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2019-04-17 01:04杨延圣邢乐勤
理论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文化认同宗教信仰

杨延圣 邢乐勤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政治信仰作为人们对政治最终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方案的信奉和认同,在信仰体系中处于最高位置,它影响和制约着宗教信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必须发挥政治信仰对宗教信仰的引领作用。要以公民身份认同作为切入点,在强化信教群众政治国家认同上着力;以文化认同作为基础,在加深信教群众政治文化认同上着力;以民生获得感为重点,在满足信教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上着力;以目标认同作为导向,在引领信教群众政治实践上着力。

关键词: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文化认同;信教群众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3-0004-06

信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按照辞海中对信仰的释义,即“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都属于人类信仰的重要形式。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政治信仰的核心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为民众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笔者认为,总书记在这里讲的“人民有信仰”中的信仰既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包括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其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政治信仰。而宗教信仰则是指对某一种宗教的信仰,表现为民众对某一宗教的教理教义内容的信奉并将其作为规范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宗教信仰升温现象,甚至于一些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一元指导地位,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存在认识的偏差,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的部分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和“明里是党员,暗里还有某种宗教身份”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学术界,有学者提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属于私人生活领域,国家没有必要进行干涉”,甚至还有部分学者发出了“应该允许宗教中的进步分子入党和共产党员可以信教”的错误论调。这种“宗教信仰升温,政治信仰弱化”局面的出现,既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与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信仰危机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到政治信仰对宗教信仰的引领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政治信仰的引领作用,通过政治信仰建设来引领指导宗教信仰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

一、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及其评析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对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将政治信仰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在研究政治信仰的过程中涉及到宗教信仰的解读和对比分析。如刘先春提出“政治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和哲学信仰”,“政治信仰是一种世俗性的信仰,而宗教信仰是超验性的信仰”[1]等观点。二是以少数民族作为切入点,研究分析少数民族成员身上呈现出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關系。如崔海亮在解读西藏地区民众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关系时曾指出,在西藏地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信仰相对弱化,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相互交织”[2]。三是在宗教信仰与各种非宗教信仰的对比研究中,对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的关系进行区分。如刘建军曾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信仰的历史,不过是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相互纠缠的历史。二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时而冲突,时而结合。比较常见的情形是政治信仰需要从宗教信仰中获得精神力量。”[3]已有研究成果中,以探究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关系作为论文主题的只有国家宗教局研究中心加润国研究员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关系研究》一篇文章,他通过对“信仰”本义和转义的解读,指出“宗教信仰中的信仰是本义,政治信仰中的信仰是转义。宗教信仰是世界观,而政治信仰是政治观,两者关系复杂(既非并行不悖,也非截然对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仰建立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之上,其科学无神论世界观与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为支柱的宗教有神论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4]。此外,还有学者针对当前少数党员信教问题和社会上指责不准党员信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相矛盾的言论专门撰文批判,指出“中共党员不准信仰宗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5]。

整体而言,已有对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较为零散,不成系统。大多数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揭示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关系,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简要分析只是服务于其他的研究目的;二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入。由于研究立场、研究目的和学科视野的不同,已有研究成果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政治信仰对宗教信仰的引领认识不到位;三是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缺乏现实回应和问题意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应结合当下中国信仰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只有以回应当前民众在信仰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才能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准确和全面的认识,进而切实发挥政治信仰对宗教信仰的引领作用。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探讨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其实质就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是建立在宗教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是在完成宗教批判后再转向对政治的批判和经济的批判,在一系列批判过程中提出了人的解放理论。所以说,就信仰的层次和境界而言,政治信仰应高于宗教信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信仰主体来看,政治信仰的主体是全体民众,而宗教信仰的主体是信奉特定宗教的人群。探究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之前必须明确信仰的主体。政治信仰的核心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政治信仰主体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政治信仰,其主体应是包括党员群体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接受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绝不仅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更是全体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接受与认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一代代中国人进行探索与奋斗,才创造出了今天中国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过程其实质上也是一代代中国人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所以说政治信仰的主体不仅仅是党员,还包括全体人民。我国是政教分离的国家,宗教信仰属于私人生活领域信仰,其主体是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所以,从信仰主体来看,政治信仰主体涵盖的范围更广,更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

2.从信仰的客体来看,政治信仰的客体是科学的真理,而宗教信仰的客体是非理性的神秘主义。政治信仰的客体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6]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真理,在于它构建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并成功指导无产阶级进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其理论主题、实践方法、思维方式和人民立场体现出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也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宗教信仰的客体则是某种特定宗教。拥有宗教信仰的人坚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一种超人间的力量,也就是宗教中的神圣形象,如基督教中的“上帝”、佛教中的“佛祖”、伊斯兰教中的“真主”等,这些宗教中的神圣形象拥有着人类没有的超能力,是真善美的集大成者。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的精神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们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7]宗教信仰是通过信仰神圣形象来肯定现实世界中的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宗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其实质是一种非理性的神秘主义。所以,从信仰的客体来看,政治信仰比宗教信仰更科学、更理性。

3.从信仰的实现来看,政治信仰的实现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积极改造基础上的,而宗教信仰寄希望于来生,关注的是彼岸世界的解脱。政治信仰作为一种世俗化信仰,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这种信仰可能在短时间内不能实现,但作为一种科学理性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信仰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下定能实现。所以,政治信仰关注的是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的积极改造。如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追求,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但是它却根植于现实,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定也会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宗教信仰是建立在超验的基础上的,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宗教中的“上帝”“佛祖”“真主”等神秘力量,一切按照他們的指示行事,接受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希望在彼岸世界中得到解脱。虽然宗教为适应世界形势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世俗化改革,从追求彼岸世界的解脱转向在现实世界中不断给人以关怀安慰,但就其本质而言,这种世俗化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宗教信仰的神秘性和非现实性,各种神秘力量只是存在于宗教信仰者的意识中,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这种世俗化改革正如马克思对路德宗教改革的评价一样:“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8]10所以,从信仰的实现来看,政治信仰的实现是必然的,而任何宗教信仰只不过是宗教信仰者内心的一种情感寄托,根本不具备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的任何可能性。

4.从信仰的最终追求来看,政治信仰的最终追求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以及全人类的解放,而宗教信仰的最终追求在于人的自我“救赎”。在中国,政治信仰的最终追求体现在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上。共产主义是建立在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实现了全人类解放的社会。正是在这样一种崇高目标下,马克思、恩格斯倾尽毕生精力,密切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由解放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的:“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411,“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422一代代中国人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激励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筚路蓝缕,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发展的奇迹,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奋进,并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宗教信仰者虽然也致力于建立真善美的世界美好图景,但他们更多的是借助于宗教的教义教规来规范指导自身的行为,并希望通过自身今世的修行来实现来世的自我救赎,从而实现宗教信仰者个人自身的解脱超越。特别是中国宗教徒,其信教动机大都具有浓厚的功利性色彩,正如一句古语所讲:无事不登三宝殿。一些人皈依信奉某种宗教并不是出于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信奉,而仅仅只是为了寻求某种心理慰藉,希望在一系列神灵的庇佑下获得心灵的安宁。所以说从信仰的最终追求来看,政治信仰比宗教信仰更崇高。

综上,笔者认为,从信仰层次和境界上,政治信仰要高于宗教信仰。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实际上解决了凭什么和依靠什么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其实质是宗教与政治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一个集中体现。作为政教分离的国家,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集中反映在宗教与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上。虽然政策上党和政府提出了政治与宗教相分离,但在现实社会中,政治与宗教在很多地方的相互影响依然存在。如:如何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问题、坚持无神论执政党怎样管理有神论宗教问题、宗教去中国化倾向、中国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新兴宗教问题、网络宗教与网络传教问题、宗教变异衍生的邪教治理问题等等,都体现着政治与宗教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

三、政治信仰引领宗教信仰的着力点

政治信仰作为人们对政治最终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方案的信奉和认同,在信仰体系中处于最高的位置,它影响和制约着道德信仰、宗教信仰等。政治信仰是建立在公民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基础上,并在增强民生获得感和实现政治目标追求的政治实践中逐步树立起来的。在当代中国,要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以政治信仰为统领,发挥政治信仰的引领作用。对于信教群众的引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1.以公民身份认同作為切入点,在强化信教群众政治国家认同上着力。生命个体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必然是以某种身份进入的。在所有的身份角色中,公民身份是普遍意义上的存在。对生命个体而言,其公民身份是生命个体与国家连接的纽带,代表着其在国家共同体中的角色和地位。人的一生可能会存在多种身份,比如当人确立了某种宗教信仰,也可能会拥有某种宗教身份,但公民身份是所有身份中最基本的。也可以理解为不论民众是否拥有宗教身份,但肯定拥有公民身份。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个人可以不要宗教认同,不必活在神话里,但是一个人不能没有一个与国家和民族相一致的共同意识,不能没有现实之中的生活,这个共同意识和现实之中的生活,就是国家认同的形成。”[9]公民身份认同的核心是对国家的认同。国家的存在是获得公民身份的前提,同时国家的存续是建立在公民身份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获得公民的认可与支持,国家才有其存续的合法性。对于信教群众而言,其宗教身份和公民身份的叠合决定了他们除了要有宗教身份认同外,也应该具有公民身份认同。这样,公民身份认同就成了连接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的纽带,为政治信仰引导宗教信仰提供了可能性。

在当代中国,公民身份认同体现在对中国作为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包括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文化、历史等一系列政治共同体构成要素的认同,这些认同既是帮助公民确立政治信仰的前提,也是信教群众公民身份认同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我们在对信教群众的引导中可以把公民身份认同作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广大信教群众产生强烈的国家认同,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的骨肉同胞,在强烈爱国思想的感召和鼓舞下,自觉维护国家和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引导广大宗教教徒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让广大信教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让广大信教群众能自觉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2.以文化认同作为基础,在加深信教群众政治文化认同上着力。信仰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政治信仰建立在政治文化认同基础上,宗教信仰建立在对宗教文化认同基础上。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两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从各大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来看,诸多宗教流派都在儒家“和合”思想的影响下和“敬天法祖”的信仰引导下相互融合,共生发展。中国传统社会中各个宗教体系之间也并没有发生像近代西方和现代中东地区曾发生过的大规模的宗教冲突和战争。历史上,各宗教彼此之间交流碰撞、互渗互鉴、交融发展、和谐共存,形成了多元融合的宗教文化生态体系。政治文化亦是如此,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构成中,包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10]。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11],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指出除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外,体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政治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共性文化交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性文化交集为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搭建起了联系的桥梁,为政治信仰引导宗教信仰提供了可能。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对信教群众的引导中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桥梁,按照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11],引导广大信教群众产生强烈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加深对政治文化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聪明才智。

3.以民生获得感为重点,在满足信教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上着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追求。对于政治信仰而言,它其实是民众对政治权益的诉求,因此培养民众的政治信仰,必须建立在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增强民众民生获得感的基础上。对于宗教信仰而言,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色彩,特别关注神灵的现世关怀,他们向上帝祈祷、去寺庙烧香拜佛等行为往往是希望借助上帝、佛祖等神灵寻得现实世界中的一种心灵关怀,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生活处于困境,且感觉依靠自身力量无法改善这一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向神灵寻求帮助,生成某种宗教信仰。可见,不论拥有何种信仰,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共同的民生夙愿,基于此,我们在对信教群众的引导中应当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通过满足信教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合理追求,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引导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关心政治、了解政治,为他们创设出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提高政治热情,培养他们的政治信仰。

以民生获得感为重点,做好对信教群众的引导,要求我们对信教群众的信教动机进行科学分类,主动介入,顶层设计,积极引导,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当前我国信教群众的构成非常复杂,不仅仅有一般的普通民众,还有很多是高学历知识分子,也有一些属于高收入阶层,他们的信教动机不同,有些是为了解决经济困境,也有些是在精神方面产生困惑,因此,应该基于不同的信教动机,充分考虑不同动机信教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一是要改善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民众的物质民生获得感。只有不断改善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才能让民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是真正的人民立场的信仰;二是要提高民众精神文化水平,尤其是解决民众温饱问题基本满足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民众的文化民生获得感,让民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4.以目标认同作為导向,在引领信教群众政治实践上着力。在当代中国,作为政治信仰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在宗教信仰中,“天堂”“天国”等成为信教群众追崇的美好世界,致力于在“美好世界”中实现人的自我救赎和超越。从现实实践来看,虽然两者最终目标并不一致,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两者所要追求的关于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中,确实有着一些共性的可以作为共同目标导向的元素。如各大宗教流派的宗教教义、宗教道德、戒律等方面都存在着劝人向善、远离邪恶、互助互济、乐善好施等思想,这些思想与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取向具有一致性,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不相悖,对这些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应该因势利导,发挥它们在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将其转化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可作为民众在现实实践中共同追寻的目标,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在对信众群众的引领中,可以把实现两者共性目标的认同作为导向,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在实现宗教价值目标的过程中自觉融入到政治实践活动中来。以目标认同为导向引导信教群众,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学术界的深入研究,确定各大宗教流派的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中哪些积极因素可以转化阐释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追寻的目标;二是要思考如何在尊重信教群众消极、被动的寄希望于彼岸世界神灵救赎的信仰依赖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积极实践去实现某些共同目标;三是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引导他们围绕共同的目标,消除偏见,相互尊重,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结语

以政治信仰引领宗教信仰,是贯彻落实“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工作方针的题中之义。但是在引领宗教信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一个基本前提时刻保持清醒,那就是:虽然两者同属于信仰范畴,在某些方面有些共同的联系,但宗教信仰毕竟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这与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政治信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我们在对信教群众引导的过程中,不能丢掉政治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态度,尤其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在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时刻坚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身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引领,与广大信教群众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特点相融合;在文化上自觉融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广大信教群众,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宗教;在行为上自觉适应,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自觉接受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履行公民应尽的权利和义务,在政治实践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先春,李亚.政治信仰:政党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内核[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2)∶57-63.

[2]崔海亮.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与民族认同——关于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民族论坛,2014(3)∶45-49.

[3]刘建军.试论三种非宗教的信仰形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30-34.

[4]加润国.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关系研究[J].科学与无神论,2015(2)∶29-32.

[5]左鹏.中共党员不准信仰宗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2)∶45-50,107.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王瑞萍,马进.国家认同是怎样进行的——宗教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人类生命体本源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10.

[10]殷亚天.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7.

[11]习近平.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299870.

【责任编辑:宇 辉】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文化认同宗教信仰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美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