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门①

2019-04-16 18:35伊里切夫斯基
芳草·文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团子耶路撒冷

伊里切夫斯基[俄]

我的弟弟是个古怪的家伙,他时而能见到亡魂。通常他们会围坐在他桌前,边从空空如也的盘子里进餐,边商榷磋议,仿佛是在讨论如何将团子从家中赶出去。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这是一群上了年纪的男人和女人。平日里他们是和睦的邻居,夜里喝喝茶便会躺下歇息。但偶尔亡魂们会斗个天翻地覆,这种时候他便会绝望地给我打来电话。

“我再也受不了了!”他叫道。

“团子,你行行好,待在家里!”我嘴里嘟哝着,明白我接下来的两天又泡汤了。

我的弟弟小我五岁,因为他的缘故我没有了童年。年幼的宠儿百无禁忌,为所欲为,将身边的整个世界当成了一个装满玩具的箱子。直到父母离世之后,我才明白想与之抗衡是多么不自量力。

我的弟弟在邮局工作———基本上是分拣票据,将邮包分放在各个架子上。干这份工作一部分是因为人们信得过他。他从未婚娶,我也一样,但原因有所不同。好在退休于我而言还是件遥不可及的事,这让我尤为安稳。不用清早起床将仪器设备扔进车里然后出去勘探,这样的生活我实在无法想象。

我干的是土地测量员的活儿,虽然就所学专业而言我应该是位历史老师。移民在人们身上产生的效果,就像厨师之于土豆。从我身上,它削出了一个手拿经纬仪的人,还冒险在我眼睛上雕出一副目镜。

当弟弟给我打来电话时,也就意味着他停止服药了,而此时我要做的则是在整个耶路撒冷城中将他找到捉住,以便将药片喂下去。通常他是不会反抗的,但首先得将他找出来才行。

他第一次出走时年仅七岁。他读了我的一本关于极地考察队的小册子,决定去帮苏联英雄、极地考察家帕帕宁的忙,但我放学时在公交车站碰巧遇见了他。他戴着父亲的便帽,帽檐耷下来遮住耳朵,站在那里等车。

他这次出走是我最轻松的一次———我拎起他的后衣领,他被帽檐挡住视线什么都看不见,不敢动弹。

如今父亲不在了,那顶便帽仍旧挂在父母房子门口的衣帽架上———一栋耶路撒冷城郊的老房子,现在弟弟独自一人住在那里。偶尔,当我去弟弟那里做客时,我会偷偷将帽子的里衬贴在脸上,悄悄嗅闻父亲的味道。

我很中意自己的工作:每天都与土地打交道,它会将我这样那样的思绪抽离出来,洒进甘霖之后沙漠中重生的野草根部。与倾斜的经纬仪为伴,我丈量着国土上的每一处褶皱,每一个隘口,每一条峡谷,分水岭上的每一丝裂痕。

我仍旧对历史处处留意,人类的过往能使我平静,因为它已然过去。生命的意义在于———说得更准确些,生命之所以没有意义———是因为要学会与遗忘共生共存。但这只是说来简单罢了。现实中,我的意识愈发清醒,与此同时无力感也愈发强烈。这就像是儿时那一次,我和弟弟一起去林中滑雪橇遇上了暴风雪,回程的路上我决定从田野里穿插过去。暴雪漫天,只迈出几步我们便陷入一片奶白之中。我们来回兜圈子,身体开始冻僵,勉强摸回树林中无风的地方,找到了来时的雪橇印。此刻,我仿佛又回到了暴风雪的中央,只是这一次我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我把弟弟丢了。

团子———是因为小时候妈妈叫他小团团,长大后便喊成了团子。

我的上司知晓我兄弟二人间的纠葛,每当这情况发生时,他便会发火,当然不是对我,而是怨团子。在近东地区的人身上,忧虑常常表现为焦急上火。更何况我是所里为数不多的,愿意到以巴边境地带工作的人。

我在莫迪因市的某个加油站里给我的头儿尼西姆打去电话,先听得一顿臭骂,而后听他信誓旦旦地保证团子自己会出现的。于是我决定坐下来喝杯咖啡。知了阵阵翅鸣,鸫鸟的歌唱压抑了车来车往的噪音。我再次拨通弟弟的电话,耐心听完自动答录机应答前的十声蜂鸣。不久,我已走过贝特曷龙遗迹,一级级的废墟和沟壑像种植园中的橄榄树一般列队成行。就在此地的某处,以色列人的领袖约书亚率军进攻迦南地,而不存在的上帝向出逃的迦南居民掷出一座座绝壁。这条高原上的道路是以色列最古老的道路之一。时而会泛起这样一种感觉,你使劲挣扎,仿佛一只黏在蜜里的蜜蜂———陷入了凝炼浓缩的时间之中。在生命的第三个十年里,我仍旧无法习惯这种感觉。起初的时候,我贪婪地享受着这幸福。时至今日,这感觉挥之不去,仿佛统治此处的历史是平行且同步的———从远古的红铜时代起始,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它炽热得仿佛一块煤炭,熊熊燃至白亮。在这星球上很难再找出另一片土地,能让新时代的风重燃煽旺二十个世纪以前业已熄灭的篝火。

我弟弟团子———是耶路撒冷城,塔里比奥街区的两大景观之一。另一处是新建的美国领馆,门径上有丰乳肥臀的穿军装的金发美女把守。父母的房子就坐落在谷地边沿,从山坡上向下眺望,既能看见被一条条坡道,一道道混凝土浇筑的沟壕包围其中的使馆,也能看见多丘的沙漠边缘,颜色就像是驼毛掉秃了的驼皮。“天上那位”独自一人踏入的正是这片沙漠。在审判日那天,替罪的山羊在双角上顶着人们的罪孽,也将走进这片沙漠。

万幸的是,耶路撒冷旧城区里人人都认识团子,他在其中如鱼得水。在去旧城区之前,我还要寻访我弟弟的另一处藏身之所———洛克菲勒博物馆,就在离大马士革门不远处。团子喜欢在那里闲逛一会儿,再在满是古迹的馆中寻一处石质长凳小寐片刻。在展柜和陈列窗中,多神教的诸神和偶像尤为引人注目,朴素的以及雄伟的,愤怒的以及平和的,宇宙各种力场以及深邃奥秘的凝结体。也许团子觉得在诸神身旁待着,要比陪在人和亡魂身边更加自在。几千年来,尽管人类的道路已从剑齿虎牙发展至巡航导弹,但体格依舊一成不变得渺小且孱弱。当然,人的童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幼年的人类。但在那里,在博物馆中,置身于神灵和女性生殖图腾之间,怜悯人类的感觉———不论远古的人还是现代人,惊惶的人还是渴求的人,苦难的人还是祈求的人———显得尤为明显。而团子大概多多少少将这种怜悯算在了自己头上,聊以慰藉。

我在博物馆空旷的厅堂间溜达,沿路询问相识的管理员。一个坐在内庭里靠着水烟袋的阿拉伯老者说已经很久没见过弟弟了,但如果弟弟在博物馆出现,他一定会给我打电话。

我深爱耶路撒冷,这是一个隔绝的世界,如果你不住在城中,便对它一无所知。从一方面来说,同所有的城市一样,它也是由一座座房屋构成。从另一方面而言,耶路撒冷———是一座英式的园林,一处与自然混为一体的景观:只不过它没有一排排植物,而代之以一层层级阶。这使得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变得透明可见。

在黄昏时分,耶路撒冷会显露出它原本的颜色———黝黑的,古铜的,金黄的肤色。提及耶路撒冷的建筑风格,能说的只有它,它的建筑风格不引人注目的程度———它融入了这些山坡,没入了这些园中。我曾在某处读过:“疯子就像鼹鼠,站在草场上刨土”。耶路撒冷的居民们就像是一群鼹鼠,将身体的大部分都埋入了一场不现行迹的,造物主的梦中。

某些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弟弟是做了一场特别的,为他私人所有的梦,而我又不能完全拒绝,不得不予以适当配合。

耶路撒冷最主要的居民———是凝炼的过往和将来,是渴望整个世界又饱受良心自责的时间……

就是这座犹太教堂,团子可能会在此处。我们刚刚在以色列安顿下来时,在某个深秋寒冷的夜晚,神圣的赎罪日,父亲带我们来到这里。人并不多,拉比在布道说教,所有人都专心致志地倾听。那天我身旁站着一位来自中国的中年男子,脸上带着极其敬畏的神情。他头上没有戴基帕小圆帽,代之以一块皱巴巴的手帕。他同我们一样,什么都听不懂,但他大概以为这不是布道,而是一场祷告,伴着拉比的语调有节奏地晃动身体,口中念念有词。我瞟了他几眼,一张因敬畏而汗涔涔的面庞印在我脑海里。团子也掏出手帕,同中国人一起立在墙边,在领诵人的吟唱中有节奏地摇摆。

团子也不在这里。

有一次,我扛着经纬仪溜达到某个地方,那可绝不是稀松平常的地方,而是耶路撒冷大祭司与亚历山大大帝签订城下之盟的地点。既已至此,更欲何求!

是的,双脚下———即是时光。天空凝为水晶,凝望着它,没有一片云朵———没有一丝思绪。时光———是一个庞然大物,抑或就是遗忘———世间至为雄浑凶猛的野兽。试问谁可以战胜遗忘?

很快便是新年了。十二月的三十一日,团子总会带着蛋糕来我家。说得准确些,是从他口中幸存的那部分。他只吃甜食,小脑中的饱食中枢处于紊乱状态。见鬼,崴了脚,真疼,但应该没事,没事,一瘸一拐也能走,能爬山。

耶路撒冷的街道大体是以扇形和弧形的原则建造的:从整体上来看,街道的射线都汇集于旧城;从局部而言,道路都顺着丘陵地形中的台地修筑。扇子的诸多扇骨,或敬圣殿山而远之,或与山上的层阶汇于一体;条条弧线则保证每个台地面层的交通。耶路撒冷城中以及城郊的地貌———是阶梯式的,伴随着大量谷地、峡谷和隘口。这是种罕见而荣耀的地形:时至今日,可以走出某条弧线,来到某一处所,又转到某条射线上,到达雅法大门;明天再沿着弧线反向行进,不知不觉穿过另一条射线,仍旧来到大卫城塔面前。你行走于扇形弧形的表面,无论向左还是向右,向下还是向上———都终将汇于扇柄的核心:来到旧城的某座大门前。大门身后,空间骤然消退,一切归于奇特的,时空隧道般的凝炼浓缩之中。

此时的耶路撒冷旧城———不再是弧面,而是一个球体,在其中你可上可下,就像苹果里的蛀虫:从哭墙出发,沿着考古坑道和拱形道路,沿着蜿蜒的残垣断壁前行。屋顶上的空间也存在一条绵延的路线,那是一项叫人跃跃欲试却又不可向迩的运动———只有巡逻队才会挑这样的路线下脚。

团子到底在哪,这个疯癫癫的家伙跑到哪儿去了?我在带顶棚的小巷里乱转了三个小时,穿过香料铺,在甜香味道扑鼻而来的肉食店前悄悄屏住鼻息,吞咽口水,滚烫的饼上洒满芝麻粒和柳薄荷,脚步放慢,在游客人流中毂击肩摩。在圣墓教堂前左顾右盼,搜寻名叫阿卜杜拉的小伙———个子不高,骡子一般矮墩墩,颧骨高耸嘴唇凸出,尤为机灵。他出身圣墓教堂的“鑰匙掌管者”家族,通常被父亲委派去维护秩序,找他问问团子的下落。

旧城中满是疯人,一些会混在祈祷者当中,没日没夜沿着那条受难的路线蹒跚而行,一些则扛着硕大的十字架来回溜达,而且大多数都在底部安装了滑轮,就像超市里的小推车。他们之中也有女性,有剃掉眉毛沉默不语的,有从头至脚笼入罩袍的,还有亢奋的,披头散发始终醉醺醺的,比如有位爱尔兰女人,在旧城、城郊以及耶路撒冷的各个修道院里徘徊已三年有余———身穿山羊绒的宽大长衣,下襟绣着金色的花纹:“我是天上那位的妻子”。团子陷入自己的世界时,会与这些奇装异服的人混迹在一处。有一次,我在殉难地找到他,他正与某个穿羊皮袄缠裹脚布的男子一起伏在地上叩首。然而圣墓教堂里也无人见过他的踪影。我等待着,终于,是阿卜杜拉,在他那留下电话号码。走出大门时,他拦下我:

“去客西马尼园看过了吗?”

“客西马尼园?……”我惊慌失措。

是啊,是啊,当然,客西马尼园附近有的不仅仅是荒地,以及载游客上橄榄山的巴士车站,还有一片这些怪人们会聚集的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在那里过夜,有人搭起帐篷,却在里面堆满自己浪荡天涯的破烂,有人用茶壶烧水———总之是一片流浪窝棚。

毫无办法,我只能向狮门走去。

耶路撒冷———一座无穷无尽的城,不单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更是一个反映全部历史、过往以及未来,关联起整个世界的宇宙。西侧的两条公路由西向东,沿着其中的一条爬坡进入耶路撒冷———这段路途绝不轻松,却更像是一场冥想。很难说清缘由,但在耶路撒冷中所有人都有些疯癫,人们也以宽容对待眼前的疯癫:我曾接连好几年在经过雅法街时,暗中观察街上住的一个丰满女人,她家对面有一台日晷———她站在画架旁,手持干涸的调色板,干硬的画笔,在一幅多年以前就放置在那里的油画上修补某些看不见的东西。画布上画的正是那栋房子和那台日晷,夕阳在晷面上留下如箭矢般的阴影。当太阳落山时,这些小疯狂的来源也逐渐明了:夕照下,整座城的白石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变得金碧辉煌。犹甸沙漠起伏的沙丘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你会感觉身处大地的边缘,或者耶路撒冷的边界正在迅速沉入星球上最深邃的谷底。我尚不知,还有任何地貌风光能有这般圣洁———至少在四分之一小时以内———只留你与天独处。白色的石灰岩———已石化百万年的史前海洋———在夕阳中渐暖,石头桃红的色调与叶明莫什街区的瓦片相映益彰。弯曲的人行小桥将人引领至汲沦谷,献祭的鲜血顺小溪流淌而下,被花匠们用作肥料。时至今日,在耶路撒冷城中仍能见到这样的土地,其土壤肥沃程度无法解释。所有这些修道院院墙外的空中小花园,都曾被抵偿死罪的祭物的鲜血所浸润,被生命本身所浸沃。由圣殿山往汲沦谷去的方向,地下埋藏着条条管道,用以冲走不洁之物,或是扔掉打碎的神像———它们是先知们与多神教进行不懈斗争的见证者。如果从我正行进的方向攀上城墙的话,会发现眼前矗立着客西马尼修道院的圆顶,以及从押沙龙陵墓的石墙中钻出的茂密的鬼针草。它铺满墓墙表面,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默默剥离身下的石块,向这位大卫王的倔强子嗣表达不屑与蔑视。

我走出狮门,城墙那头传来沉闷的钟声。周围的一切都抹上夕阳溶下的黄油。绝对的纯净,独一无二的景致震撼并彻底征服了土地测量员,他的眼睛无法挪开,这静谧的光线用它神秘的透光性改造了周遭一切。耶路撒冷似是浮了起来———升到了空中:你仿佛身处天空之城,飞翔的浮岛,这便是那感觉的源泉。

团子,团子,我可怜的兄弟。好在你的失踪再不能让妈妈焦急忧愁。散落,散落,雪末从星辰间飘入窄窄的街巷,古老,古老的城市总是充满人类的希望。仁慈而宽慰的灵魂———脆弱的如若天蓝色蜻蜓———在这座城中安顿定居,在阁楼和屋檐上,在凉台和荒弃的螺旋楼梯间,始终要比别的城更加安宁。耶路撒冷从来都不缺前来涤净疑惑的人们。

疑惑是团子的常态,他会呆立在面盆前反复调整牙膏和牙刷的摆放位置。迷惑———是悔过的姊妹。我时常感应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彼世的———存在,它源于浓稠的疑惑,弥漫于某个悬空层上,某座小桥上,某座小岛上,就如同耶路撒冷层层叠叠的阶梯,台地,广场,以及悬崖边从一侧山坡飞架另一端,没入隧道的桥梁。在我的想象中,彼世是一个类似于多层巢穴的幸福去处:譬如,死后去往一个玄妙的阁楼,一个鸽子窝,而灵魂便是鸽子。偶尔鸽群会被放飞,在响亮的唿哨声中振翅高飞,享用天空———然后召回来,打开饮水器再撒些谷物。

团子,团子,亲爱的傻瓜,你在哪?耶路撒冷仿佛是一颗魔豆苗,扶摇而上直入天际。想想儿时的树屋!———这里就是那种舒畅而美妙的雏鸟般的体验:壮阔的景致,周遭一切尽收眼底,全都是你的———没有任何局促感,在这棵参天大树上,每位居民都独占自己单独的那根树枝。

走下汲沦谷。起初天空被稀落落的云所遮蔽,而后黄昏降临。寒气渗出来,云团向橄榄山的两座峰顶涌去。一圈圈盘山公路被连串的车灯点亮,两座清真寺的宣礼塔上传来伊斯兰教士呼报祷告时刻的声音,在清冷的空气中,他们的吟唱声显得忧郁而绝望。当经过诸圣教堂的柱廊时,薄暮骤然寂静,雨后星罗的水洼在鞋底下发出薄冰碎裂的咔嚓声。鼻孔感受到寒冷的气息,十指紧缩成拳。

阴沉的云团迎面而来,摩门大学脚下的花园隐匿在弥漫的雾气中,细小的雪粒擦得面颊生疼。远处闪烁着篝火的亮光,我加快了脚步,思索着如果在客西马尼园找不到弟弟,接下来该往哪里去。白昼退却得如此之快,仿佛某些东西让它怯缩了,在凛冬面前退避三舍。漆黑不时蒙住我的视线,此时,眼前却频繁闪现团子沾着奶油,惊恐万分的脸。

几排古老的低矮橄榄树,每一棵的树干都要几人合抱,浑身节瘤和褶皱,仿若德鲁伊教某位神明的巨大脑髓,小径顺着橄榄树前的围栏延伸,我从旁经过。就在此刻,星星点点的灯光之外,一团篝火出现在空地当中———它在地面上投下几个长长的影子,几个人偎坐在跳动的火苗前。影子触碰到我的脚,我本能地闪到一边,免得踩踏到。远处堆放着小山一般的装水果的箱子,一旁有人拆掉了几个木托盘,在木板下垫起几根破管子。从木头上拔下的锈钉子锐如冰棱。黑暗携骤雪扑面袭来。雪片时而四散纷飞,时而卷做漩涡,时而贴地横扫。橄榄山的山坡映射出晦暗的莹白,似是在抛洒自己的瑕疵。空气清冽,身后旧城的城墙显得愈发清晰。我想起在今年团子来家里之前,我决定收拾清理一番,将阁楼里的破烂扔出去。我走出房子,站在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简单家什面前。面对着自己简陋的家具什物,阳台的窗外一阵阵骤浪接踵而来。海面上,云层投下的光影在峰谷之间流转。近几年来,我认识到如果要定居,自己只能居住在海滨。我喜爱这种身处世界边缘的感觉,我觉得死后的世界———会是一片无边无垠的沙滩,高不可攀的悬崖下一带绵延不绝的细润沙海,以及一条遥不可及的地平线,永远见不到一叶舟,一挂帆。

篝火熊熊燃烧,不时顺着火舌将簇簇火星洒向雪雾中。一位穿毛料大衣系吉卜赛披巾的妇人正一边用英语讲话,一边围着篝火来回跺脚。一个将鬓角两侧头发剃光,扎一条细辫子,形似佛教僧侣的印度人对着她口中念念有词。火焰的反光舔舐着二人的脸庞———皮肤皴裂,挂满雪花。石头堆砌成的炉灶上熬着稀粥———耶路撒冷流浪者的标志性饭菜:米,再加入小袋包装的干果与核桃。一个大胡子披着贝都因式的驼绒斗篷,貌似明信片里众人服侍的耶稣,正用小铲在变了形的铜制大锅里翻搅米粒。

“晚上好!”我边走向篝火边说。“我在找我的弟弟,他叫团子。”

“天上那位的妻子”向我迈出一步,转脸对大胡子说:

“他在找弟弟。你见过他弟弟吗?”

大胡子翻身从地上站起来,面带礼致彬彬的微笑,从斗篷下掏出一个苹果:

“给,好心人,拿着这个果子,權当作你正在追寻的东西。”

“您认识团子?”我不解。“他来过这?!”

“热腾腾的食物马上就做好,”大胡子做出一个盛情的姿势,邀我在大锅边坐下。

印度人也朝我走来,念念有词地问起团子,啧啧嘴答道:

“对,对,有过这么个人,白天来的,也许现在去那边什么地方了。”

“我还以为您是乔装的警察,”拉紧露指手套,“天上那位的妻子”如是说。

我走遍整块空地。风势渐小,雪落缤纷,乌云往西北向飘去。我不想离开篝火,便询问可否留下。彼此攀谈了几句。“天上那位的妻子”是来自爱尔兰都柏林的幼儿园教师,每年都会来以色列一次,或在圣诞节前夕,或赶上复活节。她借住在艾殷卡陵村的朋友家中,靠着在游人如织的所罗门圣殿弹奏竖琴挣些外快。我望向堆成十字架性状的窝棚,那边靠着一支巨大的琴匣,确实能装得下竖琴。

我抬头,越过几乎熄灭的篝火环顾四周。天空稍显晴朗,目光所及之处都为白雪所覆,山石在悄然露面的月亮光华下映出黄色。圣殿山上阿克萨清真寺的圆顶被雪镀上一层银白,耶路撒冷在寂静的月光下庄严肃穆。

黑暗中出现一个穿制服的身影。矮壮身材,硕大的头颅,非本地犹太人的面孔,迅速朝我走来要求出示证件。我将驾照递给他,并问起团子。没有,警察没见过团子。我一路陪他走回警车,他说自己已经在这里执勤两周了,负责监视流浪汉,一边道别一边抱怨道:

“我是等不到上头决定将这些人驱逐出境的那一天了。要是哪天节庆日他们忽然冲突加剧,某人站出来宣称自己是救世主,号召人群上圣殿山呢?”他用一根手指在脑门边转了几圈,然后朝阿克萨清真寺的方向指了指。

我回到篝火旁同众人道别,并将苹果还给大胡子。那人一言不发,将苹果放回斗篷下。我走过巡逻警车,下山朝狮门的方向返回。当我在它愈渐泛白的街道上趔趔趄趄,蹒跚而行时,耶路撒冷一直在等我。

我走过哈德良皇帝的拱门,很快,寒冷不再让人哆哆嗦嗦,而是感觉不到冻僵身体的存在。我挤进埃塞俄比亚教堂———团子的另一处藏身之所,修建在圣墓教堂一侧。白天我已经来过这里,但没有碰见相熟的修士———一个穿杂色长袍,面容饱满的老头。我从未听他开口说过话,但却总是以微笑示人。他住在教堂里,做的其实是守门人的工作,偶尔会长时间独自一人坐在门槛边。我不确定他是否认得我,但确定他认得团子。

老头在圣坛边的长凳上睡着了,头顶的墙上绘有简朴的埃塞俄比亚壁画:所罗门王,所有埃塞俄比亚人的先祖,周围簇拥着一群戴大毛帽留长鬓发的天使———极端正统犹太社区的装束,分毫不差。我效仿修士的样子,从背包中取出睡袋钻进去,很久未能暖和过来。望着黑暗中闪烁的长明油灯,火苗渐渐变成橄榄山上那团温暖无眠流浪者的篝火。梦中,“天上那位的妻子”是长着羊脚的希巴女王,所有埃塞俄比亚人的母亲,而所罗门王则是递给我苹果的大胡子。而后,一切在暴风雪中天旋地转,消逝不见。

早晨,我独自醒来,修士已不见踪影。我用肩膀勉强顶开吱嘎作响的沉重大门,刺眼的阳光令人炫目。双眼逐渐习惯了强光,我缓步走过大雪覆盖的广场,一串捷足先登的脚印斑驳向前,向圣叶卡捷琳娜街的方向延伸,登上被雪枕覆盖的阶梯。阳光璀璨,融化的水滴声声渐起,在屋檐下洗出条条青蓝的轨迹,咖啡的香气,阳台上金丝雀高亢的啼啭———所有这些都朝我涌来。铺子纷纷开门,扫帚与铁锹在马路上刮扫。

在雅法门近旁,我瞧了一眼玻璃窗上自己的倒影。一个疲倦,驼背,面容消瘦,满脸胡茬的男人正看着我。我的兄弟。

此刻,我在口袋中摸到一板锡纸,挤出药片,与一小团融化的雪一起咽入腹中。

①狮门:耶路撒冷旧城城门之一。【译者注】

猜你喜欢
团子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共风雨,共追求
南瓜团子
我要到我的耶路撒冷
好姬友团子的说明书
学习潜力揭秘
好姬友团子的说明书
做团子
失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