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自信促两岸融合

2019-04-16 18:34叶青林
博览群书 2019年3期
关键词:朝贡东亚大陆

叶青林

最近,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主讲的电视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在东方卫视开播,首播收视率冲上全国前三名,在网络平台上也引起热烈反响,连微信当中的文章转载量都可以轻松到达10万+。可以说,这是为传播正能量的思想类节目成功“正名”了。

担任制片人的我要负责提前向观众征集问题和节目录制前后的讨论。有不少年轻观众在谈到国际社会质疑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能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时,除了会引用张维为教授一系列有关中国自信的书籍,还提到了《礼和天下》一书,比如当中的“4Li稳定模型”和“塔型结构”等概念。

当时一句话突然就从我的心底冒出来:“加强文化自信,中国青年已经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三年多前,陈康令跟我谈起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和出版计划。说实话,那时我只觉得这是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不一定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成为畅销书。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就迅速登上了几个网络售书平台的畅销书排行版,还连续加印了好几次。

令我诧异和佩服的是,这位我们平常开玩笑叫他“上海小开”的年轻学者,不去热火朝天地创业或者炒股,却偏偏选择静下心来看了那么多书,并且勇敢地去做原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该书对从秦到清的2000多年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历史实践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思考,为我们这些研究、实践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体人提供了不少启发。

我长期从事国际传播工作,经常和外国媒体界和知识界打交道,曾被BBC用三千英镑的月薪邀请拍一些片子黑中国,比如所谓的奥运会征地失地的农民悲惨状况,也常常被老外们追问中国会不会重新要求其他国家“称臣纳贡”。

说实话,这些刁钻的问题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回答或者破解。我也很明白,要抛开固有的西方思维定式来进行中国人自己的思考有多难。而这个困境的产生,其实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被埋下了伏笔——中国人缺乏自信实在太久了。

幸好,学者们正用越来越多的国际比较和实事求是的研究,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比如《礼和天下》书中的一条严谨详实的注释就能帮助大家“拨云见雾”,改变对“朝贡”的误解:

蒋廷黻在1936年所著“China and European Expansion”一文中,将传统东亚秩序中的“朝贡”一词翻译成“tribute”。在此基础上,费正清在1941年的论述中首次系统性地阐释了所谓“tributary system”是如何作为中国的对外关系制度而发挥作用的。后世学者便将此“tributary system”回译为“朝贡体系”。然而,西方所谓“tribute”跟东方所谓“朝贡”似乎并不具备同样的含义,前者充斥着主导帝国对周边政权的征服、强制、压榨、掠夺。相比之下,传统东亚秩序的中的“朝贡”的根本内涵并不是经济剥削。“朝贡”之“朝”,本意为觐见天子;“朝贡”之“贡”,本意为向天子进献贡品(多为当地特产,而非税收)。朝贡本为先秦时期中央与地方、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政治联系制度。经过不断演化,广义的朝贡是指一系列维系中外关系的制度规范,狭义的朝贡则是指传统东亚秩序中的一种贸易方式。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京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

我曾多次在陕西主持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大典,这个一年一度的隆重仪式一直受到海内外华人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很多老一辈人眼中,黄帝陵这里就是自己永远的根和魂。深度参与活动的过程让我对于华夏文明悠久和灿烂的历史有了更多体悟,这些体悟也在和台湾同胞的交往中不断加深。

当年开放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返乡老兵探亲团回到大陆第一站不是回家,而是去祭拜黄帝陵。我去年曾经在台湾采访过当时的亲历者台湾大学王晓波教授,他回忆起当年的祭拜情况依然热泪盈眶。 1988年1月18日,首批回大陆的24名台湾退役老兵抵达黄帝陵。“返乡探亲团”团长何文德恭读《祭黄帝文》。当他念到 “今遂夙愿,探亲返乡,鬓髦虽衰,乡音未改”时,在场的人都不禁泣不成声。

从2008年两岸开始大开放、大交流的时候开始,作为大陆第一批赴台驻点的地方媒体记者,我每年会在海峡对岸待上半年。我的切身感觉是,进入21世纪的这二十多年来,大陆突飞猛进地发展,而台湾却在不断向下沉沦。当年台湾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时候,曾向全世界发出“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民族将全面复兴”这样的豪言壮语。

但是,然后呢?这些年岛内政治恶斗,经济衰落,更重要的是台独政客不断推行的“去中国化”教育导致年轻人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成了无根的漂萍。曾经一度自诩保存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岛,如今“礼崩乐坏”,让年轻人对未来越来越茫然。

最近,台北故宫博物院向日本出借颜真卿《祭侄文稿》,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更是引发了两岸民众的巨大愤怒。微博人文艺术大V@苏耷水直接质疑道:“《祭侄文稿》已经不只是一件书法作品了,它不仅记录了一代宗师的一生,也记录了盛唐的毁灭。颜家满门忠烈,被叛军碎尸万段,留下这么个遗迹。这种东西是可以借到海外展出做政治献媚的吗?”而台湾岛内除了部分统派人士痛心疾首,大部分年轻人已经对此无感。

不难看出,这就是民进党“去中国化”的题中之义。我其实在大半年之前就发文担忧,“得好好看好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宝啊。别被汉奸政客糟蹋了。那是咱们两岸中国人过去的共同记忆,也是现在、未来共同的纽带。”

我们知道,说到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开发,台北故宫可以说是北京故宫的老师。早几年 “朕知道了”胶带纸、“翠玉白菜”伞等文化创意商品在两岸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广受欢迎,甚至一度还引发抢购潮。但现在“台北故宫”的文创已经被大陆网友嫌弃了,就连他们的前负责人都感叹,不管是策展、文创产品的开发、文化教育,北京都已经全面碾压台北。

反观大陆,北京故宫“一呼百应”,带着国内众多博物馆集体成为“网红”,推出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明星剧作,怒刷了几波文化自信。

而这一系列现象级故宫文物热潮最大的推手是大陆年轻的网友,是各个网站上聚集的“国风少年”们。这些年轻人自觉、自发地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展现出真正的大国自信。也是他们成就了《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风美少年》等经典文化综艺节目。

这背后既体现了我们对“历史老人”的尊重和敬仰,也反映了中国青年的创意、品味和潜力不仅被高度重视,而且被充分激发,是实实在在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再回过来看《礼和天下》这本书,既没有简单套用,也没有完全排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而是从东亚历史出发将东西方智慧有机结合起来,对传统东亚秩序进行诠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目光转向东亚历史和文化。但不论域内还是域外学者都很容易犯下以现有理论考察历史的错误。

陈康令则通过研究东亚和中国历史,对“礼”“和”“势”等一些新的中国特色概念和理论进行提炼和升华,不仅能够对国际关系的理论发展有所贡献,也对我们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大有裨益。相信这也会对两岸的学术交流提供更多新的启发和思考。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身居两岸的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人,开始“睜眼看大陆”,开始找回原本就应该在自己身上的“中国魂”,那就是让自己引以为傲的中国文化。

其实,当年台湾同胞在最自信的时候说的“中华文化是两岸统一的最大公约数”,今天依然适用。当大陆年轻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自信,便也会影响台湾的年轻人,就像当年台湾的流行文化影响大陆一代人那样。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基因,文化自信是和“台独”做斗争的利器,也是两岸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心灵契合的终极统一的催化剂。

(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前资深驻台记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猜你喜欢
朝贡东亚大陆
“朝贡--册封”秩序独秀中国传统文化外交舞台
冰之大陆
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冰之大陆
学霸“三小只”
安倍“朝贡”特朗普心情激动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冰之大陆
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