用。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我们要能够及时发现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关注留学生的学习愿望,建设高效合理的中国式课堂教学模式。先前研究结果指出,来华留学生最主要的教育预期还是学好汉语、了解中国社会文化,以及有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留学生希望增加相应课程的课时,充实在京的学习生活。因此,今后可以对留学生在京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一方面,了解留学生的留学目的,重点掌握在京高校留学生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了解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导致问题出现的相关原因进行探究。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留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科学调整教学大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对国外高校留学生教学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国外一流大学在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的具体措施,并分析相关措施的实施背景。充分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为进一步建设高效合理的中国式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三是充分利用北京的优势资源,消减留学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北京在留学生心中的城市魅力。先前研究结果指出,留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留学目标城市的形象魅力是影响留学生选择意向的一个重要指标[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留学前因本国媒体的一些负面报道,导致留学生对中国产生片面认知。而且,留学前就开始关注的空气问题,成为在京留学生活的关注焦点,并引发了留学生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北京形象宣传,向留学生展示北京的城市魅力,提高北京作为国际学生选择留学目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从研究分析结果看,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尽量消减空气污染以及交通拥挤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让留学生将负面情绪带回自己的国家,以致影响到将来打算留学北京的国际学生。如第一条建议里提到的,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以及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寻求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留学生对中国的高铁、网络支付等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深有感触。可以将这些科技发展的要素与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各种交流、体验活动,让留学生切实感受到北京的魅力。通过留学生讲述自己在京的留学经历,让更多的国际学生了解北京,提高北京在国际社会上的魅力值。
结语
可以预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北京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将会持续上升。如何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培养什么样的外国留学生人才,将是留学教育工作今后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因篇幅所限,仅对1名在京高校留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比较来自不同国家留学生的留学状况,更加全面地考察在京留学生学习生活状态,为北京的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京留学生学习生活状态调查与成功留学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7JYC0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內藤哲雄.PAC分析操作方法入门(修订版):赋予“个体”数据科学性的新方法[M].京都:中西屋出版,2002.
[2]孟令东,杨晓平,范静波.北京留学形象的实证研究—基于国际学生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 2018(7):79-83.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