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花格窗

2019-04-17 00:48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邵燕祥竹枝词郑振铎

窗户,对于老北京人度夏而言,很重要。在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的年代,全靠窗户通风透气,让凉爽能进得屋子。以前的老北京,一般人家,大多不是玻璃窗,而是那种花格纸窗。

夏日到来,即使不可能家家都像有钱人家那样换成竹帘或湘帘,起码也要换上有层窟窿眼儿的稀疏的薄纱布,好让凉风透进屋里。清竹枝词有道:“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各家的窗户上安上新纱帘,即竹枝词里说的“糊冷布”。那时候,我们管它叫“豆包儿布”,很便宜。

如果夏夜户外正好有树,又正好有明亮的月光,把摇曳的绿叶枝条的影子映在窗户纸和冷布上,朦朦胧胧的,变幻着好多图案,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这是在玻璃窗上绝对看不到的景象。

邵燕祥先生有则短文,题目叫《纸窗》。1951年,郑振铎的办公室在北海的团城,他去拜访。办公室是一排平房。郑振铎的写字台前临着一扇纸窗。郑对他兴致勃勃地说起纸窗的好处,最主要的好处是它不阻隔紫外线。老人对这种老窗,才会有这样的感情。之后,邵燕祥回忆那一天的情景写道:“心中浮现一方雕花的窗,上面罩着雪白的纸,鲜亮的太阳光透过纸,变得柔和温煦,几乎可掬了。”将纸窗的美和好处以及人的心情连在一起,写出一种静暄柔美的意境。

我们大院没拆的时候,我回大院,看到那些花格木窗早就没有了,都换成了大玻璃窗。但是,每扇窗戶旁边的铁钩子和支架都还在——虽都已锈迹斑斑,却像是沧桑的时光老人,不动声色地垂挂在那里,任其风吹日晒——是那个逝去年代的夏日留下的一点儿记忆的痕迹。我问旁边的年轻人: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他们摇头不知……

如今,大院早已拆干净了,老北京那种花格窗再也见不到了。

(作者肖复兴,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8月20日,有删减)

赏析

窗户是屋子的眼,青瓦的屋脊,粉白的墙壁,配上花格纸窗,就仿佛端庄的闺秀静静伫立,哪怕紋丝不动,也眼波流转,摇曳生姿。而花格纸窗作为老北京四合院建筑曾经的标配,不仅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与成长,成为无数人记忆深处不会褪色的美好时光。

猜你喜欢
邵燕祥竹枝词郑振铎
十二点钟
郑振铎炒股
戏剧家魏明伦忆邵燕祥
邵燕祥先生二三事
小童话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小童话
郑振铎与冯孟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