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海底花园

2019-04-16 03:59王志成周周
奥秘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套膜海葵海胆

王志成 周周

如你所知,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已有45亿年历史,但是,生命最原始的细胞却是在此后近8亿年进化后,才在海洋诞生。原始藻类繁殖的光合作用为生命的进化提供了前提,潮汐现象使得海洋生物登陆成为可能。海洋,因而有了生命起源的美名,也孕育出绚美、神奇的“海底花园”。

海底奇葩——珊瑚

在这个迷人的“海底花园”盛开的“花朵”是美丽的珊瑚。因为它们的外貌太像花了,俗称“海石花”。在18世纪40年代,珊瑚还被人当作植物,直到19世纪40年代,珊瑚才被识破“庐山真面目”,归为动物行列。

珊瑚生长在水深一般不超过百米的浅海,这里阳光充足,海水透明度大,水温高,含氧量充分,盐度高。一个珊瑚体是一个老少珊瑚虫云集的定型结构,五彩缤纷,珊瑚丛形成俊美,好似盛开的花朵。在鲜艳夺目的“海底花园”里,那五颜六色,光泽陆离,各类繁多的珊瑚家族中,红珊瑚最为名贵。因为它们体表晶莹,质地坚硬,颜色深红,成为人们贵重的装饰品。据说,清王朝皇室重臣的帽子上的红色顶珠,就是用红珊瑚制成的。人们通常看到的那洁白如玉的珊瑚,则是珊瑚虫死后,经过人工浸泡,刷洗而成的白垩质骨骼。其形状似鹿角、似蜂巢、似侧柏、似蘑菇,历来为人们喜爱。正是这些造礁珊瑚的骨骼和其他造礁动物、植物常年累月地积累,才形成了星罗棋布蔚为壮观的珊瑚礁和珊瑚岛。

色彩绚丽的“海菊花”

陆地上的菊花只在秋季开放 ,而在这神秘的“海菊花园”,却有一年四季不凋谢的“海菊花”,它就是海葵。海葵形态繁多,有上千种,一般呈圆筒状,体色艳丽,基部附在岩石、贝壳、砂砾或海底。海葵的上端是圆形的盘,周围有几条到上千条菊瓣似的触手,它们在水中随波摇戈,一张一合,如花似

锦,美不胜收。

炸弹葵有单体和群体。生活在礁石的大海葵,有天蓝色,黄色的触手,组成鲜艳的“花丛”,鱼儿穿梭在它们之中,一旦被其触手中的刺细胞刺中,便被麻痹,最后被触手卷入口中,成为其美餐。唯有那色彩鲜艳的小丑鱼才可与其共栖,互利互惠。生物学家认为海葵可以活300年,也就是说“海菊花”可长开300年而不谢,这是陆地上任何菊花所无法相比的。

婀娜多姿的水母

在“海底花园”里,栖息着许多美丽透明、轻盈飘逸的水母,它们一个个像身系降落伞的水中小姐,漂浮在大海中,使人赞叹不绝。水母背部竖着一个透明的“帆”,天蓝色的帆借着海风和海浪,像一只小船在水中顛簸。

海月水母具有伞样的钟状体,浮在海面如同皓月坠入海中,“小船”下面还拖着许许多多柔软的“绸带”十分好看。形如僧帽的僧帽水母,其触手甚长,上面布满了无数小刺胞,小刺胞是一个个含有毒汁的囊,它的毒性不亚于眼镜蛇的毒液;还有那剧毒的立方水母,又称“海黄蜂”。在海中,见到这些外形美丽的水母,千万别用手触摸,否则会被其带毒的刺胞蛰伤,重者甚至有会丧命。

深海中还有一种会发光的水母——栉水母。在它身体上部的周围和中间部分,分布了几条平行的光带,能发出美丽的光。尤其在水中游动时,后面拖着那些长长的触手,还会时时闪烁着蓝色的光芒。

五光十色的贝类

在礁盘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软体动物。它们的颜色特别美丽,从外观上来看真可称得上璀璨瑰丽,金碧辉煌。

在海底五光十色的贝类中,虎斑贝的贝壳布满漂亮的虎斑,外套膜外翻,许多足丝点缀着黄绿色的肉体。华丽的扇贝张开双壳,在红色的外套膜上镶着蓝绿色的眼睛。大砾碟张开巨大的双壳,外套膜很有规律地与它连着,好似熠熠彩灯,采集者可要当心,若失足落入壳中,便有被夹断骨头的危险。

百花争艳的甲壳动物

在“海底花园”里,在珊瑚枝或木桩上生活 的茗荷儿,白色的贝壳包埋着红棕色的软体,还有一用于固着的长柄,它们一个个簇生在木桩上,好似从树木上长出的花芽。再看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藤壶,由它那花瓣似的贝壳包着肉体,并不时地伸出黄色我触手来捕捉食物,十分优雅、美观。

形形色色的棘皮动物

栖息于礁盘中形形色色的棘皮动物种繁多,有鲜约的长棘海星,体形硕大的面包海星,美丽的壳形海胆。海胆体呈紫红色,花瓣似的棘上长有美丽的花纹,其棘粗壮且颜色变异很大,渔民们用它制作烟嘴,俗名又叫烟嘴海胆。

棘皮动物是一群常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海胆、海参散布在岩缝中,有时你到海边散步,翻开石头就可看到许多小海星及海参。在“海底花园”更时常可见颜色艳丽的“海羊齿”在礁石上突出的位置随波摇曳。它可固着又可靠其腕萌动。在海中游起泳来像蝴蝶在翩翩起舞,美丽动人。华丽如有柄海百合,固着于较深的海域,伸出的腕好像风车一样,迎糖水流捕捉食物,好似那陆生的颗颗葵花。

猜你喜欢
外套膜海葵海胆
海胆赴约
海胆
光照强度对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变化的影响
海葵和寄居蟹
为什么小丑鱼喜欢住在海葵里?
小丑鱼和海葵
海底的拳击运动员
爱海胆俱乐部
基于Ⅲumina平台的厚壳贻贝外套膜转录组从头测序
海湾扇贝外套膜及脏器剥离机理试验