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最厚的地方钻孔

2019-04-17 00:47陈大昊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词典事关深井

陈大昊

据说,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但有位大科学家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我尊敬这种人,但我却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许多孔。这种评价,其实强调了在困难面前再坚持一下的理念,非常值得深思。

哲人有言,“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的确,就拿字典編纂来说,陆谷孙教授为完成一部《英汉大词典》,花费了近20年工夫,等到下卷出版时已是年过半百;世界享有盛名的《牛津英语词典》定期更新,有编辑甚至用了一年时间来修订“go”这一常用单词的含义……“钻厚板”才能取到火种,“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这是干事创业过程中颠扑不破的硬道理。

由此而言,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不可否认,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付出太多、收获太少,哀怨时运不济、命运不公。其实,把付出转化为收获需要一定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只不过,有的人缺乏闯劲,拈轻怕重,喜欢简单重复,一味“复制粘贴”;有的人缺乏韧劲,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努力”。倘若凡事追求眼前成绩,没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是不可能钻透人生的硬木板的。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进入自怨自艾的陷阱。

王安石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最厚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却也是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事实上,成功大多长着一副“困难外表”,披着一层“危险外衣”。砥砺攻坚克难的毅力,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力,多倾注些耐心,多下点笨功夫,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换言之,经常“朝最厚的地方钻孔”,终将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或许只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但对国家民族而言,却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譬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只有直面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能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因“没有后方”而困难重重。邓小平却说,“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在最困难的地方站住脚、生下根的坚韧精神。面向未来,铭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我们将拥有无穷的力量和灿烂的未来。

评析

这篇文章注重引用理论与列举实例相结合,尤其是对自我发展的分析很准确,读来颇具启发性。无论是对材料的引用、议论,还是对陆谷孙教授用20年完成《英汉大词典》的评论,或是对攻坚克难的评议,都理据充分,论证有力。结尾段语言精练,并能适当发出号召,照应开篇,使结构更为严谨。

猜你喜欢
大词典事关深井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赵楼煤矿:千米深井开采进入“智时代”
事关你的“钱袋子”这些变化了解一下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探索高温高压深井试油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深井软岩支护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成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