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仪征市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

2019-04-17 07:35张爱琴王春军窦修梅周玉伟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1期
关键词:仪征市仪征茶园

张爱琴,王春军,窦修梅,周玉伟

(1.仪征市林业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仪征 211400;2.仪征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仪征 211400;3.仪征市玉伟茶叶专业合作社,江苏仪征 211400)

仪征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长江三角洲顶端,东连扬州,西接南京,南濒长江,北与安徽天长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857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为丘陵岗坡地,是扬州绿杨春茶的主产区。基于仪征市的地理环境充分利用丘陵山区土地资源种植茶叶,既改变了丘陵山区的自然面貌,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2000年茶产业被列为扬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政府也出台多项政策推进茶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后,仪征市先后被评为 “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示范县”,茶产业成为仪征市的一张生态名片。2017年区域公用品牌“仪征绿杨春茶”价值评估10.02亿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茶产业用工紧缺问题已成为阻碍茶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茶园机械化是茶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因此,文章回顾了仪征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剖析制约发展的因素、思考发展措施,对推进茶园机械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仪征市茶产业发展概况

仪征市从唐代开始种植茶树,历次毁于战火,1958年恢复茶树种植,在世纪交替的前后十年,茶产业得到两次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仪征市茶产业发展概况如表1所示。2010年后,茶园面积、产量处于动态平稳状态,产品质量、产值、生产技术得到快速提升。2018年,仪征市茶园面积2201 hm2,春茶产量 528 t,产值 1.83亿元,预计全年产量约530 t,基本都是名优绿茶。

表1 2000~2018年仪征市茶产业发展概况Table 1 Overview of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Yizheng during 2000~2018

2 仪征市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

2.1 仪征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

2.1.1 茶叶加工实现全程机械化

1996年,机械制作名茶“绿杨春”在仪征试验成功,结束了传统茶叶手工炒制的历史。多年来,“机械制作绿杨春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和全面推广,从传统的杀青、理条、做形、干燥等基础工序,到前期鲜叶预处理(分级、摊青)、后期提香、精制(筛分、风选、色选)及自动包装等各生产环节的机械都得到全面发展。仪征市现有杀青机、多功能制茶机、烘干机等初制、精制环节机械500多(台)套,并建有2条生产流水线,机制名茶技术普及率达100%,生产的“仪征绿杨春茶”(区域公用品牌)具有香气高雅,汤色碧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匀亮,耐冲泡的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2.1.2 茶树修剪和植保机械基本实现机械化

在茶园管理机械中,由于修剪机和植保机价格适中、操作简易,使用频率高,是茶园管理中普及最广和最快的机械,据初步统计,目前仪征市共有修剪机328台,植保机械808台,其中普及型喷雾机(单价500元左右)458台,万元以上动力喷雾机53台,茶园修剪和植保基本实现机械化操作,仪征市茶园管理机械统计、仪征市茶园管理机械备有和使用情况调查详见表2和表3。

2.1.3 田间耕除和灾害防控机械化程度较低

因茶园田间管理机械在耕翻、施肥、除草工作对茶园基础设施及丘陵茶园的坡度、梯面、栽培方式等茶园基础条件都有一定要求,而目前仪征市境内大部分是丘陵地貌,茶园基本分布在丘陵山区,并以有性系茶树品种播种、农户零散种植为主,管理较为粗放,基本达不到机械操作的要求,同时茶园管理和灾害防控机械相对价格偏高,一次性投资大,加上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等原因,加大了机械推广难度,目前引进的4台耕作施肥机械、5套喷滴灌系统、22台防霜扇,主要集中在极少数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生产企业。

2.1.4 采摘机械目前以试验示范为主

采摘机械对茶树品种、栽培方式、树冠培养也有一定的要求,已有的老茶园要实现机械化采摘需要通过几年时间来培养适合的树冠,并且现有的采摘机械只能完成中低档茶原料的采摘作业,对以名优茶生产为主的江苏茶区,实现机械化采摘难度很大,目前江苏茶叶采摘还沿用传统的手工采摘方式,采摘用工期短、用工量大,造成严重的劳动力季节性短缺。

表2 仪征市茶园管理机械统计表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 of tea plantation management machinery in Yizheng

表3 仪征市茶园管理机械备有和使用情况调查表(单位:%)Table 3 Number and service condition of tea plantation management machinery in Yizheng (Unit: %)

2.2 促进仪征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仪征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总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1958年仪征恢复种植茶树,至80年代前期基本为手工炒茶;80年代中期引进炒青制茶机械并快速完成机械代替手工炒茶,1996年开始引进多功能机试制名特茶;2006年后全面完成机械代替手工制作名特茶,2010年开始进入茶叶加工、田间管理、灾害预防等各个生产环节机械化快速发展阶段。

2.2.1 产业发展加速机械化发展

从1998年提出名茶战略后,围绕品种、品质、品牌,江苏茶产业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引导政策,茶叶生产向高质、高效方向不断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是茶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内容之一[1],因此,产业发展的刚性需求和政策引导成为茶叶机械发展和推广普及的重要契机。

2.2.2 技术创新推进机械化发展

产业发展的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茶机研制和生产单位不断推进技术改革和创新,使茶机的性能不断完善,茶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拓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加适应生产需求,利于推广普及,仪征市茶园生产机械与人工工效比较见表4。

表4 仪征市茶园生产机械与人工工效的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mechanical efficiency and manpower efficiency of tea machinery in Yizheng

2.2.3 政策引导促进机械化发展

江苏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2009年茶叶机械(杀青机)首次列入购机补贴名录,2011年后逐步增加和调整茶机购机补贴种类,调动了茶叶生产者的购机热情,2013年通过购机补贴引进名茶多功能机34台,喷灌机械设备1套,茶树修剪机72台,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农机的普及推广,2013~2020年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品目情况见表5。

表5 2013~2020年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品目情况表Table 5 Record of purchase allowanc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2013~2020

2.3 仪征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3.1 现有茶园基本不适合田间管理机械操作要求

田间管理机械基本是大中型机械,适用于行距在1.3 m以上的茶树,且茶行两头留有1.5 m以上转弯距离的茶园,仪征市现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茶园地块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坡度大,基本无法满足茶园田间管理机械的农艺要求,从而制约了茶园机械化管理作业。

2.3.2 茶产品结构单一

仪征市是名茶产区,一直以来生产销售都走名茶路线,造成茶农只采春茶,茶企只产高档绿茶,产品只有名茶“绿杨春”的现象,近年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虽然部分茶企在主管部门引导下开展了多茶类、多级别的茶产品开发,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生产和消费观念及低档茶成本高、利润低等原因不能常态生产,夏秋季鲜叶资源基本浪费,对现有适宜采摘中低档原料机械的引进和推广产生一定的阻力。

2.3.3 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

仪征省、市、县三级农业龙头企业共83家,而茶叶作为仪征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茶叶龙头企业(市、县级)只有5家,且生产规模小,生产经营家族化,大多数企业对自身发展定位不高,发展动力和意愿不足。

2.3.4 茶叶生产劳动力质量下降

2000年前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2005年后,年青家庭又向城镇流动,农村出现大量空巢老人。在此现状下,农村劳动力主要以60~70岁老人为主,茶园翻土等日常管理工作难以保质完成,茶叶生产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难度加大。

2.3.5 茶叶机械发展的技术支撑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茶叶机械研制开发进程加快,并基本实现茶叶加工的机械化和连续化。但在管理机械中,由于适用于坡地及山地茶园的机械装备体系不完善、机械化管理作业配套栽培技术推广乏力、茶园生产机械装备价格偏高等因素,导致茶叶机械化作业发展缓慢。

3 仪征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看,机械替代手工、工厂化生产取代作坊式加工必定成为趋势,在仪征市当前茶叶加工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示范、引进推广具有先进性、适用性的茶园管理、采摘等机械,同时通过茶企、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多种渠道,积极鼓励生产者引进、更新茶叶机械,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进程。

3.1 加大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力度

将茶叶机械化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政策上加强引导和支持,在农机购置补贴中增加茶叶机械种类,充分发挥农机购置的政策导向作用。

3.2 加强农机与农艺相融合

抓住茶叶生产关键环节,推进机械化管理作业配套栽培技术。新拓植和更新茶园,在选择适种、发芽整齐的品种基础上,选择土层深厚的土地。15°及以下缓坡地、平地,采用单行单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方式,行距150~180 cm、株距15 cm(小行距30 cm,株距25 cm),茶行两头预留150 cm机械通道(可结合沟渠),15°以上山地茶园建成等高梯级茶园,梯面宽至少2米以上,以单行单株为宜,行距可缩小到130~150 cm,并有机械调头场所(山地茶园适合小型单机作业机械)[2],茶园机耕道宽度150 cm以上,满足机械通行条件,并从幼茶园定型修剪开始培养机采树冠。仪征现有老茶园种植行间距都在150~180 cm,可以通过改造解决机械通行问题,并通过深修剪、台刈的方法改造,培养适合机采的树冠。同时推广应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方法、新技术,建设高效优质生态茶园。

3.3 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行业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经营主体,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和服务,将分散的茶农团结起来:一方面,组建社会化技术和劳务服务团体,指导或直接帮助茶农进行田间管理,实行统管统防,服务机构可以对服务对象采取定单收购,既保证了生产原料的质量安全,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服务组织的建设,集聚人力、财力、技术资源,加快老茶园的更新改造和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解决大中型农机单一农户购不起、购进不会用及使用率低的问题。

3.4 培植龙头企业,丰富产品结构

以农业大招商和仪征市生态板块建设为契机,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推动茶产业发展,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充分把客商的资本、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与我市的茶产业优势相嫁接,发展现代化茶业园区,努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辐射带动能力较强、集一二三产为一体的茶业龙头企业。

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调整仪征现有产品等级和种类,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推进机械采摘,增加中低档茶叶的生产量,让市民买得起,让企业有利润;同时利用中低档原料鼓励开发不同茶类产品拓展市场,提高仪征茶市场份额和抗风险能力。

3.5 做好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

对引进的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开展试验、示范,确保推广的机械适合本区域茶园机械化发展需求。并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茶叶从业人员对茶叶生产新机具、新技术的认识程度,掌握使用和初步维修技术,协助厂家培育售后服务点。

猜你喜欢
仪征市仪征茶园
仪征化纤:做可降解新材料品牌开路先锋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扬州仪征十二圩:三步骤画好基层统战最大同心圆
仪征市:三位一体抓服务 推进侨务进社区
茶园飘香
从单元结构角度透视分数乘法的教学
研得“深入”,教得“浅出”
——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例谈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